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于串级调速 点击:6825 | 回复:51



gongkongedit

    
  • 精华:1099帖
  • 求助:0帖
  • 帖子:14392帖 | 544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22
  • 注册:2008年9月08日
发表于:2004-09-10 18:16:00
楼主
严谨科学态度是同行们交流的基础,眼下国人急需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工程技术交流不应掺杂任何感情色彩,更与政治相隔甚远,大概学术腐败的温床也缘于感情色彩甚浓的政治背景,是权力的私生子,私生子最真爱的一件东西就是五花八门的帽子,有了这些帽子就可以作秀,但也会使人愤愤然,令人痛心的是,更多的人麻木了。 以下是“说人”的见解,业内人士应备加推崇的科学态度,转引文下,望同行们关注讨论。 原文引自“斩波内馈调速能取代变频么?”一贴。 说人:   2004-9-10 16:05:00    我也是从事高压大容量电机调速工作的,所以一直关注着这里的讨论,在仔细看了楼上各位从去年2月份至今的发言之后,我慎重的发表我如下观点。愿意与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同行们交流,也非常愿意听到科学严谨的批评。      一、关于原理      1、串级调速是转子回路引入附加电势的调速,不论这电势是从逆变变压器还是反馈绕组获得,也不论打着什么旗号,均属串级调速范畴。      2、所谓内馈,是把逆变变压器移到了电机内部,使系统得以简化。所谓斩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调控方法,后来被应用到了串级调速领域,不论斩波控制还是移相控制,只是对附加电势的调整方法不同,与调速本质无关。      二、几个比较      1、与变频相比      优点:   (1)理论上讲,串级调速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功率最大为电机额定功率的4/27(14.815%),这一点,许多教科书中有介绍。而变频器至少要100%的电机额定容量。控制容量的降低,带来了一系列优势,比如:制造成本,技术困难,体积,可靠性,关键技术指标的控制等等。特别是对于大型高压电机,这些优势更为突出。   (2)在转子侧施加控制,装置承压低,这一点,对于电力电子器件来说,是个福音。   (3)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在转子和反馈绕组侧工作,由于电动机分布系数及短距系数的影响,使得谐波等指标更容易控制。      缺点:   (1)须使用绕线式电机。   (2)应用于小型电机时不划算。   (3)相对于变频而言,串级调速的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较低。近几年出现的几个新兴企业,倒让我们看到了技术上的一些可喜的进步。      其它:   (1)功能上的东西,比如闭环控制,比如与DCS兼容等,只属于功能范畴,做了就有,不做就没有,与采用串级还是变频无关。   (2)技术指标,比如调速范围、调速精度、响应速度、无功和谐波等,只与制造厂家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水平有关,也与采用串级还是变频无关。   (3)尽管高压大容量变频调速在实际应用中的状况还不尽如人意,但毕竟有许多优秀的技术人员在此行工作,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比如可靠性,比如无功和谐波问题)已经有了可喜的进展。串级调速在这些关键技术问题上,在理论上有先天优势。但研究和发展得不够,如果这个行业的技术人员们不努力的作些踏踏实实的工作,这些优势将被淹没。      2、串级调速的纵向比较   (1)从串级调速的系统构成来说,经历了逆变变压器到内反馈电机的发展,这个发展得益于国内几家大型电机制造厂的技术力量。   (2)从控制方式上来说,经历了移相触发控制、晶闸管带辅助关断电路的斩波控制,应用全控型器件(比如GTO、IGBT、IGCT等)的斩波控制等阶段。   (3)从弱电控制手段上来说,经历了分立元件模拟电路控制,集成电路模拟控制,基于单片机和快速逻辑器件的数字控制,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等阶段。      3、串级调速的横向比较   国内生产串级装置的厂家大约有十几家近二十家(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机构应该更多)。这些企业普遍来讲在调速行业中规模和影响力不大,最早的有十几年的时间,最近几年又出现了许多年轻的企业。比较这些企业,老企业相对来讲在知名度和经验上略占优势,但普遍存在技术陈旧,技术人员状况较差企业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有的还在使用晶闸管带辅助关断电路的斩波控制,以及集成电路模拟控制等手段,使得控制精度、调速范围、可靠性、性能指标等受到制约,同时,由于这些企业的技术状况问题,使得业内对串级调速的本质和特点存在许多误解。有些近几年新兴的企业技术起点高,人员素质较好,产品技术指标也比较好,但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还有许多的路要走。      三、几个相关观点      (1)关于专利。只要你有新的电路,愿意申请,专利局就愿意保护你。拥有专利并不表明技术水平,只表明你有一个与别人不同的电路并愿意花钱保护它而已。我检索了一下相关专利,在串级调速领域,至少有十几项专利,分布于四五家企业。楼上有些先生强调的一些“专利”、“正宗”、“原创”等,在一本早在1989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专教材中(书名是-半导体变流技术)就已经能找到这些“专利”的影子了。   (2)传统电机学也许有错误,但肯定不是楼上先生们说的这个错误,不要强词夺理,也不要人云亦云。有些人打出挑战经典理论的旗号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就像有些人通过谩骂名人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一样,这是政客常用的手段,不是工程的方法。这种做法,在技术界也会经常见到,今天只是又见到了一例罢了。   (3)关于P理论。调速技术一直在发展,不论是变频、串级、还是其他的调速方法,也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没有也不会停止它的发展步伐,但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不论给他罩上什么样的光环,究其本质还是转子附加电势调速,还是串级调速。这种为自己戴上理论突破、专家学者帽子的做法,虽为君子所不为,但学术腐败我们也见得多了,再多见一个,也见怪不怪,没什么感觉了。但见到有些年轻同行被这种招摇撞骗、扭捏作秀的行为所蒙蔽,也难免愤愤然。但转念一想,追随li大法师的人不是也很多么?只是又见到了一个小法师而已,想到这一层,也就释然了。   (4)关于作风。对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要的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的态度,要的是严谨科学的作风,我们是工程师,不是法师,也不是卖膏药的。如果非得把爱国和民族主义扯进来,那么,别在这挥舞“正宗”、“原创”的帽子,回去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产品,认认真真的研究学问,才是真正的爱国,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精神。“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这才是君子所为。



