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10-10 10:17:00
楼主
立轴的上下两端都使用齿带牵动,其中一端齿带直接由步进电机驱动,而另外一端齿带通过一个机构由同一台电机驱动。控制的主要目标为定位精度。现在不采用光栅尺,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有两大块:
1、采用三相步进电机,细分为3000pulse/转,由于高细分下的步进电机会存在“大小步”现象,还有可能出现很难察觉的偶尔丢步现象,以及全/半流切换引起的微小位置变化,等等,都会对定位精度产生影响;
2、采用齿带传动,这种结构对精度的保持能力比较差,常见的是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两端齿带的松紧程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立轴微小的歪斜,另外,齿轮齿带之间的传动间隙容易累积定位误差,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想到是否能够通过加光栅尺的方法来弥补这些定位精度上的不足,问题是怎么去加,立轴有上下两端,是只在其中一端加,还是两端都加?如果只在一端加,另外一端由于立轴的微小歪斜引起的精度变化如何去反映和纠正;如果两端都加,就会有一个以那个为准的问题,而且这两条光栅尺安装的相对位置难以确定,因为联系它们的立轴本身可能就不完全垂直。
希望有光栅尺使用经验的同仁能给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