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一般的工厂企业中使用什么形式的接地比较好?我们厂从变压器室出来是三相四线制,没有专门的接地线,我们在每一个车间的总电盘附近预先埋好接地扁钢,把每一个车间的电机、电盘、机器外壳的接地线都分别接在各个车间的接地扁钢上,请问我这样做可以吗?这是属于哪种形式的接地系统?这是TN-C、 TN―S、TN―C―S还是TT系统?这样对人和设备的安全有保障吗?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楼主问题被征集为电源擂台进行讨论)
请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阐述最详细,原创最多的获一等奖
工控电力电源擂台每周一期,本期下周初结贴。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50MP,二等奖5名:10MP,三等奖10名:30积分。
MP介绍:gongkongMP即工控币,是中国工控网的用户积分与回馈系统的一个网络虚拟计价单位,
类似于大家熟悉的QB,1个MP=1元人民币。
MP有什么用?兑换服务:以1个MP=1元来置换中国工控网的相关服务。
兑换现金:非积分获得的MP可兑换等值现金(满100MP后、用户可通过用户管理后台申请兑换)。
楼主最近还看过
请问在一般的工厂企业中使用什么形式的接地比较好?
TN-C系统较好,三相四线制供电,分别引出L1,L2,L3,PEN。PEN为保护接零方式,即设备外壳连接到工作零线上(通常PEN要在用电侧进线处做重复接地)。节省线路有色金属,工业供电常用(三相负荷相对平衡运行时,PEN线上的电流一般不太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大系统
IT系统:电源端对地绝缘,电气装置的外漏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TT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漏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TN系统: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漏可导电部分通过中性线或保护线与电源端接地点相连
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
TN-C:三相四线制供电,分别引出L1,L2,L3,PEN。PEN为保护接零方式,即设备外壳连接到工作零线上(通常PEN要在用电侧进线处做重复接地)。
TN-S:三相五线制供电,分别引出L1,L2,L3,N,PE。N为工作零线,PE为专用保护接地线,即设备外壳连接到PE上。
TN-C-S:变压器引出为TN-C方式,在某级配电系统开始将PE与N从PEN中区分开(二者此后不得再见面握手),也就是该分歧点之前为TN-C型式,此后类似TN-S(不是真正的TN-S)。
下面介绍系统命名的方法:第一个字母代表电源端的接地方式 I——不接地 T——有一点直接接地
第二个字母代表电气装置的外漏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方式 T——直接接地 N——与电源端接地点有直接连接(后面的字母代表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S——两者是分开的,C——两者是合一的)
请问我这样做可以吗?这是属于哪种形式的接地系统?这是TN-C、 TN―S、TN―C―S还是TT系统?这样对人和设备的安全有保障吗?
我认为你们工厂现在属于IT系统,原因是电源端未接地所以第一个字母为I,设备的外露可倒电部分接地所以第二个字母为T
(补充1L)
说说为什么我判断你的接地系统是重复接地:
因为在工厂通常设备较多,如果采用单根接地周围地面电位分布不均匀,在接地电流或接地电阻较大时,容易使人受到危险的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危险。采用接地体的埋设点距被保护设备较远的外引线接地时,情况更严重(如果相距20M以上则加到人体上的电压将为设备外壳上的全部对地电压)。此外,单根接地或外引线来接地可靠性也比较差,万一某一处的引线断开就极部安全。
因此,在工厂因为设备将多、环境较大,通常采用环路式接地装置,即用扁钢分布在变电所和车间建筑物四周,并且在扁钢上相距2-3m处打入一个接地体。如此,接地体间的散流电场将相互重叠而使地面上的电位分布较为均匀,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很低。
你们厂变中性点如果直接接地那么系统为TT系统,否则为IT系统。下面为IEC标准定义
IT 、TN、TT系统的
第一个字母说明电源的带电导体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系统接地:
T:电源的一点(通常是中性线上的一点点)与大地直接连接(T是“大地”一词法文Terre的第一个字母)。
I:电源与大地隔离或电源的一点经高阻抗(例如l000Ω)与大地连接(I是“隔离”一词法文Isolation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说明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大地的关系,也即如何处理保护接地。
T: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大地,它与电源的接地无联系。
N: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与接地的电源中性点的连接而接地(N是“中性点”一词法文Neutre的第一个字母)。
EC标准将IN系统按N线和PE线的不同组合又分为三种类型:
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C是“合一”一词法文Comhine的第一个字母)。注意,此处的全系统是从电源配电盘出线,处算起。下同。
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S是“分开”一词法文Separe的第一个字母)。
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TT系统较适用于系统的电气装置的保护接地各有其自己的接地极。正常时装置内的外露导电部分为地电位,电源侧和各装置出现的故障电压不互窜。但发生接地故障时因故障回路内包含两个接地电阻RA和RB,故障回路阻抗较大,故障电流较小,一般不能用过电流防护兼作接地故障防护。因此为防人身电击事故必须装用RCD来快速切断电源。
TT系统的中性线除在电源的一点作系统接地外,为防杂散电流的产生不得在其他处再接地。我国有些供电部门不理解IEC标准,要求用户在电源进线处除图示RA的保护接地外,还仿照过去的TN-C系统,将TT系统的中性线作重复接地,认为可借TT系统中的接地通路,防范中性线中断(俗称“断零”)引起的三相四线系统中烧坏大量单相用电设备的事故,殊不知由于大地通路与中性线通路的阻抗值相差悬殊,相反,中性线的重复接地却可产生杂散电流而引起种种事故,对供电部门这一不当要求在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中应予注意。TT系统内各个电气设备或各组电气设备可各有自己的接地极和PE线。各PE线之间在电气上没有联系。这样在TT系统供电范围内的接地故障电压就不会像TN系统那样通过PE线的导通而传导蔓延,导致一处发生接地故障,多处发生电气事故,必须在各处设置等电位联结或采取其他措施来消除这种传导电压导致的事故。因此TT系统较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例如农场、施工场地、路灯、庭园灯、户外临时用电场所等。