王献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07-26 11:50:00
41楼
我对王老师的观点不敢苟同,我觉得您对串级的理解有一家之言之理。

王献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07-27 10:31:00
42楼
王老师您好,我也是从事调速工作的,我已看了您的以上说明,但是就串级调速事宜,想于您高榷。不知您能否回应

猁狼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1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4
  • 注册:2006年7月27日
发表于:2006-07-27 11:40:00
43楼
请问王老师是从事什么工作的?能否告之呢?我有技术问题想与你交流。

王献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07-28 15:27:00
44楼
说人认为:“所谓斩波,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调控方法,后来被应用到了串级调速领域,不论斩波控制还是移相控制,只是对附加电势的调整方法不同,与调速本质无关。”请问“调速的本质是什么?”一种优良的调速方案一定是线性、平滑的无级调速,斩波引入串级调速领域后,克服了传统移相控制存在的人为产生大量无功、调速非线性、可靠性差、谐波含量高等缺点,大大改善了调速系统的性能,这难道与调速本质无关?

王献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07-28 15:34:00
45楼
读了说人的文章,的确感觉说人是位造诣不浅的技术人员,但对一些自己知之不深的理论,表现过激。

王献伟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帖 | 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
  • 注册:2006年7月25日
发表于:2006-07-28 15:54:00
46楼
调速的本质是调功率

常来常往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2
  • 注册:2006年8月19日
发表于:2006-08-19 17:04:00
47楼
调功率?能否具体以下?

常来常往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3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2
  • 注册:2006年8月19日
发表于:2006-08-19 17:11:00
48楼
功率怎么调呀?

说人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1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
  • 注册:2004年3月30日
发表于:2006-08-20 15:13:00
49楼
To:王献伟(小知青、北工大、知名、王小灵、水乡、三点一横):
    你的名字太多,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
    我以前写过一些关于串级调速的文字,大概你没有仔细读,不是王仁祥老师写的。所以你提出的这些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吧。顺便说说我的观点,欢迎批评指正,拒绝胡搅蛮缠:)

