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我爱冷兵器 点击:26625 | 回复:133



雅各宾

    
  • 精华:22帖
  • 求助:1帖
  • 帖子:169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520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21:00
楼主
刘兰芳说<岳飞传>道,十八般兵器:
【b】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鞭锏锤抓 镗镰槊棒 拐子、流星【/b】,十岁前听小说早就背会了!
后来查了一下:过去只有十八般武艺,没有十八般兵器了。据后来研究,如下:
***************************************************************************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武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指的均是兵器。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棉绳套索、十八白打。”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钅党)、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钅党)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注:(3)中不列远射兵器的弓矢和防御武器的牌或藤牌,是近代练武者不善习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楼主最近还看过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23:00
1楼
 十八般兵器——鞭

      鞭亦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戬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御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御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亦正不可为训故本编以軮鞭补其缺,不愿以鱼混珍珠也。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鞭、锏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後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

  後梁战将王彦音,不仅善枪,而且善铁鞭。冯云鹘《金石索》中,图示了王彦章铁鞭一幅,「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中国兵器史稿)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

  宋丁度、曾公亮《武经总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铁 唐代已广用之。」

  宋人喜欢用短小的打击兵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使用者必须是力气大的人,多在马上使用,徒手持用则重了一些。

  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但宋器铁链颇长而短棒怍方体;明器则中链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细圆体,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 ,明代甚多,何良臣《阵纪》说:「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此可知,明军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高鞭的实战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软硬之分,但软硬之广用,是在清军入关之後,因为当时满族人及北方人喜练这种鞭。当时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于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抽开鞭头,套索于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击、笞、勾、缚,善用者常可胜敌人之刀剑,一击而可拖拉敌颈或腿,使其倒地。

  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

  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

  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演练者强,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光撩乱,因此有极好的表演效果。弩。明代末年,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经不用为战斗武器了。

  十八般兵器——锏

      锏为短兵之一,方形有四棱,连把约长四尺,因形似简故名。锏无刃,每距六七寸有节者,名竹节锏;自把至端,完全平直者,名方棱锏;盖以形之不同而变更其名也。考锏之由来,与剑为同时;至二十四法之出,则在秦汉以后,创自何人,亦不复可考;惟以短兵利于步战之故,后人多有习之者,即今南北拳家,类能娴之;亦正如单刀軮鞭之携带便利,可随身防护也。惟锏无单用,法重双行,故后人有雌雄锏鸳鸯锏等名,亦矜奇胘异,增减原有之二十四法,而另立门户者;然终脱不了此母法也。且有用长兵之人,而藏锏腰间,以防不测者;是则锏为短兵而兼为暗器矣,此大都皆后人之自作聪明,立伪欺人,不可为训也;世之学武者,宜遵古法行之,庶不至多所皆谬。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鞭、锏都属短兵器,因为二者形制相似,所以历代都把鞭、锏相提并论。宋《武经总要》:「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明《武备志》亦同。

  清王《兵仗记》说:「与剑相类者为铁锏,无刃起四棱,言方棱似 也;有与为类者为铁鞭,纯铁为之,状如竹根节也。鞭、锏大小长短,各随力所胜用之。」由以上历史专著,我们可以了解,鞭形戕如竹根节,而状为四棱体,二者长短因人而异,以力量大小而权衡。

  鞭与锏历代视之为杂兵,因为在短兵器中不及刀、剑用之广,除双鞭双锏外,多配于其他兵器作战,尤其和长兵为伍来使用。

  唐初的战将秦琼善使双锏。

  十八般兵器——镐(挝)

      挝(镐)亦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于斧銊,旧式仪仗中时见之。此器大约赤始于周秦之世,非猛勇之将,不得其用也,近来习此者,巳寥若晨星,盖古法失传矣。惟锤镋之法,皆脱胎于此,略能想象耳。嵩山拳叟李杰,曾从名武师真传,转辗传授,故北方健儿多能之者。法只十五手,而各势不同,非若刀枪剑斧等法之有重复,意古人随势换法,并未加以组织耳;然按抡舞,亦并不觉其散漫无序,而每手换势,尤见其神化敏捷之妙;惟器重无锋,尃以猛攻见长,毫无含蓄之意,未始非微疵也;故力弱之人,决不宜用笔挝,因易迟钝而受算也。

  镐(挝)、骨朵。锤、椎。

  《後汉书·独行列传》:温序「素有气力,大怒,叱宇等曰:『虏何敢迫胁汉将!』因以节杀数人。」《旧五代史·唐书·李存孝传》:「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 ,挺身陷阵。」宋洪迈《夷坚丙志·婺州雷》:「面丑黑,短发血赤色,蓬首不巾,执 如骨朵状。」

  骨朵,本名胍肫,讹为骨朵,现代人犹称花蕾为花骨朵。这种兵器,类似锤头,木柄上安装一个蒜头或蒺 形的重铁器,凭藉重力锤击敌人。

  明代的 与宋代的骨朵相似,但柄较短。

  椎,在著名的「窃符救赵」故事中,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窃得虎符,矫诏命将军晋鄙发兵援赵,晋鄙尚有所疑,即遭勇士朱亥取出暗藏的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杀。过了四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至博浪沙时,张良使大力士怀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埋伏路旁,企图行刺,而误中副车。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铁锥,没有固定形状,随使用者的力气而制汉初淮南厉王刘长,刺杀辟阳侯审食其时,用的是一种小型的金锥。

  锤,是一种带柄的 状打击兵器。元朝蒙古骑兵善用铁锤,一种六棱形,称「西夏帕耳」;一种锤头为六角形,用短铁链系于柄上,称「佛来尔 」。

  清军入关前也很喜欢用锤,成立过铁锤军,定鼎中原後,遂不复用。

  挝是一种构造较复杂的兵器。宋代有两种长兵,一种抓枪,长二丈四尺;一种抓子棒,无刃而有铁爪,都有击抓之作用。但这种「抓」与「挝」是否一物呢?明茅元仪《武备志》上图示了一种双飞挝,「用净铁打造,若鹰爪样,五指攒中,钉活,穿长绳系之。始击人马,用大力丢去,著身收合,回头不能脱走。

  挝兼有抓勾之作用,与宋之抓枪、抓子棒相似,但挝要抛,而抓则不离双手;同时挝五指活动具有机械能力,被抓住即难逃脱,可辅助长短兵器之不足。何良臣《阵记》亦提到明有抓枪与抓子棒,说明「挝」与抓」是有明显区别的兵器。

  清代有一种飞爪,脱胎于棉绳套索,《中国兵器史稿》说:「此器仅一绳一爪,爪以铁制,与人掌同;惟而略短,每指除大指外,亦均三节。第一节之端锐利有如鸡爪,每一节相连之处,皆活络,装有极小及灵活之机关,能使各节伸缩活动,盖每节小机括,亦有弦索通于总索也。飞爪著人,将索一抽,小机括使爪深陷入人体,敌挣奔则愈深,万难逃脱。」估计,飞爪可能是承袭《武备志》之双飞挝而制,而且因明之双飞挝不便,而改为单爪。

  十八般兵器——棍(殳)

      殳(棍)之由来已久,古人山居穴处,不免为毒蛇猛兽之侵凌,又无锐兵利刃以御敌;山间树木丛杂,随处皆是,往往折之以为自卫之器;故别种兵器,或全用铁制,或铁器而以木为柄,惟殳则完全木质,且搆造亦异常简单,自首至尾,并无机括,不过一浑圆坚质之木杆耳;于此可见古时各事之简单,而原人之无机械心也。殳长约一丈二尺,粗细不等,盖亦视人力而为标准者;其实多用檀枣栗桧等木为之,或取其坚实,或取其柔韧,总以不易损折者为上品;若白蜡杆等,后已嫌其太軮矣。

  殳法初无一定之组织,任意扑击耳,后人实创之,惟嫌其太长,使展不甚便利,故改为八尺,易名为棍,后又以人体之长度为准,使殳及其人之眉间而止,名之曰齐眉棍,始有棍之传世。按棍之有法,实始于魏;孝文时沙门跋陀入少林寺,始以棍法传入,惟非僧不授;唐之昙宗,宗之明性,又继其宗派而阐发之;故少林寺僧,至今以棍法为护教之祖,秘而不传,而世之言棍者,亦莫不崇少林,于此可见殳法乃出自禅家与拳术有相击之关系矣。且今之人,皆知有棍而不知有殳,盖因其更名巳久;而长短又绝不相同,即虽知有殳,而疑为与棍非一物,其实棍之制,则由于殳,殳之法创于棍,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至于矜奇眩异,而必谓之二物,而殳另有其法,则我又不知殳法之果何在而创自何时也。

  十八般兵器——叉

      叉之由来,较各种兵器为后,宋元以前,初不见用诸战阵,或谓汉时蛮人,皆以此为利器;又谓叉为古时猎兽之器。如上说,则叉实创自南蛮;如后说,则叉创于猎户;孰是孰非,亦未能断定,始自何时,亦无从稽考,姑置不论。

  至飞叉之法,宋代以前,迄无所闻,相传创之者为宗泽偏将张纯。纯为花县人,力猛侞虎,善使飞叉,能于二十步外取人,发无不中;时行伍中从而习者,颇不乏人。据此说,则叉始于南宋,以法之创始而推诸叉,即谓为叉亦创于是时,亦无不可;惟其法初甚简单,不过抡、盘、飞、掷、打击、抢接诸法而巳;其后代有增减,然皆从以上各法中变化而出;即今日所传之飞叉法,虽分路甚多,皆跳不出此六法,但就此六法杂乱而复叠行之耳。惟习此者,以南人为多,北派武术中习此者甚少;岂发源之处,视为不足贵乎?抑以南渡之后,其法流南方,北方反不得其真传乎?

  十八般兵器——钯

      钯头本为农具之一,并非兵器,乃神农之遗制;其来历亦甚悠久,与弓弩矛盾,无分前后,盖即今日农家用为翻盼米麦之具也。本用木质,其更为铁质而为兵器,则不知始于何时,因年代过远,实无从考究。虞喜志林载,贺齐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钯爪叉棍,咸取上材,此即古人用钯之明证,而亦见钯之在武艺中,为不可缺者也。

  至西游记载猪八戒用钉钯事,虽属小说寓言,不足为据,然钯头盛行于当时武艺中,概可想见。良以钯有齿,可以筑击,齿上有盘接柄,形略如镋,可以冲击,反手则如用斧脑,击捶等法,无所不宜;柄又能挑格肘击,实较他器为便,其盛行于铁器时代也,亦固其宜;惜乎铁器进为火器,人都视武艺为不足重轻,其法随至失传,今无论南派此派,恐擅此法者,百无一人,亦可见国人之不能保存国技也。

  十八般兵器——索套绵绳

      套索,不知始于何时,亦并非兵器,临阵时用者绝鲜,盖一寻常之绵绳,两端结作锤形,长约一丈二尺,搆造至为简单,用法亦止九势,为一种暗器,似飞镖袖箭之一类也;若用为架格攻击,则非所宜。

  此物法虽简单,用之者非功力充足不可;古人云:断钢易、而断水难,用硬器只须力足以举其器,即可指挥如意;用軮器者须贯其力,使軮者亦变如钢条,然后始可以临敌,故軮鞭流星锤等之不易习也。习軮器者,须能将两臂之力,运入其械,此则非精于軮功者不能也。绵绳套索为器中之尤軮者,较诸軮鞭流星锤为更难。

  十八般兵器——白打

      「白打」一名、始自隋唐,王建诗云:「寒食内人(作府中人解)尝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盖其以表演搏击为度节之余兴也。又事物绀珠云:「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胜者有采」,可知白打之风,自古有之。但就字义而解,白打乃空手打斗之谓,亦即仅恃空拳,不持器物,「徒手搏击」之艺;就国术范畴而言,乃运用拳套以应战,而成为实用之拳术,盖其既可凭手脚功夫以御敌,亦能藉其精练技术以伤人。观于古今之擂台比武,泰皆以徒手较胜负,足证白打为诸艺之首。况乎学习其他器械,其用法均不出「劈、剁、扎、拿、滑、压」等六字,如欲使此六字功夫运用融通,精妙入化,必先于白打痛下功夫,盖一切技击来源,均由拳中化去,由熟生巧,变化无穷,因之白打为武术之基。

