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位小学妹问我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未来趋势问题。我谈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未来若干年,中国对自动化方面的需求无疑会爆炸式增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小企业也会大力提高自动化水平。但是不是要学自动化专业,需要辩证地看待:社会需要的自动化和我们从学校学到的自动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学校里面的自动化基于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这两个理论的思想都很好、也有利于思维方式的培养。是有用的、也是必要的,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对做工程项目程序员或设备维护的技术员来说,用处大一点。
至于更加高级的控制理论,如鲁棒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理论上很完美,但应用的机会却非常少。而且,这些应用往往是“点”上的。总体上看,这方面的知识是过剩的。有些高级算法更是知识过剩。人的精力有限,一个方面的东西学得多、其他的东西就学得少。所以,我认为这些课程应该统一到一个讲座中,让大家有点印象就可以了、不值得花太多时间。
编程能力。每个企业有大量的具体管理或控制问题,需要靠编程来完成。工业系统的编程可靠性要求高。这一方面的课程和训练是严重不足的——甚至可以说,教师本身的水平就不够。一个好的工程师,必须从做具体事情开始,在实践中学习。要是编程的功夫不过关,很多认识就只能浮着、深入不下去。现在有些学霸会说不会做,缺少这种功夫是重要原因。
沟通能力永远是不够的。人一生的成败与沟通能力密切相关。说话、写文章、写PPT、做报告、甚至编程序本质上都是沟通能力。搞自动化的人总体上是服务于别人的,必须与用户有效沟通。沟通能力显得特别重要,而沟通能力差目前是普遍的问题。
知识面越宽越好。由于搞自动化的人要和具体领域的人打交道、沟通重要:知识面越宽越容易理解别人。而自动化专业的人与其他专业的沟通障碍是个普遍的问题,往往各说各话。这导致很多事情白做、工作效率低。自动化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最好多学一点,如过程控制、机械控制、自动化仪表等。
基础知识必须打牢。自动化的人要和各种职业的人打交道,最好能在几天内掌握别人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单凭知识面广是不够的:学校里学得再多也不够。关键是具备学习能力、能很快上手、很快适应。要具备这种学习能力,数学等方面的基本功一定要打牢,见了数学公式不会头疼。
做人、做事的学问与通识课程。除了数学基础,人应该多一些通识性的学问,如哲学、历史、心理知识、礼仪知识、沟通技巧。这些会对开拓人的视野很重要。其中,工业界用的很多方法,如SWOT、5W1H、结构化分析等等都很有用,应该学会这些做事方法。可惜的是,学校里往往不教这个。
经常有人问我:理论研究重要不重要。我说当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找到好的老师才行。现在很多人就那么点三脚猫的功夫,跟在别人后面做点“邯郸学步”的论文,实在没有意思。要搞理论的话,最好到国外一流平台上去,做事才有意义。搞理论的人不需要太多、个别精英去搞就行了,现在理论界滥竽充数的人太多:很多人学术地位很高,其实肚子里也没多少货。现在学术体制问题很大,和当年八股取士有点类似了。不要跟这些人去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搞点脚踏实地的东西。有了看得见的成绩,心理也踏实。反之,总写些自己也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的论文,总会有愧对生命的感觉。人生不长,还是多做点有用的事情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