              “串级调速的再讨论”的讨论

一、关于串级调速的进一步说明
    串级调速的调速机理,简单的讲就是在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传入一个等效电势,通过控制这个等效电势的大小,来改变转子电流的大小,在电机磁通、转矩系数、及转子功率因数不变的前提下(这些参数与电机制造有关),异步电机电磁转矩与转子电流成正比关系,因此,等效电势的改变,会改变转子电流,进而改变电机电磁转矩。在稳定运行工况下,电机电磁转矩与机械转矩是平衡的,当电磁转矩由于等效电势的改变而改变时,电机电磁转矩与机械转矩会失去平衡,进而转速发生变化。比如,增加反向等效电势,会减小电磁转矩,使转速下降,转速下降会使电机机械转矩相应下降,当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达到新的平衡后,电机就会稳定运行在新的转速下。
    由此就会引出几个相关问题,比如等效电势如何串入转子回路?等效电势如何调节?转差功率如何处置?等等。以下分而述之。
1、等效电势如何串入转子回路?
    由于异步电动机转子感应电势的频率、幅值等参数随电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在转子回路加入同样变化的交流电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串级调速从一开始就应用了变流技术,即先将转子经整流器变换为直流,然后在直流回路引入可调电势,这样,对于转子回路来说,引入的是一个“等效”电势。比如早期串级调速应用水银整流器,后来应用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整流器。直流回路的等效电势的引入方式,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变化。比如通过直流电动机引入反向电势,或者通过逆变变压器和有源逆变器将电网电源作为反向电势引入,或者通过嵌入到电动机定子的副绕组(有人叫做反馈绕组),通过这个副绕组与定子绕组的变压器关系引入电网电源作为串级调速的等效电势。
2、等效电势如何调节?
    等效电势引入到转子直流回路后,还需要能够平滑、稳定宽范围的调节,因此应用了不同的调节方法,直流电压的调节,教科书中有长篇累牍的论述,这些方法其实都可以应用到串级调中来,应用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有改变逆变器触发角(移相触发)和斩波调节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的技术难度及调节效果是不同的,就我本人来看,斩波方式要比移相触发方式具有优势,比如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能做得更好,但是斩波方式对应用技术,比如设计计算、斩波器件、控制技术等要求较高,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受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制约,早期的串级调速系统大多采用移相触发方式,后来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比如IGBT、GTO、GTR、IGCT等)的工业应用,斩波方式的串级调速才真正在串级调速系统中表现出它的优势。
3、转差功率及转差功率如何处置?
    在异步电动机运行过程中,转子必然要通过一个转差功率,其概念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有兴趣的同行可以找一些电机学的课本看一看,里面有详细的论述。在这里我只简单的说三个结论:一是转差功率是异步电机运行中在转子回路中必然必然通过的功率。二是转差功率大小与电机负载特性有关,比如恒转矩负载、线性转矩负载、平方转矩负载等,转差功率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三是转差功率大小与异步电机转速有关,对于常说的风机泵类负载(平方转矩负载)来说,转差功率大小与转速呈非线性关系,即在转速为零和转速为同步速时,转差功率为零,当转差率为0.33时,转差功率达到最大值,为电机额定功率的4/27。
在电机调速运行中,转差功率通过逆变器及逆变变压器返回电网,或通过电机反馈绕组和定子绕组返回电网,这样这部分功率被回收了,与同属转差率调节方法的转子串电阻调节相比,由于串电阻调节时转差功率要消耗在串入的电阻上,因此串级调速属高效调速方法。
    我不是专家,我的上述论述的内容,在许多串级调速的专著和相关的电机学、电力电子学的教材中都能够找到,并且比我这里论述的要充分的多,只是我看到了并看懂了。
    把转子串等效电势的调节方法称为串级调速是否合适我不知道,但几十年以来,本领域一直这样叫。有些人非得弄出一些新的名词来唬人,我想要么是没有好好读过书,要么是别有用心。如果是没有好好读过书,我为他们的产品和使用这些产品的用户感到悲哀,如果是别有用心,我为学术和技术界的这种腐败堕落感到愤慨。

二、关于 “P理论”
    吃力的看了许多关于“P理论”的论述我才基本上搞清楚了“P理论”在说什么,读这些文字的感觉就好像在读金刚经。关于“P理论”我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了,特别是我写完上面的关于串级调速的一些文字之后,我想说的都在上面了。我只想再补充这样几个观点:
1、所谓“功率调节”很让人费解,功率是什么?功率怎么调?稍稍读过些书的人都会知道,功率等于电压电流以及电压电流相位角的余弦的乘积。调功率无外乎要调电压、电流、或者调角度。在串级调速系统中,调的是反向电势,进而改变电流。所以,所谓“功率调节”是说给外行听的一个花活儿而已。
2、电机调速是怎么节的能的?“P理论”似乎在暗示我们,功率是被斩波内馈“抽”走了,所以节能。众所周知,调速节能,特别是对风机泵类负载而言,节能是节约的节流损失。为此,我还请教了搞水泵的一位博士,我还结合水泵的管阻特性、效率特性、扬程压力特性、功率特性等,认真的分析了水泵机械功率的构成,其功率主要包括有用功、节流损失、泵内损失等构成,我有详细的图标和分析结论,有兴趣的我可以发给你们看看。不论变频,还是串级,还是其他调速方法,节能主要是节约节流损失。因此,如果节流损失很小或没有,就不需要调速,也没有节能空间,不论“P理论”还是“Q理论”,都不能节能。所谓高效和低效调速,主要差别在于转差功率是否被消耗还是被回收利用。仅此。
3、“P理论”还在暗示我们,功率“抽”走的越多,转速也越低,其实荒谬的很。对于风机泵类负载,转差率在0.33以下时,随转差率上升,转差功率是上升的,但过了0.33之后,转差功率会下降的,转速却也是下降的。换句话说,这时,“抽”走的功率变小了,转速却还在进一步下降到更低。“P理论”很难自圆其说。
4、“P理论”很难搞懂,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P理论”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数学基础,特别是遇到我这样较真的人时,一个谎言要想自圆其说是很难的。二是对于我这样的一介书生来书,我习惯于使用我习惯的词来表达我的观点和理论,比如我习惯使用转差率、转差功率、磁势、电势、向量,矢量、磁链方程、电压方程、派克方程,乃至戴维南定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传递函数等等术语与方法,我习惯于用这些方法搞清楚我不清楚的事情,说清楚我的观点。至于“P理论”所说的功率控制、磁通道、电通道以及使用的图,还有使用的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我都不太习惯,读这些东西,就像读离我很远的金刚经,很吃力。

