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原件长的都一样,告诉大家到底差在哪 点击:1470 | 回复:0



qq424254189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
  • 注册:2011年3月06日
发表于:2011-03-07 10:55:09
楼主
直接进入正题。现在市面上用于无刷电机的霍尔元件大多为两种封装:直插的(TO92-3L)和贴片的(SOT23-3)。就这么两种封装,每个品牌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品牌与品牌,型号与型号之间的价格、质量差距是非常大的,那么这其中到底差在什么方面呢?
首先从原料方面来讲,霍尔原料基本是三块,晶圆(大多为单晶硅,但也有其他的,比如砷化镓),胶体(就是封装的类似塑料的东西),还有引脚。差就差在前两者,在IC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硅原料的选取和光刻层数,所谓的光刻通俗来讲就是用激光在硅片上照出线路图,一些劣质的霍尔,会使用低一级别的硅原料,减少光刻次数,此处成本差距在3-5倍。而小小的一块胶体,成本相差可以达到10倍,劣质的胶体对晶圆保护不足,抗高压高温能力不强。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好的霍尔晶圆与管脚间是用实实在在的金线连接的,现在很多厂家是用铜线,有的甚至是铝线连接的,这其中成本差距可想而知,用金线这点我绝对不是在忽悠。
接下来是加工工艺,霍尔基本为两种,双极工艺(Bipolar)和场效应管(CMOS)工艺。在CMOS工艺中,内部越精细,造出的IC功耗越低,工作越稳定。粗糙的霍尔会在高频工作时产生高温以致元件烧毁。而拥有优秀的CMOS工艺加工技术的基本就这么几家公司:台积电、NEC等,加工价格相对是偏高的。大家千万不要以为霍尔IC是一家公司就能生产出来的,一家霍尔厂商,基本是把晶圆、封装和测试分为三部分外包,或者最多经手里面一部分。直接三部分全包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我至今也没听说过哪家公司这么干过。好品牌的公司的晶圆普遍是上述几家拥有顶级技术的ODM生产的,当然成本也较高。
再接着就是测试,千万别小看这一点,霍尔IC出厂时都必须经过测试,而测试又为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我现在的公司是以测试见长的,所以我了解到,我们本公司的产品出厂时是经过3次100%高温测试的,我们帮一些别的企业代为测试时,会根据别人的要求进行测试,当然价格也不一样。一些抽检的霍尔比较容易出现批次问题。
最后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作为电机厂商,如果能找到霍尔的厂商进行合作的话,是最容易买到性价比较高的霍尔的。打个比方,一颗出厂价0.8人民币的霍尔,厂商基本卖1.0,如果在经过总代理,地区代理,经销商的话,最便宜也要2.0,所以说选对采购渠道也是一种很高效的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方法。
就以上几点总结一下,好的电机霍尔宏观上的表现就是在高温高频下能稳定工作,温漂很小,如果在同档次产品中能根据渠道买到价格低的产品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市场上卖霍尔的人很多,真正懂霍尔的人很少,我做了那么几年,也就接触了点皮毛,希望和朋友们交流分享下,大家都了解一下。
大家如果有什么想和我交流的可以加我QQ,号码是我的论坛ID。有霍尔需求的朋友也可以来找我哦,可全程提供技术支持。谢谢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