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已经迈入“万亿时代”。
五大切入点:
第一个是数字化研发设计,重点推行仿真模拟、三维描述、高速运算、大数据信息工具,据其统计,目前中国的数字化工具在研发设计中的使用率是52%,他认为,2025年要提高到84%。
第二个切入点是电子信息技术嵌入产品,提高质量、功能和附加值。特别是关键的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新材料,“在这方面我们自给率只有20%。最典型的是我们的高端芯片,几乎全部要进口,我们要积极地研发,到2020年自给率要提高到70%。”
第三是制造设备的数控化,推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发展,使关键工序数控率由现在的27%提高到64%。
第四是制造过程的智能控制,生产流程要进一步由自动化提升到智能化,“目前我们生产线自动化的比率是54%,但是要提高一个档次,提高到智能化,这样才能实现本质安全、柔性制造。”
第五个切入点是,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新的制造服务规程,新的智能制造的规程应能实现标准设计作业,并对质量安全、能耗、物耗、环境保护等要素做到精准控制,使制造厂成为智能工厂。
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乃至试错。
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到现在没有太多经验可循。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其中不乏一些颠覆性的技术,这都可能为相关产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式或模式的变革,所以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差错,智能制造对试错要有容忍度。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