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是要出产产品的,或者说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说自己是从头到尾包办整个产业或供应链的,因为即使再全面振兴,但如果往上追溯,涉及到原材料,难道去搞矿山?所以,制造企业间的协同是永恒的主题。
但随着市场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间的协同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与内涵,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
(1)专业化协作将是大势所趋
整个产业链条的竞争和社会化协作生产,是我们经常提起来的。术业有专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而这背后一定是在专业的体现上做精做强。
专业化协作可以是产品级的,也可以是提供某种专项工序服务的,甚至更广泛的某种服务方式。但是现在看起来产品级的专业化协作还是比较多的,但是随着竞争的充分饱和的展开,将来的趋势一定是走向更加细粒度的甚至是工序专项的协作。这个需要平衡管理的复杂度以及专业化协作精神的深度培养和解决,才可以形成这种局面。
但这个也可能会受制于政策的影响,比如就北京来说,据笔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域内可能只有一家有铸造车间的企业。
专业化协作对于数字化来说,本质上来说是提供了更大时间空间范围内的扁平化协作资源配置与控制要求,与物联网泛在化的连接,更是具有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2)精益协作推动大规模定制
精益生产本来就是面向供应链的,因为供应链环境的不成熟,所以更多的还是在企业内部来体现,或者说首先在企业内部将精益做好了,才能提出对于协作企业的精益化的要求。
指导企业间的协作,对于快速响应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产业都是聚集在一起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有的企业将自己的库存放置在供应企业里面,虽然地盘是人家的,但是可以自己管理,就是为了能够像甲方的生产线及时有效的供应。这个主要是因为受到地域限制,进而延伸出来物流方面的一些制约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但当物流不是主要的职业因素的情况时,企业间的精益协作最根本的就是计划的协同。要么由一方来主导,要么由第三方以服务的形式来协调。由甲方来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而第三方的服务化协作现在还不多见,但可以预见,这应该也是将来的一个趋势。比如对于产业集聚区或者产业园区,可以提供统一的库存管理以及收发货控制和物流配送,其实就是在以某种局部的方式再提供第三方的协同机制。
不管是制造企业内部还是制造企业之间的协作,在精益生产要求的推动下,必然将走向碎片化的趋势,而这对于企业的运行来说,其实就是大规模定制,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3)龙头企业的长臂管辖将是新常态
龙头企业一般具有产业链的主导权,注意核心支配地位。虽然就世界局势来说,对于美帝那样的长臂管辖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对于制造企业间的协作来说,龙头企业的长臂管辖就目前展现出来的一些现象和趋势来说,将越来越严重,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龙头企业对于配套企业的供应要求来说,可能不仅仅是说提供最终的产品数量和时间节点的要求,而是会提出过程当中的一些监控要求,进步的就会对于供应商的制造资源分配进行控制,甚至要求配套企业将自己的制造资源及其能力透明化的暴露给龙头企业,并且由龙头企业进行优先的任务分配,而这种任务分配将来可能会走向工序级别。
这种方式其实对于配套企业的数字化系统及其与龙头企业数字化系统的对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甚至这是成为龙头企业配套供应商的一个准入门槛。
再进一步来说,龙头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生产实体吗?这个从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现象来说,可能真的未必。就如同我们之间一直在猜测,阿里可能会建立基于能力整合的工业互联网或者虚拟联盟企业的生产制造新模式一样(纯粹的虚拟企业联盟),海尔其实也在做类似的面向推出完整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工业互联或者说虚拟企业联盟或者说是网络协同制造模式(以某种核心或者非核心的产品作为纽带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4)基于模型或者主线的按需性的业务衔接与数据流动,是协作的核心技术思考要点。
其实对于制造企业的内部的协作来说,与外部的协作从模式角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是一种底层思维。所谓的各种不同的企业运作形态,其实都是这种底层支撑之上的特例而已。比如对于钢铁企业,我记得当年宣传很多的是邯钢是第1个实现内部核算机制的企业。其实我们经常提的精益生产,事实上也相当于是一种内部的各个环节之间或者各个工序之间的内部核算。
没有哪个企业在自己运行的过程当中,对于水电等基础的制造要素自己来进行生产和提供,而都是进入到社会上的公共服务网络里面来。社会上的水电等公共服务也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或者需求的不同而定制性的配置设计。
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制造协作,也必然需要一些公共的业务和数据等方面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数字主线是一个非常契合我们认知的,并且实际可操作的一种概念或者实现。就如同水电公共服务网络一样,面向协作的业务衔接和数据流动,也都应该是一种按需协作的方式来规划和运行的。而对于复杂的制造企业内部或者制造企业之间的协作,可能是需要建立模型化的机制或者说模式,并且这种模型必然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而是应该可以物化为软件系统的,但思想是其中的灵魂。
来源:微信号 智能制造随笔
作者:王爱民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