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05-12 12:52:10
楼主
4月下旬以来的反弹走到现在,有了进退维谷的感觉:向上遇到了“大小非”及层层套牢盘的阻拦,向下看又似乎有政策的支撑,指数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情况下呈现缩量震荡态势,且量能还将进一步萎缩。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当前股市与2990点的时候没什么区别:CPI依然居高不下,GDP增速倒不减,油价和粮价越来越高,紧缩的货币政策短期内看来是不会改变了。而未来的“大小非”上市的“排片表”已铭记在各路资金心里,尤其是下周四有132.43亿股交通银行(601328)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及首发战略配售部分解禁。从最近该股开始走软就可见压力巨大,下周的新股发行也相当频繁,无论从筹码供给还是公司业绩角度看,都很难看出有质的改变。
股指向上的压力在4000点一带,不仅因为该整数位曾堆积大量套牢筹码,而且是历史上熊市大反弹所能达到的最大幅度,而当大部分人都看到这个点位的时候,3850点附近的小平台又被想提前逃跑的机构看到了,于是卖出盘不断打提前量,在3750点附近就有很大的压力。
股指向下看,3300点附近的那个缺口构成第一支撑,3000点整数关又被看作“政策底”,于是,指数的运行就被压缩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若增量资金不肯出手接盘,启动行情的游资在高位选择撤退,指数将在这个千点左右的空间内来回缩量震荡一段时间,一直到新的资金或筹码打破这种平衡。
后市能推动多空双方进行突破的力量只有基金,因为众所周知,基金的仓位已降到了一个很低的位置。这次行情启动非常突然,是在基金大量减仓时由突发性政策引起反弹。基金当时因大量赎回导致的被动减仓,但从主流媒体上看,大行及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基本认为此轮行情性质为反弹,逢高减磅将成主基调,他们高位“接棒”的概率并不大。
指数向上和向下都没有空间,但个股表现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能源和新能源类股票获得炒家青睐,其中生产多晶硅的太阳能类公司以及生产甲醇类的煤炭类企业尤其强劲。原油在美元贬值和供给减少的双重压力下,迭创新高已成定局,这些新能源和煤炭类板块的个股依然值得短期关注。除此之外,市场对中国电信行业整合事件非常关注,3G类企业表现抢眼,但其中一些小市值概念股风险依然较大。前期带动大盘上涨的金融股则出现较大调整,无论是银行还是券商、保险股均出现走软迹象,有创调整新低的能力,不宜介入。地产和有色金属等板块受基本面不利影响较大,也不宜抢反弹。
总之,指数处于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环境中,震荡市产生了结构性行情,但由于板块分化加剧,个股的操作也变得比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