  白打虽即拳术,但亦非「赤手空拳」,乃系包罗足、膝、臀、肩、背、肘、掌、拳、指、头在内,故有拳术家周身均是拳头之说。因既其练就一身功夫,则无处不可以当拳用也,即一鼓大腹之劲,亦足顶人后退寻丈。白打在技术上固为拳套之活用,但其内涵则包括功力之施展,故国术行家常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当此本理。练拳要领,重在训綀手、眼、身、心、步之联合动作,而其运用方式,有打、踢、点、拿、跌等。至于练功,一般分为内功、外功、气功、硬功、软功、轻功等。初学武术者,必须拳术和工夫同练并进,以牶术为用,以工夫为体,两者缺一,不足以言武艺。

  抑有进者,无论何门拳术,要不离「上下左右前后浑然一劲」之秘诀。以「精、气、神」为内三合,「手、眼、身」为外三合,是为六合,始可以克敌制胜。动手要老辣,意志要和缓。攻击要「准、稳、狠」,应敌要「顾、伴、定」,此六字互用,始可以稳操胜算;所谓「进打中、退打肢」,「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要皆提示于动手于毋忘用腿,于攻击上身时,毋忘攻其下肢之要诀。脚不可站死,要松动灵活,手不在出呆力,重在用之技巧耳;苟不注意一手一足之熟练,并常作实地对打练习,到后来必将劳而少功。故谓欲使功夫臻于「巧、妙、化、虚、神」之境界,须以熟字为基础。俗说「拳打千遍,身手自然」,即此之理。

大头鱼

  • 精华:1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36帖 | 388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279
  • 注册:2004年4月23日
发表于:2007-10-28 20:24:00
2楼
枪扎一条线,棍扫一大片

恋梦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1帖 | 71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13
  • 注册:2006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26:00
3楼
老雅
帮偶查查有没有那种古代侠女用的缠在腰上的丝带
既可以起装饰作用,又能当作武器的那种
就像小龙女用的那种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28:00
4楼
据《五杂俎》和《坚 集》两书所载,“十入般兵器”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挝、殳(棍)、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拳术)。后人称其为“小十八般”。 

今天,武术界普便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则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最早是汉武于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整理,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 

到了三国时代,著名的[b]兵器鉴别家吕虔[/b],根据兵器的特点,对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从以上各说看,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大同小异,形式和内容却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53:00
5楼
南宋华岳编于嘉定元年(1208)的《翠微北征录》中称:“臣闻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元朝之后,十八般武艺一词被广泛用于戏曲小说中,其含义也日趋广泛。明代谢肇淛撰《五杂俎》和朱国桢撰《涌幢小品》中,记“武艺十八事”为: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鞭、简、挝、殳、叉、杷、绵绳套索、白打。清朝褚人获在《坚瓠集》中又有不同的说法,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兵器的技艺,由于多是兵器名称,久之,便演化出十八般兵器一说。具体说法有八九种之多,较为常见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57:00
6楼
恋梦:你要找的那个叫婷美。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0:58:00
7楼
咱们谁能画出十八股兵器的图样?小时就靠这过的。

恋梦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51帖 | 71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13
  • 注册:2006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7-10-28 21:03:00
8楼
我比较喜欢女孩子用的那些
既好玩又漂亮还实用
哈哈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1:07:00
9楼
十八般兵器--铲 
铲为古兵器,属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头似弯月,月牙朝上,装以长柄,刃与柄呈丁字形。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石铲,商代铸有青铜铲,战国晚期开始使用铁铲,明代出现了月牙铲,一般刃部成凸弧形,均以銎装柄。铲后来演变成武术器械的一种,在民间流传,僧侣多用铲,平时可代替扁担负重,或供开路使用。铲的种类有月牙铲,天蓬铲、莲花铲等,其击法有推、压、拍、滚、铲、截、挑等招势。有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二郎担山、出山门等。演练时多走身法,风格别致。 

十八般兵器--槊 
槊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就发现了战国晚期、东汉早期的槊。槊的各类很多,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多为力大之人使用。因此槊在现代武林之中已近失传,练槊的人寥若晨星。 
槊是由矛和棒演变而来的。《正字通》一书中云:“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古代也把丈蛇矛称为“铁槊”。古代的槊,柄用坚木制,长约2米,粗约一把,柄端装有一长圆形锤,上面密排铁钉或铁齿六至八行,柄尾装有三棱铁钻。因其形状与狼牙相似,故也称“狼牙槊”。《武备志》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用铁爪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鐏者,大抵皆棒之一种。”《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用的是一杆枣木槊;番将乌利可用的是一杆纯钢枣槊;别外,还有指槊,掌槊,双槊,衡槊及枣阳槊等。 
传统演练的套路称为“单槊”,练法与大刀相似。它的用法有劈、盖、截、拦、挑、撩、云带、冲等。尽管槊较重,但也可演练许多招式,如“泰山压顶”、“刀劈华山”、“横扫千军”等等。 

十八般兵器--弹弓 
弹弓是暗器的一种,弓杆以竹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全长为练习者的18拳。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普通弓的硬度为二力半即可伤人。用于发射的弹丸有三种:(1)泥丸:用粘土和胶捣匀,搓成圆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砖面、细铁砂等混合制成;(3)金属丸:以铜、或铁、或铅铸成。弹弓的用法与弓箭相仿。开弓时,顺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开弦。弓须拉圆成前臂平举,上照鼻尖,下照脚尖。后手贴近同侧眼耳之间,发弹时须屏息。《弹弓谱》概括其练法要领为《八法歌》:“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弹弓是暗器的一种,弓杆以竹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全长为练习者的18拳。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普通弓的硬度为二力半即可伤人。用于发射的弹丸有三种:(1)泥丸:用粘土和胶捣匀,搓成圆球形而成;(2)槐砂丸:用洋槐子粉、砖面、细铁砂等混合制成;(3)金属丸:以铜、或铁、或铅铸成。弹弓的用法与弓箭相仿。开弓时,顺步站,一手握弓附,一手开弦。弓须拉圆成前臂平举,上照鼻尖,下照脚尖。后手贴近同侧眼耳之间,发弹时须屏息。《弹弓谱》概括其练法要领为《八法歌》:“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后来发展成一种武术器械。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当今习此艺者极少。简易的铁丝作架,橡筋为弦的弹弓,已成为儿童玩具。 

十八般兵器--匕首 
匕首,短剑,是一种以刺为主兼能砍击的短兵器。形如剑而不及剑长。始于原始社会的石匕首。商、周以后改为青铜或钢铁制造,为近战防身之用。亦有在刃部淬以毒药,刺及人身即能致死。汉代匕首与长剑并用,骑士配备尤多。晋代剑首为环形,状似纱帽,剑格向下分,剑茎宽平,柄近刃长,与先秦的形制显然不同。晋代张载曾写过《匕首铭》:“匕首之设,应速用近,即不忽备,亦无轻念。利以形彰,功以道隐。”唐代匕首盛行。李白诗《侠客行》说:“少年学剑术,匕首插吴鸿,由来百夫勇,挟此生雄风。”宋代以后,匕首作为武术器械之一种流传至今。其用法有击、刺、挑、剪、带等。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现代武术套路中,多为两手各持一匕首进行演练。对练有“匕首进枪”、“夺匕首”、“双匕首进枪”以及三人“双匕首质牌单刀枪”等。 

十八般兵器--弓 
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杀伤远距离敌人的兵器。二万八千年前原始人类为狩猎获取生活食物,将树枝、金属棒弯起来和绳索等绷紧而成。自有战争 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至春秋战国,选材形制均有较大改进,王弓、弧弓弓长131.4厘米,用于田野狩猎和射飞鸟;唐弓、大弓弓长119.46厘米,用于习射。汉代有虎贲弓、周任弓、角端弓、疆弓等,均镶有铜饰或玉饰。唐代分长弓、角弓、梢弓、格弓,分别为步兵、骑兵和皇朝禁卫军所用。宋代有黄桦、白桦、黑漆等弓。元代有“马克打”、“长蛮”等大弓。明代有开元、小梢等弓。清代有桦皮弓等。至19世纪中叶为鸟枪代替。 

十八般兵器之流星锤 
流星锤是一种以绳索一端系住锤体,另一端握于手中,用力向目标抛击的暗藏武器,现属软兵器类。又名飞鎚、飞锤、流星鎚。流星锤是由远古狩猎工具“流星索”发展而来的,后作为兵器用于战斗。战国时代水陆攻战图上就有双手施放流星,以袭击敌人的形象。清代民间跑江湖卖艺人,常使用流星锤“打场子”。流星锤不仅能缠住对方,还可以打击对方。四川民间流行着一首歌谣:“流星、流星,专打鼻子,不打眼睛”。 
流星锤分锤体,软索,把手三部分。锤头各异,有浑圆头、瓜形、梭形。锤身大如饭碗,重量依用者体力而定,一般为4至5斤。锤身末端留有象鼻眼,以蚕丝、人发、鹿脊筋丝编成的软索系于铁环,粗如手指,长800厘米有余。运动方法有缠、抛、抡、扫等,演练时可以巧妙地把绳缠绕在自己的腰身、胸背、肩肘、手腕、大腿、小腿上,然后抖手放开,抛击出去。 

十八般兵器--戟 
戟是器械的一种,始于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变而来。戟有“一条龙”的说法,即龙头、龙口、龙身、龙四爪、龙尾。其头能攒,口能刁,身能贴、靠,爪能抓,尾能摆。有青龙探爪、黑龙入洞、懒龙翻身、乌龙摆尾等式子。戟分马上戟和步下戟,双手执这,还可一手握杆,另一手握于月牙内的铁梁上。长戟杆长于大刀,有能舞花,谚称“剑无缠头,戟无花。”戟可左右手前后换把使用,其出之势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势”各派戟法差异较多,以六路戟法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贴、靠、剁、片、钩、搂刁、提等。 
戟分为长杆单戟和短柄双戟。长戟分为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杆上有戟形,如画字,朱漆为饰,故名画戟。还悬有彩绸,上系金钱,叫金钱五色幡),青龙戟(单月牙,杆上画有盘龙,朱漆为饰,悬系彩钺叫金钱豹尾子)、蛇龙戟(戟刺为蛇形,余同青龙戟)、月牙戟、东方戟、护神戟和戟镰、常胜戟等。短柄双戟分单月牙(练者多),双月牙。也系有彩缨球,今皆系红缨。 
戟初为兵器,后深化为仪仗和装饰物。如帝王驾前卫士执戟侍立。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漫题屋壁》诗末两句曰:“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列戟是官爵的象征。富户条案上古瓶中插银戟,取戟与“给”谐音,象征富贵、自给自足。墙壁上挂有戟图,上画之戟,中为双月牙青龙戟,两旁斜插有单月牙青龙戟。 

