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说:真理只有一个;哲学家却说:换个角度,矛盾的观点可以兼容。
创新有很多类型、特点各不相同。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制造技术创新)、原始创新与渐近式创新。认识创新的差异很有必要。国外有学者指出:创新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用渐近式创新的习惯搞原始创新。
然而,企业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上述这些分类的指导性越来越差:人们往往分不清楚自己在搞什么创新。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数字化技术的个性化特点太强。
个性化太强的结果,是把创新和非创新的界限模糊了。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同样,人类手工或定制的产品,几乎没有完全一样的。我们设想:如果根据自己的需求造了一台电炉。从形状、尺寸、用材方面看,世界上没有与它一模一样的。这台电炉算不算创新呢?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企业的ERP、MES、APS、APP往往是个性化的。开发一个新的系统,算不算创新呢?我们可以设计一款与功能结构和别人不一样的芯片,这又算不算创新呢?过去曾经有人统计,ERP的成功率不到30%。这说明,做好个性化的技术,其实也不容易。
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之一,是部门、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系统互联之后,数字化技术涉及的范围,从“系统”级上升为“大系统”、“超大系统”级别。这时,个性化的特点就变得更加强烈。我建议工业互联网公司“用咨询带动技术”,就是这个道理。
数字化技术的这个特点,也模糊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界限。很多数字化技术的产品,开始的时候只是为某个特定的企业去用的;是定制化的系统而不能称之为产品。但是,如果很多企业的需求存在共性,有人就会根据共性来开发共性模块,形成可以在市场上销售的、相对通用的产品。当然,在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和配置。许多MES、ERP公司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我强烈主张:根据需求设计个性化产品的工作,属于创新的范畴。“日光之下无新事”。我们在从事创新时,绝对的“新”几乎是不存在,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类似的思路或做法。比如,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可以用TRIZ理论中的有限种的做法来概括。
我们国家的技术落后,很多地方被国外卡脖子。到底落后在什么地方呢?除了原材料(我前面提到,原材料的问题主要是管理问题),系统设计能力差往往是关键的短板。
我们很多企业谈的“持续改进”,是在引进的设备和工艺上进行持续改进。比如,改了某一个零件、一个算法、一个参数。改进后比引进技术更好了,我们就大力宣传、以为比国外强了。其实,我们是在别人的系统上做的改进。我们虽然能改进,却不会设计。如果我们不具备系统设计能力,这种“持续改进”就没有办法积累下来。所以,不论你的局部改进怎么优秀,以后还是要引进国外的系统。
系统设计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大局观,比改进工作难得多。在某些领域,“比国外落后十年”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如果我们只强调“新”、只是把资源倾斜在“比国外强”的地方,设计方面的能力就永远都培养不起来。
前些年,有些老专家强调“系统创新”、“工程创新”。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始创新”很重要、“持续改进”也很重要,我们没有必要偏重某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工作融合在“系统创新”、“工程创新”的体系内,才会真正变成能力。
我过去特别反感科技界抱怨“成果转化难”。我觉得,他们往往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却抱怨市场不接受。但换个角度:如果“成果转化”指的是把想法变成产品,却是有一定道理的。日本和德国有大量实力强大的小企业,设计制造能力特别强。这也是他们成为工业强国的基础之一。我们国家的教育,总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怎们能有效转化呢?
总之,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应该强调两点:(个性化)需求的把握、系统设计(制造)能力。如果过度强调“点”上的创新和个别指标的超越,对砖家混饭有利,对提升国家制造能力却是不利的。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