IT系统电源端不做系统接地,在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由于不具备故障电流返回电源的通路,其故障电流仅为两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其值甚小,因此在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RA上产生的对地故障电压很低,不致引发电击事故。所以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不需切断电源而使供电中断。但它一般不引出中性线,不能提供照明、控制等需用的220V电源,且其故障防护和维护管理较复杂,加上其他原因,使其应用受到限制b它适用于对供电不间断和防电击要求很高的场所,在我国规定矿井下、钢铁厂以及医院手术室等场所采用IT系统。发达国家电气安全要求高,诸如玻璃厂、发电厂的厂用电、钢铁厂、化工厂、爆炸危险场所、重要的会议大厅的安全照明、计标机中心以及高层建筑的消防应急电源、重要的控制回路等都采用IT系统。我国对IT系统不甚了解,还不习惯采用IT系统,很少应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建筑电气与发达国家水平上的差距。
TN系统和TT系统孰优孰劣
各种接地系统各有短长,我国国家标准接地规范不区分具体情况,规定:“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即接零”是不妥当的。
TN系统有优于TT系统之处,例如:
(1)TN系统往往可利用保护线路绝缘的过电流防范电器兼作接地故障防护,比较简单,而TT系统通常需装设RCD作接地故障防护,比较复杂。
(2)TN系的PE线自中性线分支引出,发生对地过电压时,设备绝缘承受的应电压(Voltage Stress)较小;而TT系统的PE线引自就地的零电位的接地极,设备对地绝缘较易受过电压损害。
TN系统有逊于TT系统之处,例如:
(l)在同一变压器供电范围的TN系统内PE线都是连通的,任一处发生接地故障,其故障电压可沿PE线传导至他处而可能引起危害;而在TT系统内,可视情况就地设置电气上互不联系的单独的接地极和PE线,消除或减少故障电压的蔓延。因此TN系统必须作等电位联结来消除沿PE线传导来的故障电压的危害,因此一般不适用于无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而TT系统则可适用于户外场所。
(2)TT系统可就地接地引出PE线,而TN系统则需自电源端引来PE线,因此TN系统设置PE线的投资往往较大。世上没有最好的接地系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接地系统。
TN-C系统较好,三相四线制供电,L1,L2,L3+PEN。
分析:
TN-S:L1L2L3+PE(保护线)+N(中性线)
TN-C:L1L2L3+PEN(二者合一)
TN-C-S:L1L2L3+前半部PEN,后半部PE+N
具体如下:
低压系统接地制式按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接地的不同组合分类,可分为TN、TT、IT三种形式,其文字代号的意义如下:
1、 第一个字母表示配电系统的对地关系:
T: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
I:电源端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有一点经阻抗接地。
2、 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
T: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直接做电气连接,与配电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直接做电气连接(在交流配电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在TN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相连接。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如果没有中性点(如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或未引出中性点,可将变压器二次侧的一相接地,但该接地线不能用作PEN线。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保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为了在故障时,保护线的电位尽量接近地电位,应尽可能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如有必要,可增加接地点,并使其均匀分布。
根据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否合并的情况,TN系统又分为TN-C、TN-S及TN-C-S。
1、 在TN-C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合并为PEN线,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当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大,可采用一般过电流保护电器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但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正常PEN线有电流,其所产生的压降呈现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这对敏感的电子设备不利。另外,PEN线上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能引起爆炸,因此,我国《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设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在1、10区爆炸危险环境中不能采用TN-C系统。同时由于PEN线在同一建筑物内往往相互有电气连接,当PEN线断线或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将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这时可能扩大事故范围。
2、 在TN-S系统中,保护线与中性线分开,具有TN-C系统的优点,但价格较贵。由于正常情况下PE线不通过负荷电流,与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带电位,所以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的供电,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的环境中。在民用建筑中,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极的插头,采用TN-S供电,既方便又安全。但TN-S系统仍不能解决相线对大地适中引起电压升高和对地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
3、 在TN-C-S系统中,PEN线自A点起分为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以后,N线应对地绝缘。为了防止分开后的PE线与N线混淆,应按国标GB7947-87的规定,给PE线和PEN线涂以黄绿相间的色标,给N线涂以浅蓝色色标。PEN自分开后,PE线与N线不能再合并,否则将丧失分开后形成的TN-S系统的特点。
TN-C-S是广泛采用的配电系统,在工矿企业中,对电位敏感的电气设备往往设置在线路未端,而线路前端大多数为固定设备,因此,到了线咱未端改为TN-S系统十分不利。在民用建筑中,电源线咱采用TN-C系统,进入建筑物内改为TN-S系统。这种系统,线路结构简单又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水平。在电源侧的PEN线上难免有一定的电压降,但对工矿企业的固定设备及作为民用建筑的电源线都没有影响,PEN分开后即有专用的保护线,可以确保TN-S所具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