十八般兵器--钩 
钩是一种多刃的兵器,系由古兵器戈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戈、钩、戟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来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刃,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故名钩。颜师古注:“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古战场上用钩者颇多。两晋时,英勇善战的冉闵就“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者三百余级”。武术中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虎头钩、护手钩等。技法有推钩、挫钩、撕钩、提钩、钯钩、分钩、搭钩、行钩、云钩、托钩、献月等。演练进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来配合,因此有“钩起浪势”之说。 
斧与钺 
斧与钺是罕见的兵器,斧钺在古时候是不分的,长柄巨斧名为钺,也叫大斧,长达2.66米。《古今注》载:“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以断斩”。但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斧和钺还是有所区别的,凡在斧背上有钩或斧上有枪刺者,即为钺。 
长柄的斧和钺,古时多为马上用的重兵器,有“祥手宣花斧”、“开山斧”、“偃月斧”、“金蘸斧”、“开山钺”和“压丑钺”等。短柄的斧,有单,双斧之分,为古时步兵所用。短柄因形状扁宽,也称为“板斧”。黑旋风李逵使用的就是两把板斧。 
斧和钺历史悠久,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曾出土了一件商代青锏钺,它说明了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使用青铜的兵器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相当精致,有刃,有背,上面铸有纹饰。斧和钺舞动起来,姿势优美,风格粗犷,豪放,使用方法有劈、剁、搂、抹、云、片等,带刺,带钩的钺则多刺,钩两法,由于斧和钺演练起来比较笨重,加之很多传统套路已失传濒于失传,故现在武林中已很少见。 
叉与飞叉 
叉是古代作战时长刺武器之一,属十八般兵器之列,叉最先本是一种生产工具,据古籍记载,远古人们打猎捕鱼,大多用叉,《水浒》中解珍,解宝打虎时用的就是钢叉。明代的兵书《武备志》中还记有一种“马叉”,上可叉人,下可叉马。叉按形状可分为:牛角叉(俗称虎叉)、三须叉、三角叉、龙须叉(俗称两股叉)等。叉长约五六尺,在叉座间镶有铁片或系有彩绸之类。 
叉演练起来风格独特,使用起来叉头、叉柄可用,它的用法据传有32种之多,如拦、横、捂、拍、掏、挑等。武林中叉的演练甚为罕见,传统的著名套路,有太保叉、飞虎叉,龙须叉等。飞叉、俗称“开路”,是由叉演变而来的。人们用鱼叉投掷大鱼时,在叉柄 上系缚绳索,使用时将叉掷出,然后抓着绳索又将叉收回。投掷不中,在绳索收回时,要接住在空中转飞的鱼叉,是要有一定的技术,因而飞叉的技巧,就是在接鱼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叉即是生产工具,又是战斗武器,和人们的生活极为密切。在我国民间,每当春节、元宵佳节或庙会及盛行“出会”活动,那寒光闪闪,鸣声铿锵的飞叉的表演总是在各种游艺节目的前面,担负着“开路”的任务。民间练飞叉的组织也叫做“开路会”。 
飞叉的表演,技巧性很高,表演时不能用手握叉,任凭它在臂、腿、背上转圈翻滚,这就需要运用肌肉的紧张或松弛和用力的大小,来调整飞叉的重心和速度,控制飞叉的起、落、转、合。还可以做出许多花样,如抡高、踢高、“怀中抱月”、“过桥”等。 
武林中擅长飞叉的名家很多,已故著名武术家郑怀贤就善舞飞叉,早在1936年他做为中国武术代表队的成员,去德国柏林参加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就表演过飞叉。山东著名民间艺人,“飞叉大王”刘仲山,身怀绝技,而且,他也是擅长“潭腿门”的拳脚。 

百兵之首――棍 
我国北方多称棍为“棒”或“白棒”方则称“棍”,而古代多称棍为“梃”或“”,名称虽异,实为一物。棍为无刃和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 
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占国时,孟子曾对魏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而俞大猷所著《剑经》,是集棍法之大成著作。 
我国古代棍术流派甚多,明代已有少林棍、紫微棍、张家棍、青田棍、赵太祖腾蛇棍、贺屠钩杆、牛家棒、孙家棒、巴子棍、俞大猷棍法等十几种著名棍法。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奉命南下,取道河南,遂访少林寺。观少林棍法后,俞认为“已失古人真传”众僧“愿受指教”,并扒宗擎,普从二人入俞军中学习,三年后二人返寺,又教百人之多,少林棍法由此驰名海内。明万历年间,安徽休宁县著名武术家程冲斗曾投师少林寺学艺,并将所学少林棍法依势绘图并附文学说明公布于世,这就是《少林棍法阐宗》一书,此书为研究古代棍法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棍的各类很多,有大棍、齐眉棍、三节棍、大梢子棍、手梢子棍等。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齐眉棍立棍于地,棍高以眉为度(现在武术竞赛规定用棍与头齐),舞动时可大蹦大跳,倭、劈、扫、舞,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很适用于“武舞”棍法练用。三节棍是三节短木棍,蹭有铁环相连接,携带方便,舞动时可长可短,可伸可缩,出入难防,棍法灵活多变,有一定实用价值。大梢子棍是一根长棍和一根短棍中间用铁环连结起来,《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宋代“铁链夹棒”与其形近。手梢子棍是一种较为短小的梢子棍,多为双手各执持一棍演练。 
近百年来,各武术派别创造不同类型的棍术套路很多,数目难以确切统计。各派虽各有异同,但练用起来,都离不开劈、崩、缠、绕、点、拨、拦、封、撩、扫等棍法。其形式有单人练、集体练等。各家棍术虽有不同,但在要求上仍有共同性。例如:“练棍要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力透棍尖,风声呼呼”。舞棍要勇猛,快速,有力。双手执棍,开合,旋转要圆熟自如,拳谚说:“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棍谱说:“棍起空灵多变化”。 
棍术就其内容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两类: 
(1)侧重技击性棍法,大都采用二人对劈的基本功夫,也有带护具进行互相劈,打,拦,刺等训练,虽然棍法不多,但实战性较强。 
(2)侧重艺术性棍法,大都 发展难度动作,讲究姿势优美,是一种不求实用的“武舞”棍法,此乃古人所指“满片花草”。小说《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舞棍“使得风车儿似转”,就属于这类“武舞”棍法,两类棍法都有很高的体育价值。舞棍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合一,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增减勇敢顽强的精神。 

百兵之王――枪 
枪在古代称作矛,为刺 兵器,杀伤力很大,其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微独到,其他兵器难与匹敌。故称为“百兵之王”。《宋史.李全传》载,反金起义军女首领杨妙真的杨家犁花枪法精妙非常,杨曾自诩:“二十犁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由枪尖,枪缨,枪杆组成。枪尖为钢铁打制,原始社会枪尖以竹,木削成。枪缨古时多用马鬃制成,今用细麻丝制成,枪杆古多铁制,攒竹制,今用白蜡木杆,枪的长短不同,名称也不同。1.83米称步下枪、2.33米称花枪,2.76米称中平枪,4米为大枪,5.33米为大杆儿,6米称为矛,11米长的为毛竹大杆,现代武术比赛用枪规定,最短必有等于练习者直体站立后再直臂上举的高度。古代大枪、大杆的使用为二人,一人在前扛枪杆,一人在后使用。 
枪的各类很多,有花枪、笔枪、大枪、锥枪、槌枪、梭枪(又称飞枪,标枪)、尖枪、太宁笔枪、抓枪、双头枪、双头双枪、钩镰枪、四角枪、箭形枪、曲刃枪、环子枪、拐子枪、攒竹枪、长顶枪、鸦项枪、素木枪、绿沉枪、浑铁枪、龙头枪、龙刀枪、虎牙枪、虎头枪、龙凤枪、单钩枪、双钩枪、铁钩枪、柳叶枪、蛇镰枪、蛇尾伞枪、柜马枪、捣马突枪等。这些枪的用法除花枪、大枪、双枪、双头枪、钩镰枪外,多已失传。 
枪法流传较多的常有罗家枪、杨家枪、岳家枪、马家枪、沙家枪、六合枪、八母枪、子龙枪、大犁花枪和峨嵋枪等,各有精研,各有所长。但基本枪术技法还是比较一致的。主要枪法以拦、拿、扎为主,此外还有点、崩、挑、拨、缠、舞花等法。 
基本枪术技法:持枪稳活,前管后锁,两手持枪,稳而不死,活而不滑,持枪之势,贵为四平,所谓四平,即顶平、肩平、脚平、枪平。根不离腰,三尖相对,所谓三尖相对即鼻尖、枪尖、脚尖。扎枪要直出直入,须平正灵活,迅速,腰腱劲直透枪尖,势 如潜龙出入。扎枪又分为上平,中平和下平,以中枪为法,并有“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还有人说花枪为“百兵之贼”(贼滑之意)。 
大枪 枪为“百兵之王”,大枪为“枪中之王”。大枪全长3.56米。把端直径为一虎零一拍(即满把握信,拇食指指尖相对,中间尚空三指之距)。枪头长0.39米,其重根据枪杆分量而定,一般重1公斤左右。枪法有:扎、搕、挑、崩、滚、砸、抖、缠、架、挫、挡等。但没有常见的舞花。因大枪体长,动作幅度大,练习大枪要求身不离枪。枪不离中心。要有雄厚的臂力、腰力、腿力和良好的身法与灵敏的步法。如扎枪时,讲究以身步前送,上架时至头顶即回,下压时一磕敌械即回。 
大枪动作多以功力,实用为主,两人对抗性对扎枪练习,就是提高对大枪各种技法的体验和使用,也是实实在在的长功夫的练习方法。 

