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之路:从碎片化到模块化 点击:398 | 回复:2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7-07-18 13:42:16
楼主

近年来,智能制造各项技术的集体狂飙催生了大大小小的智能制造企业角力蓝海,与此同时,实力雄厚的传统企业也纷纷接纳新技术,开始产业转型,参与这场群雄逐鹿。然而,在蓬勃、旺盛的业态下,产业碎片化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且愈发严重。

太多的企业都在做着相同的事情,水平参差不齐,产品鱼龙混杂,让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由于定位不清、分工不明,不少企业都试图包揽产业链条中尽量多的内容,然而由于能力和资本有限,又陷入样样通、样样不精的泥潭。这种现象作用于大环境,又为产业标准的建立、市场的监管带来了种种阻碍。

智能制造企业怎样才能结束这种碎片化的竞争局面而实现共赢呢?近来企业的动态表明,由碎片化转向模块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从碎片化到模块化:智能制造企业的共赢之路

日前,企业正在规划智能家居市场的布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华为要开始生产家电和家居产品了。企业消费者业务CEO表示:“对华为来说,我们只给大家提供服务,我们不做家电,也不做电视,我们给大家提供HiLink协议,我们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等等。” 此举迅速得到了海尔、美的、长虹、TCL等传统家电巨头的支持。为什么很多厂家都在做智能家居标准但却得不到企业所获的这般支持呢?余承东的话可谓一针见血:“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厂家,在做标准的同时也在做家电。”

是的,厂家在做标准的同时做产品,很难得到同行的支持,因为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一种垄断和覆盖,并没有给其他企业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一心两用往往难出精品,近年一些家电厂家推出的所谓智慧家居解决方案并未获得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因为其实质不过是把分散化的家电控制平台集中到了一部智能手机上,用户体验并不够智能。而如果像华为这样只专注于芯片、标准模块,把终端设备制造模块交付深耕家居产品多年的传统企业,不与他们抢生意,双方便会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协同配合,共同获益。

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汽车企业。谈起汽车产业你也许不会想到这家公司,但当前的车企绝大多数都与汽车企业有合作。汽车企业被这一领域的企业普遍接纳的原因与华为类似,它并没有以生产汽车的方式参与竞争,而是推出了车企普遍需要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以提供服务的姿态顺利进入了这一行业。这些高度订制化软件可带来大量数据整合。企业可利用这些数据针对特定市场和消费族群打造产品,也能更有效管理相关产品及设计。因此,全球各大车厂都已跟西门子接洽。

智能制造包容之巨、涵盖之广是绝大多数企业难以独立容纳的,分工协作是这个产业的大势所趋。传统企业可凭据既有优势在特定领域深入推进,新兴企业也应对发展方向有具体而明确的定位,避免流于泛泛。将当前市场中大大小小的碎片整合为井然有序的模块,无论是对产业、企业还是消费者个人,都大有裨益。


1分不嫌少!


楼主最近还看过



一世欢颜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帖 | 323回
  • 年度积分:235
  • 历史总积分:4130
  • 注册:2012年11月11日
发表于:2017-07-18 13:52:03
1楼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咿呀咿呀宝宝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1帖 | 5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9
  • 注册:2017年2月15日
发表于:2017-07-18 14:29:03
2楼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