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翔退赛,已经有了太多的说法。有骂的,有赞的,有同情的,有理解的,有讽刺的。现在,撇开所有的激动和意气用事以及自欺欺人,冷静地来分析整件事情的经过。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我们的结论是:整件事情是一个严密的策划。
而策划这件事情的,既不是刘翔,也不是孙海平,而是组织,至于是哪一级组织,自己去猜吧。
我们继续说另一个结论,那就是刘翔到底有没有伤?我们的结论是:刘翔确实有伤。那么,该不该退赛?我们的结论是:该退,绝对该退。无论从刘翔本身的利益还是组织的利益来说,退赛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既然确实有伤,既然该退,那么,策划体现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刘翔究竟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不能参加奥运会的?
种种迹象都已经表明,至少在两个月前,甚至更早,刘翔和田管中心就已经确信他无法参加奥运会了。证据在哪里?
证据其实很清晰,大家可以看一看刘翔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参加过比赛了,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公开训练了。关于刘翔最近的训练状态,大家其实都是听说的,一会伤全好了,一会状态不错,一会又跑进了12秒8,所有这些,都是从个别记者那里得来的消息,而他(她)们的消息从哪里来?他们亲眼看见了吗?没有。我们只能说,个别的这几位记者,要么是串谋者,要么是被利用了。
大家试想,刘翔是国宝级人物,身边围绕着多少顶尖的医生,他们难道连刘翔的跟腱伤都看不出来?他们连刘翔能不能参加奥运会都看不出来?这简直是笑话,简直是侮辱中国人民的智商。
要知道,跟腱伤不是划伤或者烫伤,那是日积月累的,不是随机发生的。
事实上,外电早就在对刘翔能否出战表示怀疑了。
那么,在确信刘翔无法参加奥运会之后,组织上是怎样做的呢?刘翔师徒又是怎样做的呢?
组织上很容易就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坚称刘翔可以参加奥运会。为了掩盖事实,组织上以秘密训练的借口让刘翔师徒远离尘嚣,躲在了某个隐蔽的地方治伤。为了让事情看起来更像,他们会不定时地发布一些训练的消息、发布一点刘翔的言论,给人的印象是备战正在顺利进行中。
请注意,在这个阶段,任何人无法接近刘翔师徒,更不用说看他训练。
那么,组织上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利益,各个方面的利益,国家的、组织的、刘翔个人的,甚至赞助商的。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先从小的方面说起,那从刘翔说起。
我们注意到,奥运期间央视广告几乎有一半是刘翔的,这是多少钱?如果在两个月之前宣布刘翔无法参加奥运会,你能想象现在的广告吗?刘翔的损失上亿大概不是夸张的。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商家都不是傻瓜,刘翔的广告合同里一定都有“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条款。
其实,很多赞助商都是神通广大的,他们或多或少地知道刘翔很可能不能参加奥运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短短时间再去找刘翔这样的明星来拍广告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做到的,因此他们同样希望刘翔能够撑到奥运会比赛之前。从这个角度说,隐瞒刘翔不能参赛的事实也是符合赞助商、至少多数赞助商的利益的。
对于组织上来说,刘翔是北京奥运的招牌,也是最大的看点之一。试想,如果没有菲尔普斯,水立方会那么热闹吗?同样,如果大家早就知道刘翔无法参赛,还有多少人会去买鸟巢的门票?我们不认为组织上会在乎那一点门票钱,但是他们会很在乎鸟巢的气氛,如果鸟巢空空如也或者人气冷淡,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跳出鸟巢来看,刘翔的人气实际上很大程度影响着整个奥运会在中国的气氛,没有刘翔,很多人会对奥运冷淡许多,特别是那些疯狂的少女们。
基于这些许许多多的原因,组织上决定把刘翔不能参加奥运会的事实隐瞒下来。
这样说应该很明白了吧?
下面,我们要说说刘翔为什么没有支撑到终点。
人性,很多人突然在这个地方强调人性,这多少显得可笑,我们是一个在体育场上强调人性的国家吗?
我们需要在这里加上一句:刘翔参加奥运会,得不到金牌就是失败。为什么这样再说?后面再补充。
刘翔是跑完全程或者走完全程,与他自动退出是两个概念。前者是被击败,无论你有什么理由,你是被击败的;而后者是自己退出,根本不跟你比,自然无从说起被击败。
所以,刘翔选择了这样的方式退出。可以想象,即便没有人抢跑、,刘翔也会在第3或者第4个栏停下来,绝对不会超过第5个栏。
有人大概会说,刘翔也许可以坚持到终点,甚至可能能够晋级。这样的话是有道理的,我们相信,只要组织上愿意,一定会通过最先进有效的医疗方法让刘翔支撑到终点的。问题是,支撑下去是好事还是坏事?
刘翔错了吗?刘翔没有错,换了谁都会这样。组织错了吗?组织没有错,就算美国遇上这样的事情也会这样处理的。
那么谁错了?错的是那些对此愤懑或者伤心的人们,面对这样伟大的策划,大家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和心情去看待,这难道不是奥运会上最精彩的一幕吗?
