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8-09 20:00:25
楼主
“奥运行情”是今年下半年很多投资者的中短期投资目标。如今,市场先前的揣测和预期已经开始面临检验了。随着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投资者关注的目光也聚焦到了奥运会带给资本市场的深远影响。对于A股中具有奥运概念的相关上市公司来说,如何把握好这样一个展示良机,从而为后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更演变为广大投资者的热切期待。在股市企稳契机并未消失的情况下,“绿色奥运,红色股市”值得期待。
上市公司面临机遇
长江证券的陈强安分析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奥运会的召开与股市并不存在必然的某种联系,股市的涨跌更多地应该与上市公司基本面、特别是盈利增减密切相关。
从国际经验看,奥运会往往是企业充分展示自身实力的一个大舞台。如某世界知名饮料品牌就曾利用奥运会迅速成长,其股价也在十几年间从当初不足5美元涨至100美元的价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诸如海尔、联想、伊利、青啤、中行等在海内外上市的上市公司,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奥运会之后,这些企业的成长可能更具有持久性和爆发力,奥运将成为他们企业发展的新起点。
客观预期奥运行情
渤海证券的项哲认为,在绝大部分投资者眼中,“奥运行情”是支持股指反弹的重要力量。但最近的市况却令投资者大跌眼镜。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首先,市场对奥运行情预期过高;其次,资金对资本市场的警惕性过高,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反应明显滞后于宏观经济层面的变化,而大盘股IPO以及8月“大小非”扩容压力使得市场存量资金一再“缩水”,增量资金十分匮乏。然而,对自1984年以来6届奥运会开幕前后相关证券市场表现的统计显示,奥运会开幕后的20个交易日里,奥运会主办国的股票市场普遍出现上涨。在时间、国际环境、国情均不同的情况下,这种结论的可信性充满变数。
“龙终究要飞腾”
中银国际证券的张晓晖表示,本周大盘收出中阴线,并击破前期平台,似乎呈破位走势。市场热点几乎看不到,人气也显得很疲软,也许这些现象表明市场的注意力已经转向奥运会了。按理说,已经进入价值区域的市场该涨了,但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市场上总是有非理性的力量。基本面看,国际油价回调了,经济调控政策也在微调,股指的调整也似乎比较充分,但时机恐怕还要等待。投资者走向成熟的一个考验就是“忍冬”,如果做不到,“沉睡”也是一个办法。毕竟,普通投资者在市场中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只有坚信“龙终究要飞腾”,耐心等待时机成熟,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