百刃之君――剑 
剑,属双刃短兵,素有“百刃之君”之美称。剑的最早出现在殷商以前。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之风盛行,剑术量论也相应得到发展。汉趄,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便术显名于天下。隋唐时,剑形十分精致华丽,给后世影响很大,故有“鼻剑”之称。宋代以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所代替。剑在古代,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锻炼武 
艺的器械外,还有多种用途。 
其一,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例如皇帝授给亲信大臣的“尚方剑”,具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 
其二,剑被僧、道作为法器,说剑能“隐身”、“降妖”、“杀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 
其三,剑被作为礼仪中显示地位等级的标志。古籍中记有严格的佩剑制度,如佩剑人的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装饰的金属或玉石等也有所不同。 
其四,剑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文人学士佩之以示高雅不俗。 
剑的结构,一般分显剑身、剑柄两大部分。剑身由剑刃、剑尖、剑锋、剑脊组成你还没柄由剑格(护手)、握柄、剑镡(剑墩,又称剑首)组成。此外尚有剑鞘、剑穗等附属物。剑的长度,古今差异很大。现出土文物中,短剑约40厘米,类似匕首,可近身搏斗,亦可投掷遥击剑达140厘为,可用双手握柄。现代武术运动中的剑的长度,按《武术竞赛规则》规定,以运动员反手直臂持剑,剑尖达于耳垂为准。 
武术种类很多,各派剑术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但基本的剑法特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基本剑法特点你还没势造型优美,招势迭逞轻盈潇洒,韵度自如步法敏伐轻灵稳健,敏捷多变,剑法规整清晰,身剑协调。故武谚有“剑如飞风”、“剑走美式”、“剑似游龙”之称。剑术演练起来,动静、缓疾、升伏、进退、刚柔、轻重、伸缩、起落,以及移步换势等动作轻灵飘逸,似飞凤翱翔你还没势变化吞吐自如、千姿百态。 
剑术的演练形式有个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演练三种。按剑术的练习内容可分为单剑、双手剑、穗剑(有长穗剑与短穗剑之分)、双剑等类。按剑势风格可分为势剑、行剑、绵剑、醉剑。 
单剑 常见的一手持剑(多为右手正握剑),进行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剑法多以击、刺、格、洗、劈、砍、撩、提、抽、带、崩、点等为主。 
双手剑 双手据抓握剑柄(剑身与剑把均较长),进行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剑势动作简朴,威武、劲力深厚、遒劲,勇猛气势可与刀法媲美。剑法多以劈、砍、撩、刺、击、格等为主。 
穗剑 剑首配系长剑穗款待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双手剑术一般不配剑穗,其他剑术多配系短穗)。演练时,步动身随,剑随身行,穗随剑舞,潇洒奔放。剑法多以穿、挂、云、撩、抹。带、劈等为主。技击时,可以抓握剑穗掷剑击出,此称撒手剑。 
双剑 两手各持一剑,款待剑法套路演练的剑术。演练时,步法轻灵敏捷,身法轻盈柔和,动作潇洒飘逸、圆活多变,剑法多以穿、挂、提为主。双剑又有短穗双剑和长穗双剑之分。 
势剑 (又称工剑,站剑)一手持剑,剑动作突出一个“定”字,工整端庄,形健骨遒。桩稳步健剑法清晰,刚劲有力。 
行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突出一个“行”字,行多停少,纵横挥霍。步似行云,身似行蛇气势连贯,剑神合一。 
绵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柔如蕴藉,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你还没法轻缓圆活,柔中寓刚。 
醉剑 一手持剑,剑势动作形似醉酒,洒脱自如。忽往复收,乍还疾,步碎身晃,剑法多变。 
各种剑术的演练,必须做到内外相应,神形融合,意势合一,剑身如一你还没法轻盈潇洒,清晰明快,静如处子,动似游龙,舞似飞凤。由于剑为双刃,故不能做缠头裹脑,缠背绕腰等动作。不持剑之的,可握为剑指(即食指,中指并拢伸直,其余三指屈握,拇指屈压于无名指甲上),与剑法、身法密切配合。 
常见的剑术套路有:太极剑、太乙剑、武当剑、昆仑剑、昆吾剑、峨眉剑、三才剑、三合剑、七星剑、八仙剑、八封剑、十三剑、达摩剑、通背剑、绨袍剑、纯阳剑、金钢剑、青龙剑、青萍剑、飞虹剑、龙形剑、龙凤剑、蟠龙剑、螳螂剑等 
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 
也作年刀、月棍、久练的枪。这条谚语说明各种兵器掌握时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仅以刀、枪、剑、棍四种而论是最难掌握的。仅仅是搬、扣、扎这三个基本动作,不下苦功就很难做得正确。枪法之多是其他兵器技术无法比的,而各家枪法又各有许多深奥之处。如杨家枪讲八母,乃是拿、拦、颠、捉(内外)、橹、缠拦、还八种基本招法。罗家枪讲究压、打、砸、拿、滑、挑、崩、撑、攉、扎十法。岳家枪则讲劈、抱、砸、创、抽、拦六法。俞大猷注重“长兵短用”,他说:“山东河南,各处教师相传杨家枪法,其中阴阳虚实之理,与我相同,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最妙是左右二门拿他枪手法,其不妙是撒手杀去,而脚步不进。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进步,将枪收短,连脚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则无敌于天下矣。”(见《正气堂集》)枪的威力大,但不易掌握却是公认的。 
相对来讲,棍法便较容易掌握,而棍是诸兵之基础,可说包罗万艺。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中说:“风武备众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如枪之中平,拳之四平,即棍之四平也。剑之骑马分鬃,拳之探马,即棍之跨剑势也。藤牌之斜行,拳之跃步,即棍之骑马势也。拳之右一撒步,长倭好之看刀,即棍之顺步劈山势也。……凡此类,难尽述。” 
棍既是打基础的兵器,其招法自然不是太难。特别是一些实用棍法,绝少花招。戚继光所创大棍之法,不过一打一戳,何其简单。刀、剑之类则介于枪棍二者之间。刀是一面刃,剑是两面刃,两相比较,掌握剑术又比刀术为难。 
此外,象长兵器中的两头蛇、双枪、方天戟,短兵器中的护手钩、子母鸳鸯盆,软兵器中的三节棍、虎尾鞭、鞭里加刀,许多暗器中的脱手镖都是较难练的兵器。谚语概括出掌握兵器的规律,便于习练者正确对待。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1:17:00
10楼
由香港导演刘伟强(blog)执导的《阿鼻剑》,自9月1日开始网络征集兵器设计以来,收到大批设计爱好者的投稿。经过阿鼻剑制作群对投稿作品的筛选,初评选出的作品已在《阿鼻剑》“创剑”活动专区展出。
  对于此次“创剑”活动收到的部分设计作品,可说令刘伟强导演及制作群感到惊讶,一些设计者甚至附上了精细的兵器各部件设计说明。设计水平可见一斑。
  一贯执导电影的刘伟强导演,携《阿鼻剑》首次闯入电视剧市场,决定将这一部漫画著作改编为影视双拍的作品,电视剧版《阿鼻剑》预定于明年2月首先开拍。据悉,该剧投资已铁定成为目前电视剧市场的最高价,这主要是因为该剧大量的武打场面和场景设置需要融入电脑特技效果,并将吸取电影的拍摄手法,力求在制作上让广大观众耳目一新。而此次兵器设计环节自然就受到刘伟强导演的格外重视。
  《阿鼻剑》“创剑”兵器设计投稿阶段,目前已接近尾声,将于北京时间9月30日截稿。并同时开启网络投票功能,由广大网友对阿鼻剑制作群初评筛选后的作品,进行投票,投票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23:59。整个投票完成后,刘伟强导演将会参考网友的评选意见,选出最后的入围作品。最后的入围作品公布时间为10月31日。
  欢迎广大观众影迷登陆新浪《阿鼻剑》“创剑”活动专区,选出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好的设计,进行投票!

netwell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41帖 | 58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921
  • 注册:2003年3月17日
发表于:2007-10-28 21:33:00
11楼
唐刀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0:00
12楼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1:00
13楼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2:00
14楼
中国古代的一些另类冷兵器

1、 铜铍:
铍(皮),金属元素,符号Be,灰白色,质硬而轻,用于原子能工业中,铍铝合用来制造飞机、火箭等;铍(批),做长针、长矛讲,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也是一种锐利的刺杀
兵器。
铜铍,首为尖锋,平脊两刃,通常长30CM左右,形制极象短剑;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一般在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它和矛的区别,除头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秦俑坑中的铜铍,其首和短剑相同,长约30厘米,后装长约3.5米的木柄,柄末端装有
铜樽,还有保护刃部的鞘。西汉时改为铁制,西汉中期以后逐渐消失。铍是古代长兵器之一,秦俑坑中出土的这件铜铍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铍身柄同模合铸,铍格分铸,格含于铍身,并有刻铭。此种兵器似乎当时的中下级军官颇爱使用。



2、 吴钩:
铜制,长约65CM左右,宽2.2-2.5CM。其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边有刃,是一种推、钩两用的兵器。因出现在“吴国”,故称之为“吴钩”。以前笔者一直以为吴钩是一种
宝剑的别称,现在看来应该两种意思兼有。此种兵器笔者推测似乎在攻城时作用比较大,可以很方便地钩伤城头守军。



3、 钩镶:
是一种汉代常见的、钩、盾结合的复合兵器,上下有钩,上钩约长25CM,下钩约长
15CM,中
为后有把手的小型铁盾;盾为圆角方形薄铁板,前面有突出的尖;钩为圆柱形的长
铁铤,均
稍向后弯;上钩顶端为锐尖,下钩末端为小球;两钩中间连接盾后的把手;盾用以
推挡,钩
用以钩束。此种兵器兼具防、钩、推三种功用,一般配合环首刀使用:战斗时一般
用左手的
钩镶将敌方长兵器钩住(对戟头横出的小枝特别有效),同时右手环首刀挥向敌面
门。有的
武侠小说中将它描述为护手钩类的兵器,则纯属无稽之谈了。

4、 戚:
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
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
指盾)。



5、 钺戟:
近年来,河南考古出土了汉代一些顶上带刺的铁钺,形制和西方斧矛一体的“戟”非常相似,但古文献中从无记载,故专家暂定名为“钺戟”。现一般认为这是一种铍与钺结合的铁兵
器,属于戟类;它刺长25CM、钺宽10CM、钺长15CM左右,可劈可刺,而以劈砍为主
要功能。



6、 铩:
由铍演变而成,与铍的区别是铩在茎与刃之间加有两端上翘锐尖状的、具有格架功能的镡。铩有长柄也有短柄,流行于汉代,铩长一般25~30CM,镡宽约10CM,东汉以后绝迹。铩也属
于矛类兵器。



7、 啄:
属于戈类兵器,主要流行于先秦时期的西南地区,仅具有啄击功能,晋代未见记载,但唐代又成为骑兵的制式兵器之一。先秦时期为青铜质地,用銎孔装柄,啄体较戈援窄,长约25CM



8、 鋋:
音“蝉”,形似小型矛,铁柄,属于矛类兵器,《埤苍》云“鋋,小矛铁矜(音“秦”)”?F湫沃平弦话忝飞晕⑾赋ぃ渖肀馄剑讲嘤腥校掠刑
略俳踊耨妫餍杏
谖骱海谐?5~30CM,柄长120~180CM,笔者窃以为其战斗作用应如标枪。


9、 镰:
属于戈类兵器,具有钩割功能,镰身微曲,平顶、双刃,长约40CM、宽约3CM,下有椭圆形的銎孔用来装柄。战国及唐时称为“长镰”,主要用于守城战,钩击攀登城头的敌人,似乎与
吴钩的作用相反。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4:00
15楼
[b]武林暗器秘功述略[/b]
俗语有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器的种类很多,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武德的影响,多数武术家都讲究依靠功夫取胜,反对背后暗算他人,故暗器练法至今流传不广,濒临失传的境地。



镖,主要靠掷射伤人,一般由铁、铜等金属制造,长短轻重不一,宜近距离使用。但也有强者能接对方来镖并还击对方的,称为“接镖还镖。”武林中属暗器的镖主要有带衣镖
、袖镖、简镖、钱镖等。带衣镖:镖长约3寸左右,呈锐三角形,圆锥形、三刃形等状,也有刃上带勾的,镖尾系
红绿绸,作平衡与固定方向用。带衣镖一般重3-4两左右,藏于口袋内或腰间,出手时,手下压着发镖的叫“阳手镖”,反之称“阴手镖”,回手同肘下向后打出的叫“回手镖”,具有偷袭的作用。



袖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轻,藏于袖内,遇到特殊情况时,随手挥出,十分隐蔽、方便


简镖:不带镖衣,重量较,藏于竹筒或手杖内,有开启机关,运用突然射击,快速似鞭,实在防不胜防。


钱镖:又名金钱镖,是以大青钱作武器的镖类。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刃的,一种是无刃的。有刃的钱镖是用锉把青钱的边缘锉薄,然后用细石打磨出刃,使其锋利如刀。无刃钱镖就是平常的青钱,击敌的时候住手取出,劈掷伤人。



飞石 弹丸
飞石又名飞石皇 ,是以石块制作而成,能就地取材,使用方便,故深受暗器使用者的喜爱。其选石大小均可,小如黄豆,大如鸡卵,其掷法有阴手、摔手之分。目标远的用摔手抖出;目标较近的用阴手向下掷出。弹丸一般是由铁、铜制成,大小不一,小者可藏于口中,近战时出其不意从口中或手中
发出。大者可藏于身上,用手出向目标。



弹弓
弹弓,是我国武术技击中颇具威力的一门暗器。弹弓的制作最初是以竹为胎,外附牛筋牛角、首尾长十八拳;亦有铁制者,名曰铁胎弓,但稍短;后来又有用桑木和鹳鸟之筋外加牛角等饰物制成,练功者以拉圆为度。弹丸的制造,古时以石为之,后乃用铁,又因铁丸过重,影响射程,则采用粘胶土,用豆浆汁熬煮高丽纸,煮烂成浆,以此和泥,最后再掺少许铁砂,团制成丸,风干后既轻又坚。弹丸在双方的对垒格斗中,以快速准确见长,若击中要害,对手立即失去抵抗能力,堪称一绝。
少林刺少林刺又名峨眉刺,其长约30公分,系中间粗,两头细的锥形体,中间有一圈环套在双手中指上,手腕一抖可在手中转动,运动方法以穿、刺、扔、挑为主,主要用于黑夜格
斗和水中格斗的暗器,亦用于水中刺杀和刺穿船底。



飞     叉
叉,大概可分为两类,一为兵器,一为暗器。暗器之叉总长约九寸,叉头三分之一,通常以三股为多,铁制。中间一股突出如枪头,左右两股为半圆形抱于中股两侧,三股相合,近似圆形,近叉头处的叉柄较细,愈后愈粗,重量约在一至二斤,每九丸为一联,用软皮插袋盛之,斜缚于肩后。练时以手握叉柄的最细处,一把统握,虎口向柄之后端,腕之外侧贴近叉身,以小臂之腕力发出。


匕首(飞刀)
匕首长约八寸,是一种短剑,因头象匕,故名匕首。据《汉书.邵阳传》和《通俗文》说:“匕首,剑属。其头类匕,故曰匕首,短而使用。”它跟剑的不之处不但在短,而
且是单刃,是近距离比较实用的武器,用作暗器的匕首可分为三种,一种为带衣刀;一种为光杆刀;最后一种是毒刀。其出手后刀身近似直线飞出,猛烈快速,令人望而生畏