刘翔退出了,但是奥运还要继续;等到奥运结束了,生活还要继续。有什么呢?不就是一场比赛吗?
我们相信,刘翔还会站起来,还会卷土重来。我们还相信,一个刘翔倒下去,千万个刘翔站起来。
再次强调的是,刘翔是个好青年,而且是个国际化的好青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他。
讲一件刘翔的事情,平凡的事情。
笔者唯一一次采访刘翔是在5年前的巴黎世界田径锦标赛,比赛结束后刘翔在体育场外等着中国记者的采访,许多记者围着他,其中一半以上是上海记者,上海记者们用上海话提问,或许他们觉得这样更亲切一些,而刘翔担心非上海记者听不懂,因此一直坚持用普通话回答。事情不大,但是刘翔的修养可见一斑。
如果说雅典奥运会让刘翔从人变成了神,但愿北京奥运会能够让他从神变回人,相信这也是刘翔本人的愿望。
祝福刘翔吧。
作为NIKE中国营销总部的知情人士,我决定揭露一些也许永远都不为人知的秘密!
刘翔自从夺得奥运金牌,特别是打破12.的世界纪录后,商业活动就更为频繁。我们公司,VISA,安利等等,广告,公告,活动一直就没有断过。他的教练孙海平对此其实是非常不满的,曾多次对刘翔的经济人提出**,说这样讲对刘翔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守当其冲的就是不能保持状态。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刘翔的经济人团队并没有对一个搞体育的老人妥协。于是大家看到了刘翔出席一个又一个商业活动,出演一个又一个广告。。。。。。(当然,一种也有我们NIKE的功劳)
其实早在猪年年初,刘翔的成绩已远远低于它当年多冠的时候了,状态也大不
如前。很多时候他都只能在经商
其实早在猪年年初,刘翔的成绩已远远低于它当年夺冠的时候了,状态也大不如前。很多时候他都只能在商业活动间隙进行一些零星的训练,根本不能说是系统的练习。当时他的经济人团队的希望是在最后3个月的时间(奥运前)在开始封闭训练,凭刘翔的能力,应该能找回状态。此时大家其实也已经看到了古巴小将洛布斯的惊人演出,孙海平对此也只能摇头,因为作为教练,他在整个经济团队里是没有发言权的。而此时的刘翔也没有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前台头,他选择了接受。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中国的很多运动员这么拼命,最根本的就是成名后的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这也是外国人最瞧不起中国人的地方最贪婪的民族)他自己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最后的几个月中赶上当时已如日中天的洛布斯。
然后万万没有想到的,由于长期疏于训练,身体机能已经不能满足刘翔大运动量的比赛需求了,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后来看到的刘翔在美国大奖赛的“意外”受伤。这次对刘孙二人的打击其实是相当大的,因为它打乱了刘翔之后所有的安排。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刘翔的赞助商在其中发挥的负面作用。其实老外和中国人一样,目光有时候是非常短浅的。他们也有不得不完成的指标。明知道在刘翔受伤后继续让其出公告会直接影响刘翔在奥运的成绩,但金钱的压力让他们(当然也包括我们公司)依然排满刘翔的日程安排。其实我们别无选择,美国总部的高层是不看明星的伤情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销售业绩和数字。作为中国人,虽说不忍心,但为了保饭碗,我们只能照做。就算我们不做,其他人也会做。
后来直到奥运开始,刘翔的团队发现他伤虽然好了,但他的状态已远远达不到奥运夺牌要求。作为赞助商(其中我们NIKE为重,因为座位体育公司,影响最大)。,我们都会在重大比赛前与明星运动员进行沟通,看运动员在比赛中预计的成绩,以制定我们对后续续约的计划(当年我们在刘翔夺奥运金牌前就与其签约就是得利于这个政策)。但当我们得知刘的状态将铁定无缘金牌,并将此消息汇报给美国总部后,高层才如梦初醒,当天就视频会议了刘翔的经济团队。因为如果刘翔不能卫冕(甚至夺牌),他的价值肯定将大幅缩水,之前我们与刘的巨额代言费将有可能无法获得任何回报。合同就是合同,我们无法违约,只能找到一个能将我们公司损失减到最低的方案。
最初的方案是希望能降低刘翔的代言费,此提议立刻遭到刘翔团队的拒绝,因为他们手握合同,他们不愿妥协。之后大概有几周的僵持,双方都不肯让步。其间就有新闻里关于刘翔状态恢复的报道,其实我们知道,这是刘翔团队的策略,因为他们在媒体包括go-vern-ment里有很多人脉,刘翔的收入有很多会归入体育总局,这些报道就不难理解了。对于进入中国多年的公司,我们对此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不可能理会。
最后,再次祝福刘翔早日恢复健康,早日重归赛场。
(转自TOM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