三、关于几个 “模糊”的理论问题
    “P理论”及其推崇者们,批评串级调速时(尽管他们本质上也是串级调速),也提出了一些觉得很困惑的问题,这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把一个技术领域里的问题都搞清楚,恐怕是不可能的。但仔细看了一下他们困惑的问题,我又困惑了。比如:“为什么转子串电阻的机械特性是汇交于理想空载转速的软特性曲线,而串级调速却是平行的硬特性曲线?”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搞清楚,至少大家都知道一个电路中电阻的特性与电势的特性是不一样的,在异步电机转子回路中,电阻的端电压是随电流变化而变化的,而电势的值是由调速策略控制的,其机械特性曲线当然会不一样。我分析了串电势(串级调速)的机械特性模型,并得到了其机械特性曲线族,虽然与变频调速同属硬机械特性曲线,但曲线变化、临界转差率、临界转矩等均不相同。我不知道,大师或教授推广一个理论时,怎么这样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这些困惑或“模糊”的理论问题,对大师也许是,对别人却未必。

四、关于斩波与内馈
    再重复一遍,斩波是直流回路的一种控制方法,内馈是串级调速等效电势及转差功率回馈的一种方法。稍微读过一点电力电子学或电炉分析的人都会清楚的。

五、关于“挑战变频” 或“击溃变频”
    我不知道变频和串级调速有过什么样的深仇大恨,乃至于这样恨之入骨。不同的技术方案,在不同的时代,会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带来不同的效果。变频调速,或高压变频调速,经过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行们的多年努力,正在逐渐成熟。串级调速经过许多认真的同行们的努力,也在逐渐成熟。我们的目的是调速,哪个方法好我们就用哪种。我们搞的是自然科学,不是宗教,技术分歧,不是教派之争,用不着这样大动干戈。“挑战”、“击溃”,好厉害呀,莫非还要烧死谁不成?

六、关于串级调速应用技术和产品
    串级调速和其他调速方法一样,基本道理讲起来很容易,但把其背后的深入的理论问题也搞清楚,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仅需要好好读几本书,还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至于把串级调速变成产品,还需要解决许多应用技术领域的问题,比如大容量全控型器件的应用技术、控制技术、调速系统设计计算技术、控制策略技术、整流与逆变的设计与控制技术、谐波抑制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等等等。大家有许多正经事要做,放下歪理邪说,放下虚荣与利益,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敏于行而慎于言,这才是正路。


刘志斌

  • 精华:5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6帖 | 358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4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06-08-20 15:53:00
50楼
关于串级调速:

1、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电路串入电阻启动和调速,它是通过改变异步电机机械特性曲线临界转差率,来提高起动转矩,改变稳定运行区斜坡的斜率,进行平滑调速的。
2、这种启动和调速方法的缺点是,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即电功率被变成热能而白白消耗掉。
3、针对这种情况聪明的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把电阻换成一个“蓄电池”,这个“蓄电池”的电动势就等于电阻上的电压,这个“蓄电池”就把原来电阻白白消耗的电能给存储起来。
4、这就是前边所说“串级调速的调速机理,简单的讲就是在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传入一个等效电势”
5、他的对异步电机的启动和调速的原理和转子电路串电阻启动和调速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他把电阻消耗的电能给利用了。

刘志斌

  • 精华:5帖
  • 求助:0帖
  • 帖子:346帖 | 3582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4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06-08-20 19:34:00
51楼
  关于串级调速:


1、直流电机电枢电路串电阻调速,电阻的电压、电流的乘积电功率白白的变成热耗费掉。
2、同理,把电阻换成一个“蓄电池”,这个“蓄电池”的电动势就等于电阻上的电压,这个“蓄电池”就把原来电阻白白消耗的电能给存储起来。
3、这就是前边所说“串级调速的调速机理,简单的讲就是在直流电动机电枢回路传入一个等效电势”
4、他的对直流电机的启动和调速的原理和电枢电路串电阻启动和调速原理是一样的,但是他把电阻消耗的电能给利用了。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