飞     爪
飞爪是用来擒人的暗器,盛行于唐代,飞爪的爪身由钢锻制,长约半尺,类似鹰爪形,后部为半圆形,半圆形后中部为一铁环,软索既穿结于此环之中,半圆形前端,有五股二至三截连接爪头弯同而出,半圆形秘无勾无刺,为扁平状,以备手握,软索长约三丈,前端穿结于环内,后端有套,套在腕上。绳索的材料,以熟丝和头丝混合编结为好。甩手箭 袖箭 背箭
甩手箭又名竹箸代箭术,北方人也有称其掷箭,其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纯铁打成,长有九寸,粗如小指,上端箭簇为三角形,箭杆的近簇处细,愈往尾部愈粗,每箭重约半斤
,这种铁箭,仅为初步练习使用,若欲随身携带,每十二枝为一插即可。第二种为铁竹合制,以铁为簇,以竹为杆,状如第一种而末端加羽,削竹使成浑圆,前尖削而后尾粗,状如竹筷而顶端尖锐。练此箭之意义,完全在取其便利,功成之后,竹筷、树枝之类,亦可用以代箭,且到处皆有,均可制敌于死命,其它暗器必须携带,而此种代用品,俯拾即是,表面犹可示人以不用暗器,而后冷然举手发箭,人不易防。



袖箭,顾名思义,袖箭是藏在袖中的箭,自袖内突发以击人。武林中的袖箭种类较多,但一般常用的有两种,一种类似小匕首,有发条装置、一按机关,小剑即弹出。一种是长3寸或5寸的小箭,装于圆筒内。筒内有弹簧,有开启的机关,适合于1-2米近战。背箭和袖箭的原理一样,但袖装从袖中射出,而背箭从背上射出。箭筒装在背上,一低头,暗箭从背后射向对手,使对手防不胜防。



梅花针 指针 点穴针 排针
梅花针:状如五刃形或多刃形,比现今的针略大,藏于口内,近战时抛出,但威力不大,也有逃时撒于地上,伤对方的脚部。指针:藏于手指间,用于刺伤对方面部。点穴针:有三个尖,也有带勾的,专击对方穴道要害。排针:也叫鞋针,置于鞋尖,专用踢打对方要害,多用于女子。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6:00
16楼
武术兵器的造型、名称与文化现象浅析

我国的武术兵器种类繁杂、难以计数,形制多样、异彩纷呈,造型奇特、优美巧妙,名称典雅、动听有趣,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小巧玲珑,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大致归纳如下。

    1.来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故事: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哪吒的风火轮、猪八戒的九齿钉钯、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还有吕祖金锥、观音梳等。

    2.取样民间吉祥物龙凤的形象而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如龙枪、凤枪、龙头杖、龙凤双剑、龙凤双笔、凤翅铲、麒麟鞭、麟角刀等。

    3.寓意天地山水:如倚天剑、量天尺、天荷凤尾镡、地行双橛、山河带、赶山鞭、劈水錾等。

    4.寄情日月星辰:如太阳针、月牙刀、乾坤日月刀、日月牙、三星刺、五星骨朵锤、八卦七星杆、七星剑、流星锤等。

    5.比喻风云雷火:如风火轮、火焰枪、掌心雷、雷公锤、云头刀、雷震等。

    6.象征花草树木:如铁莲花、八岔树、铁橄榄、铁蒺藜、梅花钩、梅花针、草镰等。

    7.取形鸟兽鱼虫:如大鹏鸟枪、鹰爪鸳鸯镖、蝙蝠镖、追风鹤、虎爪双抓、狼牙棒、鹿角钩、蜈蚣刺、蝴蝶双刀、蛇矛、蛇形剑、蛇形钺、乌龟圈、乌鳖圈、铁蛤蟆、鱼王槊等。

    8.描状家禽家畜:如鸭子拐、鸡爪镰、鸡爪鸳鸯钺、金牛、牛角叉、马牙刺、羊角橛、牛尾鞭等。

    9.从农猎渔具演化而来:如避云锄、镰、捕虎叉、木耙、拍耙、龙头船、大铁锚、蒙仙网等。

    10.平时是生产工具,战事或习武时就是兵器:如铁镐、铁锹、铁铲、斧头、铡刀、金刚凿、夺命钎等。

    11.日常生活用具,随手拿来演练也是兵器:如扫帚、板凳、马架、扁担、绳索、菜刀、剪刀、织布梭、铁筷子、竹笠、长烟袋、大杆秤、铁锁、铁扇、挎虎篮等。

    12.与金银钱币有关:如元宝、金钱枪、金钱锤、金钱镖、凤翅镏金、银丝鹿角棒、八楞紫金锤等。

    13.文化用品也可制成兵器:如状元笔、判官笔、铁算盘、铁印、铁砚等。

    14.表现音律的乐器亦可用来健身、杀敌:如铁琵琶、铁笛、铁钹、链子铙、阴阳钟等。

    15.来自佛教界的法器:如木鱼、念珠、袈裟、金佛、禅杖、双等。

    16.道教器具演变而来:如太极图、太极球、拂尘、鸳鸯幡、鸳鸯等。

    17.取形人体器官:如铜头铁身娃娃槊、男女童子槊、独腿铜人、铁拳窝、指剑、手盔、掌槊,铁拳头等。

    18.平时穿用的服装鞋帽也可用来健身习武、杀敌防暴,如僧鞋、石帽、褂子、腰带、铁手套等。

    19.为了防身护体,有的妇女用品也演绎成为兵器为己所用:如宫天梳、宝镜、金钗、铁手镯、铁如意等。

    以上仅仅列出百数十种民间武术稀有兵器,还可以举出一些,不须赘述,足以显示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武术古兵器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没有能得到发扬光大而鲜为人知。

大家对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一定不陌生。它包括戈、戟、弓、弩等,现在大部分都已进了博物馆。但您可否知道这些武器的诞生却和动物的角爪嘴牙骨分不开。 

    戈:戈是我国最古老的长兵器之一,用来啄杀。它的样子很像兽角和鸟喙,其发明也是受到了兽和鸟的启发。虽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但戈在青铜器时代才真正大显身手。春秋时期,士兵都是在战车上拼杀,因此特别需要柄长利刃的兵器。但当时青铜兵器强度不高,不够锋利,为了提高杀伤力,就得想法把打击力集中到一点上,或自上而下啄入敌头,或从横侧啄入敌体,才能致人死命。戈正好具备了这种特点,因此得到广泛使用。直到汉代,它才从兵器中消失,被功能更多的戟而取代。 

    矛:矛的历史比戈更为悠久。很早以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发现动物的利齿锐角能伤人,就开始模仿着制造尖形工具来猎取食物。后来有了战争,这种尖形工具就发展成了矛。最早的矛是用树枝做的,石器时代开始有了石矛、玉矛和骨矛。到了青铜时代,铜矛出现了,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铜制的枪头。铁矛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使用了,铁比铜更坚硬,制成的矛更尖更锐。随后,铁矛和铜矛在战场上并用了很久。到了汉代,矛才和戈合成在了一起,形成了戟。 

    戟:戟是戈和矛的混合体,既能啄又能刺。它是模仿鹿角而制的兵器。由于成年雄性梅花鹿和麋鹿头上的角坚硬而锋利,遇到猛兽可以自卫,人们便尝试将树枝削尖,制成鹿砦用于防御,后来就逐渐演变成了戟。我国早在商代就有戟,当时是把先铸好的矛和戈组装在一起而成的。到了汉代戟最盛行,卫士们常常披甲持戟。到了隋唐,戟上挂着饰物,显得更秀美。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使用戟的名将,如项羽、吕布等。由于戟的秀美,它也常常被当作仪仗工具。 

    盾:乌龟、贝、穿山甲等动物有坚硬的外壳。遇到天敌时,它们就将身子缩进壳里躲起来。这些动物的生存本领被人们看在眼里。随着金属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人们就模仿甲壳发明了护身武器———盾。最早的盾仅仅是张兽皮。后来人们开始将兽皮包在一个简单的木框上。随后又出现了柳条盾、藤条盾、青铜盾等。盾在战争中使用了数千年。随着线膛枪的出现,它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今天仍有一种用玻璃钢、尼龙等材料做成的盾,被当作防暴武器在使用。 

    刀:我们常常用“刀光剑影”来形容武力,这是因为刀和剑是我国两种古老的砍刺兵器。刀是模仿蚌壳、贝壳制成的。上古时期,人类发现蚌壳、贝壳坚硬锋利,就用它来剥兽皮割兽肉,后来又仿照这些壳造了石刀、骨刀、蚌刀和角刀。铁兵器大量使用后,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炼出了硬而韧的铜,这才出现适宜横砍的刀。从此,刀就成了战场使用最广泛的兵器之一。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就曾用大刀与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阶级作斗争。今天的大刀虽然已“住”进了军事博物馆,但它作为武术刀,仍受到人们的欢迎。  
弓箭:弓箭历史悠久,问世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弓箭的箭是模仿鸟类的羽毛和嘴制成的。由于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在黑火药发明前,弓箭一直是士兵手里基本的投射工具。到了宋朝,火药武器开始出现。虽然其威力大射程远,但弓箭由于经济方便,

仍在军队中发挥重要作用。元朝时著名的蒙古骑兵十分活跃,就是把弓箭作为他们的主兵器。明朝时的远射武器中,弓箭和火药武器并用。到了清朝,弓箭就逐渐被火药武器取代了。

    抓:鹰等猛禽的脚上生长着坚硬而尖锐的爪。大动物被它一抓就会皮开肉绽,小动物被它一抓马上开肠破肚。所以自古以来,鹰总是人们打猎的好帮手,不少军队还曾仿照鹰爪制造兵器。我国古代就有一种名为抓的兵器。它的外形有点像船上的锚。一只巨大的“鹰爪”上连着号根长索,抛出去,可以抓钩远处的敌人。抓类武器到了清代,往往被制得很小,因此不再用在战场上;·而被某些人当作一种暗器流传在民间,如龙须钩、锦套索、飞爪、铁莲花等。

    钩:钩也是模仿猛兽的爪和嘴而制的兵器,起先大多通过刺和砍来杀伤敌人,后来又加了个钩子,增加了钩拉功能。自从戈从兵器中消失后,钩兵器就开始大显威风。宋代铁枪里就有不少带钩的,如钩枪、火钩等。明清时使用的钩兵器较多,明代有铁钩枪、钩镰刀。清代出现了月牙护手双钩。它在短兵器中使用较多,有刃有钩,不好对付。直到现在,武术运动中还保留有双钩项目。

    锤:远古时期,人类常常用拳头打架斗殴。到了石器时代,人们把石块绑在树枝上,就成了类似拳头的狩猎工具和武器。后来有了战争,人们在模仿拳头制造武器的基础上,又模仿野果、蒜头、蒺藜等制造兵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锤。战国时,有个刺客用椎把秦始皇的座车砸了个粉碎。椎就是锤类武器。元代出现了一种六角锤,锤柄和锤头之间用短索相连,使用时打击力量很大,变化多,但难度也较大。明代还有一种飞锤,一根绳索系着两个棱锤,使用时一前一后,前面的为正锤,后面的为救命锤,正锤要是没击中目标,后锤可用于救命。由于飞出去时疾似流星,所以这种锤又称“流星锤”。

    鞭:鞭是模仿动物的尾、角、骨以及竹子等植物制成的,分软硬两种。它们是无刃短兵器,比较重。最早的软鞭由牛、虎、狗等动物的尾巴做成,后来改为用牛皮,叫作皮鞭。有了铁以后,软鞭变为一节节的棱形铁拄组成,用环扣相连,通常有7节、9节,也有更多的。软鞭的最后一节有尖锋,遇敌时可以刺对方,也可以把鞭抡起来,用抽击的力量杀敌。硬鞭一般是圆形的,上面有节。它是模仿动物的角、骨骼和竹根制成,样子就像竹节手杖,所以有人称之为“竹节钢鞭”。五代十国时有一种铁鞭有19节,每节间用铜条缠绕,重达15公斤。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7:00
17楼
[b]中国古代名剑谱[/b]
   

(0)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 铜 三尺九寸 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 牛首山之铁 铭曰夹 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承景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 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 链钢 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 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干将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莫邪 

(13)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太阿工布诫 秦昭王铸 铭曰诫大篆书 三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王铸 采北祗铜 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 三尺六寸  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 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 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八服 汉武帝铸 铭曰八服小篆书 三尺六寸 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 上铭直千金寿万岁 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 二剑铭皆小篆书 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 上有帝名大篆书 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 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 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 铭曰秀霸小篆书 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 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
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龙彩 汉明帝铸 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金剑 汉章帝铸 金质 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 铭曰安汉小篆书 三尺四寸 永建元年铸

