全闭环和半闭环是针对位置控制系统而言的概念,对于传统的有中间机械传动环节的位置控制系统而言,比如旋转伺服加滚珠丝杠,或者旋转伺服加蜗轮蜗杆,半闭环是把位置闭在电机轴上,而不是最终的直线或旋转工作台上,因而忽略了电机轴到工作态之间必然会存在的偏差;而全闭环是闭在最终的工作台上,原则可以避免机械传动环节引入的额外偏差。
半闭环精度差但容易调整,全闭环原则上精度高,但搞不好系统不容易稳定,一个系统的机械传动部分品质有限的话不建议搞全闭环。
对于现代直线电机或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系统而言,直接利用直驱电机反馈编码器构成的位置闭环事实上就已然是全闭环了。
所以是不是全闭环,不全在编码器的具体位置,而必须结合传动和驱动方式。
運動控制的基本觀念 看來是有些欠缺
to:firstrazor ,伺服电机后面的编码器本来就足够构成“全闭环”控制了 -----對伺服來說是全閉
这样只能是半闭环吧 ------對控制方式而言
伺服电机加工作台上的光栅或光尺是全闭环控制!! 對速度型的控制器(模擬量) 驅動器會有模擬編碼器的訊號輸入控制器 或外接編碼器光學尺到控制器 這才是運動控制的全閉
这样定义的全闭环,应该叫双闭环才是吧。 一般這樣說法是針對位置型控制器而言 只能對位置終點誤差檢驗 不具補償功能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所有的伺服不管怎么设计的,不管编码器是怎么样的,如果反馈信号取自于伺服,就是半闭环。因为解决不了机械的问题和环境的问题(如温度)等。 這是誤差補償問題 非關全閉 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