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下我的情况,2012年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在自动化这个行业待了五年。这五年都是在汽车行业,也一直都是针对的是汽车发动机或者是汽车变速器的自动化装配线。也都是作为一个电气工程师来参与的。大家接触或者已经在这个行业的应该清楚,一条发动机或者变速器的装配线的大概在一个亿左右,当然视自动化的程度不一样价格也会有些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大概估规模。一开始的三年我是在上海的一家意大利外资公司作为设备制造商的乙方,主要接触和体验了一些本土化了的外资企事业做项目的方式方法。之后因为太过频繁的出差,也是适应不了公司的企业文化,换到了一家汽车公司,作为设备使用方,担任了生产线的验收,优化和维护的一些工作。我后来在的这家公司是德国的公司,所以车间里的生产线全都是直接从德国引进的,是在德国做好再发到国内,所以是原汁原味的德国的生产线。在这两年间,我接触了一些德国的设备供应商的做事方法,也到德国他们的工厂看过,接触了他们的工程师,也很仔细的看了他们的PLC程序。
以上交待了一些背景,现在来说一下以我现在的水平,看到的差距或者说是不同的地方:
1. 做项目的节奏不一样,感觉德国人项目做起来很轻松。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情况,我之前做项目,程序员是最累的。为了要赶验收的节点,从上电调试开始,就从来没有正常下过班,一直在加班。加到晚上8点都是早的,有时候客户来验收的前几个,甚至每天都会到后半夜。有的时候公司为了赶进度,我们有的同事连家都不让回了,直接住在公司附近的快捷酒店。但是我看他们的程序员几乎不加班,每天按部就班的做,到点儿就下班。不管是在他们德国的公司还是在我们中国的现场,除非有特殊情况。
2. 对于PLC程序来说,分工不一样。有一家供应商对于程序这方面的工作是这样做的。他们有一个部门的人是专门写程序的,而且只负责写程序。他们负责在办公室写各种标准的PLC程序块,但是他们不会去现场调试。这些人像是白领,不怎么去现场调试,也不用太出差。现场调试的是另一帮人,类似机械的钳工,他们是电气的钳工。他们负责将办公室的人写好的程序下载,然后调试。在我们现场做程序调试的全是这样的人。
3. 他们的PLC程序出奇的标准。我之前做项目也是会先做一个PLC的程序模板的,但是这个模板做着做着就走了样,到最后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以至于我认为永远不可能做到标准化。但是德国人在这方面真是做得真是出乎我的预料,整个一条线的程序,像是一个工位的程序。你看明白了一个工位,你也基本上看明白了一条线。就这点来说,你不服不行。
4. 硬件的安装,从走线,标签等等,确实也甩出我们一条街。
他们的程序基本上都是模块化的,什么功能就用什么模块。而且这些模块基本上都在他们以往的项目中经过实际应用过的并在上一个项目中,经过调试得到验证过的,所以程序的可靠性都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很放心地应用到下一个项目中的。只是在具体应用中,根据项目要求进行数据的链接。他们对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资料归档,在下个项目中可以很方便地于以应用。因为他们的工作规范标准,所以他们的工作可以做得有条不紊,显得很轻松,实际上是他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而在调试阶段,他们的调试工程师也非常认真的,调试记录就成了他们的宝贵财富,可以应用到后面项目中去。而我们一个工程项目接下后,就由几个工程师负责,一切往往都得从头开始,这样做工程师怎会不辛苦,而且事事得关心,责任也很大,效率却不高,而且程序可靠性差,调试时就更要费时费力。而且小公司接的项目少,知识经验积累少,更显得捉襟见肘。这可能就是我们与国外的不同和差距。随着我国不少自动化公司日益壮大,这种现象定会改观。但国外的重标准重质量的特点还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