(32)中兴 汉灵帝铸 文曰中兴小篆书 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33)孟德 曹操所得 上有金字铭曰孟德 三尺六寸 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 袁绍所得 上铭曰思召 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
解思召为绍字

(35)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 采金牛山铁 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6)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 一丈二尺 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青虹 魏武帝铸魏

(38)三剑 魏太子丕造 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0)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 采武昌铜铁 文曰大吴小篆书 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2)流光 吴王孙高铸 文曰流光小篆书 建兴二年铸 

(43)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 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建衡元年铸) 

(44)步光 晋怀帝铸 铭曰步光小篆书 五尺 永嘉元年铸

(45)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 铭曰五方单符

(46)隶书 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五口神剑 晋孝帝铸 铭曰神剑隶书 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7)定国 宋武帝铸 铭曰定国小篆书 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48)永昌 宋废帝昱造 铭曰永昌篆书 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49)梁神剑 陶弘景造 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 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 长短各依剑术
法 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 隶书 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

(50)沉水龙雀 夏赫连氐造 铭曰大夏龙雀 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1)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 铭背曰太常

(52)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 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53)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 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4)酉蕃宝剑 宋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5)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 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色两首新诗争剑

(56)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 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 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贯为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09:00
18楼
中国历代名刀谱

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 五色 。"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 中山 。"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 永安 "。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 白鹿 。"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 建平 ,隶书。" 

善胜:古代名刀!读菏椤ぬ蘸刖按吩兀?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古代名刀,见"善胜"条。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 朝之 。" 

腾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七圣刀:古代名刀。 

大夏龙雀: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 大夏龙雀 ,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 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巨刀:刀的一种。《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误,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蕴传》:"为广德令,欲以将领自奋。每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龙鳞: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 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百炼:古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古代名刀。宋·辅《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古代名刀。晋·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名刀的一种。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 新亭侯。 " 

宝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郑刀:古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青犊: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鸣鸿刀: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
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 
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 

孟劳: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 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 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 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神刀:刀的一种。相传为诸葛亮指挥下百炼而成。《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汉水钝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铁珠满,申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环者,乃是其遗范。"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泰山宝环刀:古代名刀。《列异传》:"仙人王方平,降陈节之有,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宝环,……曰:此刀不能为馀益,独卧卦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争与之。后果有与载钱百万清刀者。" 

素质:古代名刀。《北堂书钞》魏文帝曹丕《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鸾刀: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铜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银装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 

警恶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附:各种刀的简介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 

大横刀:唐代短刀的一种。多为帝王所赐,佩者以此为荣。《新唐书·五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呼。" 

千牛刀:利刀的别称。《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庖丁宰牛数千头,所用刀仍锋利无比。故后世称锋利的刀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一·箴戒》:"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斩之。"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种。《三才图会》:"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后演变成现今短刀。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 

仪刀:唐代军刀。《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始为禁卫军使用,晋时称为御刀,隋代定名为仪刀,以木或金银制成,仅供帝王仪仗队使用,故名。《制兵·刀》:"仪刀,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隋为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少林鱼头刀:全长三尺,形似鱼头样,是历代武士和僧徒炼武防身之器。 

连环刀:刀身宽大,刀背带环,环的数量不一,刀尖突出,锋利异常。护手圆盘形,紧裹刀身,刀柄稍弯,并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来虎虎生风,铃铃有声。 

护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处有一月牙弯刀护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绞、格、拦、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国古代僧人出行时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杀生,故称戒刀。 

拍髀:因佩带时拍髀旁,故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笔直,刀刃弯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柄略弯。其用法与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随身佩带。《汉书·九六上·西域传·婼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 

佩刀:多佩带于腰间。《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叶刀:其刀身形似柳叶,故名。 

削: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汉行于东周和秦汉时。《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刂,长尺,博寸。" 

鬼头刀: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 

钩刀:其式样与一般刀同。惟其尖上 而成倒钩状。《齐东野语》:"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田中。" 

破风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背薄,刀柄弯曲。 

麻札刀:《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 

掇刀:《唐书·南蛮传》:"以千人为军,十军为部,强弩二首,枪斧铺之,劲马二百,越粮刀铺之。长戈二百,掇刀铺之。" 

割刀:《礼记》:"割刀之用,鸾也之贵,贵其义也。"《正义》曰:"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温铜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追随笔》载:"传为明戎政尚书陆公完字遗物,恩陵赐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种。"猨"通"猿"。《隋书·礼仪志》:"行各二人,执金花师于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腰刀: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与藤片并用,故共称"腰也藤牌。"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龙鳞宝刀:全长三尺五寸,为历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净僧尼备此刀,明四海云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滚珠宝刀:全长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广会高僧备此刀,精此术也。 

白杨刀:短刀的一种。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为宋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数民族兵器。有谓:"蛮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大理刀有铎销,柄部饰金,极名贵。 

云贵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南刀,即大理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书犀毗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 

壮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锋,锋与刃尖之间有三个凹形齿口,刃较为锋利,铁护手呈"S"形。柄以木制,长四寸半。铜制柄首呈棱形状。 

阿昌刀:少数民族兵器。平时可弯曲而系于腰间。取用时则自然挺直。质地精良,尤以刀鞘与刀把制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铜制、银制之不同,饰以精美的传统民族图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种。后又称之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胁差。鱼皮贴香木为鞘。刀身长而窄,两面开刃,刀刃犀利,装饰精美。故宋欧阳修有《日本刀歌》赞之。苗刀刀柄较长,为双手执用,杖其锋利,故刀法较为简单,明代武术家程宋猷将其用法化入我国传统刀术,著有《单刀法选》,使之广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苗家演练时常以笋笙伴奏。 

环刀:元代蒙古骑战用刀,其刀刃身略弯,柄小而稍扁,较犀利。 

峒刀:少数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峒刀,西刀州峒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刀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 

铦刀:古代婆罗门国用的短刀。《唐书·礼乐志》:"睿宋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府身就锋。" 

傣族刀:少数民族兵器。在生产工具短砍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刀。这种刀极为锋利,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练功和自卫的武器。 

景颇尖刀:少数民族兵器。景颇刀历来精细别致,种类亦多,长短不一。刀形有直、曲两种,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异。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几种。刀鞘为木质,工艺精美,有龙及其他花纹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铜或银箍。也有细竹蔑编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带作背挎之用。 

傈傈族弯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这种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锋锐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长不过一二尺,靶长乃三四寸。织细藤缠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鸱鹗尾,以为饰。" 

藏刀:少数民族兵器。又称"西番刀"。短刀的一种。是我国藏族人民随身携带且须臾不离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锐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装饰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宽大藏袍作掩护,或突击闯刺,转腕变锋,或逼身擒举,使人防不胜防。常用招式有"牦牛闯阵""雄鹰啄蹄""骗马盖顶""喇嘛祭刀""举羊势"等,演练时,刀风嗖嗖,喊嚎惨人。 

彝族短体插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多为彝族男性所用,平时将刀将于腰带中。刀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铅花银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锋居于内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与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优质,极为犀利尖锐。 

宝刀:锋利钢刀的泛称。《南史·陈世祖传》:"为临川王,梦梁武帝以宝刀授已。"魏文帝《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锋似崩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 

回回刀:古代名刀。《云烟过眼录》:"刘汉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错。回回刀内全错出,一人面兽,精甚。闻回回国王所佩者。" 

吴刀:古代名刀。古时以吴地作刀最为锋利,故张华诗赞曰:"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斩马刀: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葛党刀:古代名刀。《梦溪笔谈》:"吴钩,刀名也。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蜀刀:汉代军的一种。刀首有环。《汉书·文翁传注》:"刀凡蜀刀,有环者也"。 

鱼刀:《水经温水注》晋范文“日南西卷县夷师范椎奴也。文为奴时,山涧牧羊,于涧水中得两鲤鱼,隐藏挟归,规欲私食,郎知检求。文大惭惧,起托曰“将砺石”。还,非为鱼也。郎至鱼所,见有两石,信之而去。文始异之。石有铁,文入山中,就石冶铁,锻成两刀,举刀向鄣,祝曰:“鲤鱼变化,冶石成刀,斫石鄣破者,是有神灵。文当得此,为国君王,斫不入者,是刀无神灵。”进斫石鄣如龙渊干将之斩芦蒿,由是人情渐附。”


