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首先,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需要先将两个定义给理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与之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又是什么?
实体经济: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强大, 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在我国工业全部22个大类中,纺织品、电力装备、交通工具等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吸引投资回流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制造业为例,过去几年,制造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跟近年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金融领域以及互联网等相比,制造业赚钱越来越难,同时产能过剩、盈利水平下降、综合成本上升等,都让制造业更深层次的问题呈现出来,“脱实向虚”苗头显现。
用马云的话来讲,实体经济之困源于对应用新技术的保守。因此,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被提出,并且将会各行各业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报告针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水平,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和安排。建议进一步细化相关改革重点和举措:加快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为导向的法治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以产品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经济质量发展模式的加速形成;加快构建与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培育和提升的内在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苗圩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在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总结:
从综合实力看,我国工业和通信业保持了平稳运行、稳中向好,总量规模持续提升,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地位;
从创新能力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日益完善,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高性能计算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在加快,新动能不断释放;
从结构优化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增速持续快于全部工业增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从两化融合看,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快速成长,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宽带网络,5G研发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制造2015”战略实施近两年来,为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做加法,让产业迈向中高端,也要做减法,化解过剩产能。苗圩介绍,到今年6月底,1亿吨以上的地条钢已经出清,到8月底,提前完成了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的全年目标,钢铁行业效益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1-8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0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6.9%。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新时代呼唤新制造,不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物联网时代的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打造社群生态,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制造业企业可以迎来新制造、新工业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