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不是挥手就能告别的 点击:104 | 回复:0



荷戟独行

    
  • 精华:5帖
  • 求助:3帖
  • 帖子:287帖 | 2584回
  • 年度积分:24
  • 历史总积分:8272
  • 注册:2004年8月05日
发表于:2008-05-21 17:27:44
楼主

家园不是挥手就能告别的
本报记者 周欣宇撰文

--------------------------------------------------------------------------------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8-05-21  

对周康龙来说,“家园”这个词曾经意味着很多。那包括:他位于北川县政府附近小河街的家、老妻和儿子,以及61年的人生记忆。
但是几天来,这个词语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少。

先是房子塌了,把老婆和儿子埋在下面。幸存的人一个接一个被送出去,他不走;传来山上水坝出现险情的消息,他不走;全城救援人员撤退之时,北川县城的街道几乎空无一人,他还是不走。

几天来,头顶被砸破的周康龙,徒然地用木拐杖撬着钢筋,寻找自己的亲人。汗水和泪水,无数次轻轻滴落在散乱的砖头之中。

他真的找到了儿子,却又听着他的呼吸逐渐微弱,看着他闭上眼睛。儿子今年才28岁,原本打算秋天结婚。

他还想再找到妻子。废墟中有窸窸窣窣的响声,他冲上去一通狂扒。最终扒出来的,是自己养的两条狗。

希望渐渐破灭了,周康龙呆坐在废墟和瓦砾旁边,面色凝重,一言不发。没有人知道,是死去的人更不幸,还是活着的人更不幸。

14日下午,一名记者劝说他一起走出去,他同意了,跟在记者后面。当记者下到一条旱河河床时,周康龙站住了,说什么都不肯再下来。

他挥手告别:“你们快点走吧,这里太危险。我的心情实在是太悲痛了,等我平静一些后,再自己出去吧。”

他不愿离开,他得留下时间,向这个只剩下残垣断壁、埋着自己所有记忆的地方告别。

告别进行到傍晚时分,周康龙决定出发了。

他背起白布裹着的小小的行李包,迈出这格外艰难的第一步。他走在已拧成麻花的县城公路上,后面跟着那两条黑色的狗。照片里,他的背影有些单薄,两条狗也有些瘦弱。

在不知道方向的迁移路上,许多人的家园所剩不多。对他而言更少:只剩下两条狗。

这是他最后的依靠和寄托。“人死了,畜生还在。”他的脸上带着笑,也泪眼婆娑。

无数的家园一夕梦碎,无数的家庭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而周康龙的背影却在讲述着,无数的老人,余生只能与动物相伴。

有记者用相机记录了另一位跋涉中的老人。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能看到他手里,紧紧握着一只小鸡。这只小鸡早在半路就死掉了,但他却舍不得丢弃。

那哪里像一只死掉的小鸡?那分明是这个世界留给他的一切希望。

这些默默喘息着的老人,已经没有力气,也没有丝毫欲望去呼喊了。沉默。黯淡的目光。无力的四肢。永远的孤独。

劫后余生,一时的悲痛和泪水过后,人们将开始重建自己的家园,幸运而艰难的新生活终将开始。

然而,我不知道什么将会等待这些老人。他们在地震中没有颓然倒下,活下去却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坚持。

好在,我们看到了那坚持——即使只是两条小狗、一只小鸡。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