短刀:刀的一種。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樸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單刀一般爲單使,也有與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單刀夾拐、單刀夾鞭、單刀碟、刀牌等。單刀一般式樣較大,重量也大。雙刀爲二刀並用,其式樣和重量都較刀單刀爲小。雙刀有鴛鴦刀、蝴蝶刀等。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形似魚頭樣,是歷代武士和僧徒煉武防身之器。
  千牛刀:利刀的別稱。《莊子·養生主》中記載,庖丁宰牛數千頭,所用刀仍鋒利無比。故後世稱鋒利的刀爲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一·箴戒》:“時楊玉夫見昱醉無所知,乃與楊萬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斬之。”
  馬刀:爲騎戰所用之短兵器。馬刀身狹,略帶彎曲,刀把也長。可兩手同時握把。馬刀一般較輕,鋒利無比,威力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處有一護手刀,稱爲子刀;母刀刀背筆直,刀身寬。子刀細小繞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雲頭刀:刀身近柄持處小,刀刃彎曲向前至頂端,繼續彎向刀背,刀頭呈圓形,形似雲頭,故得此名。
  儀刀:唐代軍刀。《唐六典》:“武庫令刀之制有四: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始爲禁衛軍使用,晉時稱爲禦刀,隋代定名爲儀刀,以木或金銀製成,僅供帝王儀仗隊使用,故名。《制兵·刀》:“儀刀,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禦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隋爲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柳葉刀:其刀身形似柳葉,故名。
  連環刀:刀身寬大,刀背帶環,環的數量不一,刀尖突出,鋒利異常。護手圓盤形,緊裹刀身,刀柄稍彎,並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紮,使用起來虎虎生風,鈴鈴有聲。
  護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處有一月牙彎刀護手。其主要用法有劈、紮、撩、絞、格、攔、推、架等。
  拍髀:因佩帶時拍髀旁,故名。《釋名·釋兵》:“短刀曰拍髀,帶時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筆直,刀刃彎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柄略彎。其用法與一般短刀相似。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爲步戰所用。形狀與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個鐵環,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細彎度較大,柄後有刀環。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國古代僧人出行時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殺生,故稱戒刀。 
  巨刀:刀的一種。《湘煙錄》:“魏文帝造寶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誤,名曰巨刀”。 
  雙手單刀:刀身細長,刀尖鋒利,與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長,可雙手執柄。 
  大砍刀:爲步戰所用。與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鋒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後有刀環。 
  大橫刀:唐代短刀的一種。多爲帝王所賜,佩者以此爲榮。《新唐書·五及善傳》:“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呼。” 
  二刀:指雌雄兩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劍錄》:“後燕慕容垂以建興元年,造二刀長七尺,一雄一雌,若別處之則鳴。”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少帝義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銘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後秦姚萇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銘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銘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周幼平擊曹公勝,拜平虜將軍。因造一刀,銘背曰幼平。” 
  司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司馬炎咸甯元年造八千口刀,銘曰:司馬。” 
  興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晉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銘曰興國”。 
  百勝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勝。” 
  安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黃武中累功作安國將軍,作一佩刀,文曰安國。”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魏昭成帝,以建國元年,於赤冶城鑄刺刀十口,全鏤赤冶宋。” 
  定業: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齊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銘曰定業。” 
  定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宋武帝劉裕,以永初元年鑄一刀,銘其背曰定國。” 
  神術: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前秦符堅,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銘曰神術。” 
  建義: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西奈乞伏國仁,以建義三年造一刀,銘名建義。”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趙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萬人,頭尖,長三尺六寸,銘曰‘建平’,隸書。” 
  善勝:古代名刀。《梁書·陶弘景傳》載:“大通初,令獻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勝,一名威勝,並爲傳寶。”
  威勝:古代名刀,見“善勝”。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明帝鸞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之’。” 
  騰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騰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後涼呂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銘曰麟嘉。 
  七聖刀:古代名刀。 
  大夏龍雀:古代名刀。《晉書·赫連勃勃載記》:“又造百煉鋼刀,爲龍雀大環,號曰‘大夏龍雀’,銘其背曰:‘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書·地理表》:“忠州貢文刀。”
  半垂:古代名刀。《與弟超書》:“竇侍中遺促舟全錯,半垂刀一枚。”
  龍刀:古代名刀。《梁·簡文帝》:“龍刀橫脖上,畫尺墮衆前。”
  龍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蘊傳》:“爲廣德令,欲以將領自奮。每撫刀曰:龍泉太阿,汝知我者”。
  龍鱗: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論》:“丕作陌露刀,一名龍鱗。”《續漢書》載:“龍鱗,禦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論》:“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狀似龍文,名曰龍鱗。”
  玉環刀:古代名刀。《南史·劉懷慰傳》:“齊高帝以懷慰爲齊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備,今賜卿玉環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於闐國傳》:“開寶二年,國王男總貢玉把刀”。
  百煉:古代寶刀。晉·崔豹《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一曰百煉,……”。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藝文類聚·六十·魏》:“往歲作百辟刀五枚,煉成,先以一與五官將(曹丕),其餘四,吾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學,將與次與之。”曹植《寶刀賦》:“‘建發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以龍、虎、熊、鳥、雀爲識。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饒陽修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啓《遊俠篇》:“新削安陵刀,光奪衆目眠。”
  犵黨:古代名刀。宋·輔《溪蠻叢笑》:“出入坐臥,必以刀自隨,小者尤銛利,名犵黨。”
  阮師刀:古代名刀。晉·楊泉《物理論》:“古有阮師之刀,天下之所寶貴也。……其刀平背狹刀,方口洪首,截輕微之絕然發之系,斫堅鋼無變動之異,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書》:“陳寶赤刀大訓弘壁琬琰在西序。”鄭玄注:“赤刀者武王誅紂時刀,赤爲飾,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寶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靈寶:古代名刀。《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
  張飛刀:名刀。三國時期張飛所佩的腰刀。又稱“新亭侯”。《刀劍錄》:“張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珠山鐵爲一刀。銘曰:‘新亭侯。’”
  新亭侯:古代名刀。見“張飛刀”條。
  寶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爾傳》:“太宗美其廉,賜高昌寶鈿刀。”
  鄭刀:古代名刀。《周禮·考工記》:“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爲良也。”
  青犢: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二曰青犢……”。
  鳴鴻刀:古代名刀。《洞宴記》:“武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之雄已飛去,雌者猶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銷之,刀自手中化爲鵲,赤色飛去雲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傳》:“朝廷得玉璽,下禮官諸儒議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璽用藍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龍蚓鳥魚爲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質堅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絕真,秦李斯所爲不疑,議由是定’。”
  孟勞:古代名刀。《穀粱傳·魯僖西元年》:“公子友謂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悅,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處下,左右回:‘孟勞?’孟勞者,魯之寶刀也。公子友以殺之。”
  神刀:刀的一種。相傳爲諸葛亮指揮下百煉而成。《蒲元傳》:“元性多奇思,於斜穀,爲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漢水鈍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元以刀畫水,言雜八升。取水者叩頭雲: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內鐵珠滿,申舉刀斷之,應手虛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環者,乃是其遺範。”
  項羽刀:相傳爲項羽所佩之刀。《王侯鯖》:“董卓少耕野得一刀,無文,四面隱起山雲文,斫王如木。及貴,以視蔡邕,邕曰:此項羽刀。”
  泰山寶環刀:古代名刀。《列異傳》:“仙人王方平,降陳節之有,以刀一口,長五尺三寸,名泰山寶環,……曰:此刀不能爲餘益,獨臥卦可使無鬼,入軍不傷,勿以入廁,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後有從汝求者,可爭與之。後果有與載錢百萬清刀者。”
  素質:古代名刀。《北堂書鈔》魏文帝曹丕《典論》:“餘造百辟寶刀三,……其三,鋒似嚴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太平禦覽·兵部·刀》:“(素質)長四尺三寸,重二斤九兩。”
  桂溪刀:古代名刀。黃庭堅:“我有桂溪刀,聊憑東風去。”
  宿鐵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懷文傳》:“懷文造宿鐵刀,其法燒出鐵精,以重柔鋌,數宿則成。”
  鸞刀:古代名刀。《禮記》:“割刀之用,鸞刀之貴,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詩經》:“執其鸞刀,以啓其毛,取其血筋。”
  銅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書舊給介士二百人,人給大銅口刀一枚。”
  銀裝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闡文傳》:“梁武帝起兵,闡文勸。仍遣客私報帝,並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脫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脫光。”
  朝儀刀:《刀劍錄》:“明帝鸞建武二年造一刀,銘曰朝儀刀。小篆書,長四尺。”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
  警惡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楊貴妃文玄琰,小時嘗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間佩之,或前有惡獸盜賊,則所佩之刀鏗然有聲,似警於人也,故名曰警惡刀。”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經總要前集·卷十三·器圖》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種。《三才圖會》:“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劍。”後演變成現今短刀。
  片刀:古刀名。《大清會典圖·六十五·武備圖》載:“片刀,通長七尺一寸二分,刃長二尺,闊一寸三分。上銳而仰,銎厚二分,柄長四尺七寸,圍四寸。木質銅朱,末鐵鐏長四寸。”
  削:屬於書刀,指一種長刃有柄的小刀,爲青銅或鐵製成,用來修削木簡或竹簡上的文字。漢行于東周和秦漢時。《考工記·築氏》:“築氏爲刂,長尺,博寸。”
  鬼頭刀:刀身寬,刀背略彎,刀尖突出,刀柄彎曲。
  鈎刀:其式樣與一般刀同。惟其尖上 而成倒鈎狀。《齊東野語》:“令二壯士執鈎刀,夜伏田中。”
  破風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鋒利,刀背薄,刀柄彎曲。
  麻劄刀:《宋史·嶽飛傳》:“飛戒步卒,以麻劄刀入陳,斫馬足,遂大敗之。”
  掇刀:《唐書·南蠻傳》:“以千人爲軍,十軍爲部,強弩二首,槍斧鋪之,勁馬二百,越糧刀鋪之。長戈二百,掇刀鋪之。”
  割刀:《禮記》:“割刀之用,鸞也之貴,貴其義也。”《正義》曰:“割刀今之刀,鸞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爲割物之用。古刀遲緩,用之爲難,宗廟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溫銅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紹王《兩般秋雨追隨筆》載:“傳爲明戎政尚書陸公完字遺物,恩陵賜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種。“猨”通“猿”。《隋書·禮儀志》:“行各二人,執金花師於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戰用刀。又名金背大環刀。其刀背厚,刀頭寬大,刀體重。刀背上有五至九個小孔,孔內有空穿銅環一枚。揮動時,環擊刀背,連連作響,聲似雁鳴。《玉海》:“幹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軍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爲一料。”
  腰刀:刀長約三飛,刀身狹,柄短。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腰刀造法,鐵要多練,用純鋼自背起用平鏟平削至刃,刃芒平磨無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與藤片並用,故共稱“腰也藤牌。”
  二人奪: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爲杖,二人分奪時,則刀離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龍鱗寶刀:全長三尺五寸,爲歷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淨僧尼備此刀,明四海雲遊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滾珠寶刀:全長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廣會高僧備此刀,精此術也。
  白楊刀:短刀的一種。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爲宋行報仇,左執白楊刀,右據宛魯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曰:“籲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數民族兵器。有謂:“蠻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謂吹毛透風乃大理刀之類。”大理刀有鐸銷,柄部飾金,極名貴。
  雲貴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雲南刀,即大理所作,鐵青黑沈沈不錎,南大最貴之,以象皮爲鞘,朱之上,亦書犀毗花紋,一鞘兩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條纏束,貴人以金銀絲。”
  壯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身長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寬處爲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鋒,鋒與刃尖之間有三個凹形齒口,刃較爲鋒利,鐵護手呈“S”形。柄以木制,長四寸半。銅制柄首呈棱形狀。
  阿昌刀:少數民族兵器。平時可彎曲而系於腰間。取用時則自然挺直。質地精良,尤以刀鞘與刀把製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銅制、銀制之不同,飾以精美的傳統民族圖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種。後又稱之爲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脅差。魚皮貼香木爲鞘。刀身長而窄,兩面開刃,刀刃犀利,裝飾精美。故宋歐陽修有《日本刀歌》贊之。苗刀刀柄較長,爲雙手執用,杖其鋒利,故刀法較爲簡單,明代武術家程宋猷將其用法化入我國傳統刀術,著有《單刀法選》,使之廣爲流行。
  苗族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苗家演練時常以筍笙伴奏。
  環刀:元代蒙古騎戰用刀,其刀刃身略彎,柄小而稍扁,較犀利。
  峒刀:少數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峒刀,西刀州峒及諸外蠻,無不帶刀者,一鞘二刀,與雲南刀同,但以黑漆雜皮爲鞘。”
  銛刀:古代婆羅門國用的短刀。《唐書·禮樂志》:“睿宋時,婆羅門國獻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銛刀,府身就鋒。”
  傣族刀:少數民族兵器。在生産工具短砍刀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成爲長刀。這種刀極爲鋒利,既是勞動工具,也是練功和自衛的武器。
  景頗尖刀:少數民族兵器。景頗刀歷來精細別致,種類亦多,長短不一。刀形有直、曲兩種,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異。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幾種。刀鞘爲木質,工藝精美,有龍及其它花紋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銅或銀箍。也有細竹蔑編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帶作背挎之用。
  傈傈族彎尖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這種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鋒銳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長不過一二尺,靶長乃三四寸。織細藤纏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許,如鴟鶚尾,以爲飾。”
  藏刀:少數民族兵器。又稱“西番刀”。短刀的一種。是我國藏族人民隨身攜帶且須臾不離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銳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裝飾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寬大藏袍作掩護,或突擊闖刺,轉腕變鋒,或逼身擒舉,使人防不勝防。常用招式有“犛牛闖陣”“雄鷹啄蹄”“騙馬蓋頂”“喇嘛祭刀”“舉羊勢”等,演練時,刀風嗖嗖,喊嚎慘人。
  彜族短體插刀:少數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種。多爲彜族男性所用,平時將刀將於腰帶中。刀爲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鉛花銀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鋒居於內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與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優質,極爲犀利尖銳。
  寶刀:鋒利鋼刀的泛稱。《南史·陳世祖傳》:“爲臨川王,夢梁武帝以寶刀授已。”魏文帝《典論》:“丕造百辟寶刀,其一文似靈龜,名曰靈寶;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鋒似崩霜,刀身劍俠,名曰素質。”
  回回刀:古代名刀。《雲煙過眼錄》:“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錯。回回刀內全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
  吳刀:古代名刀。古時以吳地作刀最爲鋒利,故張華詩贊曰:“吳刀鳴手中,利劍嚴秋霜。”
  斬馬刀:宋代有名的步戰用刀。從唐代陌刀演變而來。《玉梅》:“熙寧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餘,鐔長尺餘,首爲大環,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於操擊,戰陣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數萬口分賜邊臣。”
  葛黨刀:古代名刀。《夢溪筆談》:“吳鈎,刀名也。彎,今南蠻用之,謂之葛黨刀。”
  蜀刀:漢代軍的一種。刀首有環。《漢書·文翁傳注》:“刀凡蜀刀,有環者也”。
  金背大環刀:雁翎刀的別名。參見雁翎刀條。
  少林三環單刀:全長三尺二寸,爲歷代少林寺僧和武士練武防身和作戰之兵械。
  少林金撾鉅齒刀:刃帶鋸齒,倒鈎,全長三尺。清代如量高僧精此武器也。
  少林月牙刀:刀長八寸一分,寬三寸九分,後牙同前刀長度一樣。明代同隨和尚精此器。
  少林單刀:全長三尺,同予牌相互利用,稱矛盾刀釋十八法。清代寂聚、寂袍精此術。
  少林魚頭刀:全長三尺四寸,形似魚頭,爲歷代武士和寺僧習武之用。
  少林柳葉刀:全長三尺二寸,把長六寸,形似柳葉,爲歷代武士和僧徒習武防身之用。
  雙刀:刀的形狀與單刀基本相同。只是刀盤僅有一半,在雙刀對合的一側無刀盤,這樣雙刀方能合攏。另一側爲半個護手盤,雙刀合併,似一刀也。刀鞘口上有一小銅或鐵片相隔,使雙刀從隔片兩側插入一鞘內。雙刀的刀把彩綢應是對稱的。雙刀舞練時,比單刀要難得多,行家皆知,單刀左臂難防,雙刀兩耳難防。待練熟之後,必能得心應手。
  蝴蝶刀:雙刀的一種。步戰用刀。此刀一鞘二刀,雙手同時使用。刀身短,刀把上有護手。刀法以粘貼爲主。
  鴛鴦刀:雙刀的一種。屬步戰用刀,此刀一鞘二刀。其刀把各呈半圓形狀,二刀合攏其刀把合成圓形,如同一刀。
  少林雪花亮銀刀:全長三尺。少林寺湛舉、恒林、貞俊、貞緒、貞和等擅使此雙刀。
  盾牌刀:指導演練者雙後所握持不同的雙兵器,一般是左手持盾以防敵方遠射之箭或格擋共他兵械之用。右手持刀爲乘虛攻戰之用。
  單刀如鞭:兩手握持異樣雙器械也。一手持單刀,另一手持九節牌同時舞練。難度很大。
  乾坤日月輪刀:短雙器械之一。輪呈日月相交狀並有五把刀向外展開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2:36:00
19楼
《武经七书》中收录的数种,除《孙子兵法》外,尚有《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等。  
  先说《吴子兵法》吧,这部兵书是卫国人吴起写的,吴起生于公元前四四○年,卒于公元前三八一年。军事才干、政治资赋都很高深。事魏二十五年,魏文侯拜他为西河守,以抗秦、韩。吴起善于用兵,也体恤部下,与士卒同吃同住,有的士卒患疽痈,他亲自用口吮吸脓血。深得将士爱戴,乐于为其效命。文侯死后遭人猜忌,只好逃到楚国,又被楚悼王任为令尹,变法图治,厉甲强兵。但也因此得罪了楚国旧臣,悼王死,宗室大臣群起围攻。吴起无法逃脱,伏在吴王尸体上被乱箭活活射死。  
  《吴起兵法》包括“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每篇又含几个小节,以“吴子曰”,或“武侯问,吴子答”的形式讲述事理,第一篇以主要讲吴起的政治主张,后五篇讲用兵之道。在治国方面,主张贤明之君要修德亲民,并且不但要修文德,还要治武备。用兵平时要对士卒严格训练,战时先要审度敌国虚实,相机而动,要熟悉地形;用兵在“治”而不在众,要赏罚分明,激励士卒拼死作战。吴起事魏任西河守时,西拔秦五城,东灭中山,南败楚于榆关,不愧为一代名将。  
  《六韬》传为西周姜子牙所作,是一部以文王、武王与姜尚对话的形式讲述兵法的书。书中有许多用骑兵作战和阴阳五行的内容。骑兵作战始于战国,阴阳五行是战国时兴起的,所以成书年代不早于战国,但也绝非后人伪作。银雀山西汉墓竹简有《六韬》,因此断定是战国中晚期的兵家假托姜尚所作的兵书。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篇,每篇又细分数章,一共六十章。“文韬”十一章,论述先治理国家,民富兵强,同仇敌忾,熟谙敌情,然后再言作战;“武韬”六章,讲如何分析敌情,如何用十二条计谋“文伐”敌国,然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龙韬”十三章,讲选将立将,严明军纪,利用天时地利等,主要是指挥的谋略与布军;“虎韬”十二章,讲在平原开阔地带如何作战。取猛虎八面威风之势,先配齐军需军备,强其爪牙;然后或列阵,或疾战;“豹韬”八章,取豹机警迅捷之意,讲在山林、水泽、险隘地带的作战方法;“犬韬”十章,取犬群而为雄之意,讲车兵、骑兵、步卒如何有机的配合,短长相济,更好地发挥各兵种的特长,为战争胜利创造条件。  
  《尉缭子》也是战国时期的一部著名的兵书。关于此书的作者历来就有争议,因为战国后期有两个尉缭,一个是魏惠王时期的尉缭,一个是秦始皇时期被封为国尉的尉缭,两人相隔近百年。从《尉缭子》以梁惠王问,尉缭回答的行文方式和多处阐论耕战,明令赏罚等情况分析,《尉缭子》的作者当是魏惠王时的尉缭。  
  《尉缭子》共五卷二十四篇,为“天官”、“兵法”、“制谈”、“战威”、“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兵教(上、下)”、“兵令(上、下)”。尉缭针对战国时期连年争战的情况,提出打仗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诛暴乱禁不义”,不攻打无过失的城池,不杀无罪的黎民百姓,认为“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乃强盗的行为,行军要做到秋毫无犯。治军要明制度,重威刑,要制定训练、宿营、战守的各项条令;作战要先料敌,而后出兵。“战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时期的兵书还有《司马法》五篇,这也是一部有争议的兵书。春秋时齐国出了一个名将,姓田,叫穰苴,曾大败燕晋,收复了齐国失地,官封大司马。死后,齐威王派诸大夫追论古代《司马兵法》,并把穰苴的著述也收了进去。《汉书·艺文志》载有一百五十篇。流传至今只存一卷五篇。书中保存了春秋以前的古兵法,这对于今天研究兵法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战国时期,除兵家专书外,还有一些儒家、法家、纵横家的著述中也保存了古代兵略战策内容,如《韩非子》、《墨子》等。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个事件,对后来的军队装备、战争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是春秋初年,晋国与白狄战于大原(今山西太原),晋国虽拥有强大的战车部队,但由于地形狭窄,无法发挥威力,反而抵挡不了白狄机动灵活的步兵。晋将魏舒建议放弃战车,步行作战。于是改变了以前车战的阵法,设前锋、后卫,左、右翼,前拒编组的步兵战阵,一举大败白狄,这就是军事史上著名的“毁车以为行”事件。步兵作战,车兵的长兵器使用不上了,而需要步兵适用的武器,从而促进了武器的改革。到了春秋末期,诸侯在黄池会盟,(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吴王夫差列开白、赤、黑三个步兵方阵。每个方阵由一万士卒组成,横排百人成行,纵列百人为队。夫差手持斧钺,亲率中央方阵,士卒皆白布白甲,执插白羽的弓箭,展白旗;左军阵红旗红衣红甲,持插红羽的弓箭;右军阵黑旗黑衣黑甲,持插黑羽的弓箭。像一片汪洋,一团烈火,一朵黑云。这阵势令晋军胆寒,天将拂晓,吴王夫差亲击战鼓,发起进攻号令,三个方阵齐头并进,金鼓声、呐喊声惊天动地。晋军慑于声威,不敢出战。夫差从而获得霸主地位。吴国重视步兵,这是由于地处江南水乡,臻莽丛生,战车施展不开,而步兵大有用武之地。在吴、越、楚等国,青铜剑、弓箭很发达,正是步兵发展的结果。  
  公元前三○七年,赵武灵王“变服骑射”也是古代军事史上的一项重要改革。赵国靠近楼烦、东胡、林胡等少数民族,虽然修建了长城,但这些游牧民族还是常常策马突骑,搔扰边境。他们生性剽悍,身穿窄袖衣服,纵马驰骋,弯弓射雕。而赵国穿的衣服宽腰博袖,不利于耕战。武灵王与大臣楼缓、肥义商议,先仿照胡人改革服饰。再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继而发奋图强。第二天早晨上朝,就穿上了窄袖短衣,并下令全国推广,这样,胡服很快得到了普及。不到两年,又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骑兵作战,行动迅疾,机动灵活,改变了传统的车战方式。一经实践,优越性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先击败了中山国,又降服了楼烦、东胡、林胡诸族。七年以后,西边的九原、云中,北边的雁门、代郡也陆续归入了赵国的版图。“胡服骑射”促进了我国古代骑兵的诞生和军事装备的改变,这当是赵武灵王的功劳。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军事史、兵法史上重要时期,五霸争雄,七雄并立,最后虽然由地处西鄙的秦国,在赢政的指挥下,鲸吞六国,一统宇内。但春秋战国时期,诸家的军事思想、理论、战略规划、战术原则也和其他学派的流派思想一样,永远显示着勃勃生机,尽管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岁月风尘,都无法将它堙没。 

