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震荡筑底 调整压力犹存 点击:112 | 回复:0



cqs0088

    
  • 精华:13帖
  • 求助:0帖
  • 帖子:1879帖 | 3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8-06-22 09:48:03
楼主
本周大盘调整幅度不大,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却陷入大幅波动状态,暴涨暴跌成为短期行情的一大看点,特别是在大盘点为已经处于3000点之下,个股平均市盈率回到20倍左右,更是值得深思。

目前的大盘缺乏用基本面和技术面来合理解释的条件,但从中期角度看,支持市场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却通过股价下跌抑或上市公司本身盈利情况的提升等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这是后期最有利的,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当前主流个股如银行、钢铁等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回到12倍左右,其他主流群体地产、能源等也处于20倍之下,当前的股价几乎包含了对未来成长预期的不佳预测以及外界因素变换的影响,因此,大盘中期的下跌空间十分有限。依照市场波动理论,供求矛盾决定市场起伏,但中期由价值主导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市场底很可能在价值的扶植下形成,而目前的大盘正处于构筑该底的初期。

应该看到的是,利用投资品本身的投资价值构筑市场底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初期,甚至大盘会因市场预期的不佳而出现矫枉过正的行情。显然,短期看市场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震荡调整的压力依然较大。

一方面,就市场面而言:长期下跌导致的流动性被动冻结以及投资者信心缺失,正深刻地对当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政策面对市场过度的非市场化干预导致投资者对政策的依赖前所未有的强烈,以至于大跌便将市场再次振作的希望寄托于政策面。这是A股市场的一大弊端,并造就了投资者的一大陋习,问题深刻而复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具备解决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是非市场面的因素,这很重要,是当前大盘调整的核心因素,它们主要体现于:一是宏观经济的调控需求和股市的反调控需求矛盾扩大,两者的背离程度更加明显,估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深刻地反映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估值体系的不信任和未来成长能力大担忧,在经济基本面未发生改变之前,调控始终成为市场的最大压力,而新的问题是,如果调控发挥效果之后,A股市场又将如何应对,我们如何寻找调控与经济平稳运行的平衡点;同时,我们正面临较为复杂的外部金融环境。次贷危机、越南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它间接影响A股市场并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投资者的信任危机、国内外金融投机者的博弈、国家间的金融斗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市场的调整原因有市场面的,但更在市场之外,A股市场的弱势似乎必然发生并且没有在短期内结束的可能。而中期调整的结束更依赖于市场价值体系的建立和信心的恢复,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价值的角度衡量,A股的底部并不遥远,但完成构筑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甚至不排除短期继续下探低点的可能。操作方面,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建仓机会,但遵循价值主线,煤炭能源股、新能源股、银行等板块的投资机会正在来临,值得跟踪并伺机介入。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