雅各宾

  • 精华:23帖
  • 求助:1帖
  • 帖子:178帖 | 696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881
  • 注册:2002年12月10日
发表于:2007-10-28 23:43:00
20楼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主要是步兵兵器,在宋代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所谓“十八般兵器”,到此时已基本全部出现,且趋于定型,这些兵器在《武经总要》中几乎都有记录。  
  北宋的军队仍以步兵为主,所以《武经总要》中记录的各种冷兵器,也是以步兵兵器为重点。主要包括远射兵器、格斗兵器和防护装具三类。  
格斗兵器  
  《武经总要》里讲到北宋军队装备的格斗兵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格斗兵器,另一类是北宋时期新出现的兵器类型。前一类主要是刀和枪;后一类主要是各种棒类以及骨朵(蒜头)、铁链夹棒等。  
  刀有八种名目:手刀、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和笔刀。其中只有手刀是短柄的,其余七种都是装有长柄的。手刀的样子已经和汉唐以来的传统形制不同了,刃口弧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坚重有力,比汉代的环首直刃铁刀更适于劈砍,是部队中常用的兵器。长柄的刀可以泛称为陌刀,其中又有直刃尖锋的掉刀以及类似偃月状的掩月刀、凤嘴刀、屈刀、笔刀等。以上列举的是当时军队里最常用的刀。  
  《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枪有九种名目: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颈枪、锥枪、梭枪、槌枪和大宁笔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安有长的木杆,上装刃,下装鐏。这些枪有些是供骑兵用的,有些是供步兵用的。骑兵用的枪常在枪首侧面加有双倒钩、单倒钩,或是在杆上装环,被称为“环子枪”。步兵使用的多是素木枪、鵶颈枪等。梭枪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兵器,它的柄较短,只有几尺长,是北宋时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那里汲取来的新品种。它是和盾牌配合使用的,战士一手举着盾牌保护自己,另一只手拿着梭枪,它可以用来与敌人格斗拼刺,还可以投掷,以击中几十步以外的敌人。在当时,又可以叫标枪。  
  除了有锋刃的刀枪以外,北宋的步兵还常常使用没有锋刃,专门用来砸击敌人的兵器,其中最常用的是棒类。棒,北宋时又叫“棍”、“杵”或“杆”,是用粗重坚硬的木料制成的,一般长一点五米左右,其中有在表面包一层铁皮的诃藜棒、前端装有带双倒钩尖刃的钩棒,以及没有尖刃只有倒钩的抓子棒。还有更厉害的一类,是在棒端安粗头,上面密密麻麻地安着尖钉,叫做狼牙棒。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它的形状很像农村打麦场上使用的连枷,在棒的前端用链环连着另一个较短的铁棒,用来自上而下打击敌人,这是向西北的少数民族学来的一种兵器。另有一种连珠双铁鞭,即后世被俗称为“三截棍”的兵器,直到今天还能在武术器材中看到它的形象。骨朵是这时期出现的新兵器,是在一根棒的顶部装一个圆球形的锤头,锤头呈多瓣球状的叫“蒜头”;制成带刺的蒺藜形状的叫“蒺藜”。从前旧京戏有一出戏名叫“八大锤”,说的就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的故事。由于岳飞的儿子岳云和另外三名将领都双手使锤,因此戏名定为“八大锤”,实际上当时的锤并不是戏台上的样子,而就是北宋兵器中的“骨朵”。在宋辽、宋金战斗中,主力是步兵的宋军要面对铁骑上的辽金骑兵,抡起大棒和锤去砸击敌人的兵马,当然比用单薄的刀枪直射更为有力。也许这就是宋辽金时期宋军大量使用棒类砸击兵器的直接原因。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