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一直到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的全部历史脉络。从中国制造文艺复兴、工匠精神与工匠制度,以及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
第一个趋势:虚化
我们如果把工业史与IT 史并行而看,你会发现最近半个世纪里工业的突破几乎全部来自在计算机科学上的突破:如果没有半导体即芯片技术的发展,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不会出现;如果没有软件技术的发展,数控程序也就不会出现;如果没有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也就不会有信息物理系统的出现。
所以物理世界的不断虚化,是数千年来人类技术发展最大的趋势。
从发明数学,把现实世界抽象为数字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已经启动了世界虚化的过程;而计算机科学的出现,正是从事实上急剧加速了这个进程。
今天,所有一切物理世界的存在已经都在逐步虚化成一连串的数字符号。计算机是虚化世界的基础,0、1 代码是虚化的标准,传感器是虚化的入口,数据存储是虚化世界的载体。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逐步完成了人的虚化,而智能产品的发展,正在悄然在开启物的虚化。这个虚化的趋势催生了众多的技术手段,也带来了令人惊叹的商业机会。
今天,信息物理系统(CPS)、智能产品都成为全世界工业的热点,这意味着虚化趋势的加速度在未来20 年中将会达到顶峰,所有顺应虚化的技术和产品都将随着趋势急速前进。
第二个趋势:流动
世界被虚化后形成的信息在最初只是一个个静止的单点,它必须要流动起来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新世界。
所以整个虚拟世界就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流动趋势,而我们熟悉的“连接”就是实现这个流动趋势的技术手段之一。
这个流动趋势,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由流动”。互联网完成人在虚拟世界中的自由流动,物联网完成物在虚拟世界中的自由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基础,是通信标准的制定,以及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自动流动”。在“自由流动”的阶段,虚拟世界还需要较多人的干预;而在“自动流动”阶段,所有的信息和数据将根据系统最优化的需要,自动流向需要的地方。大数据技术、信息物理系统都是实现数据自动流动的手段之一。
数据流动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重配,这个过程将每一个虚化后的信息自由或自动地匹配到需要它的位置,再将供给和需求完美匹配,从而在不改变物理世界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化的虚拟方案,这个过程就是仿真。
信息化时代的本质是数据的“自由流动”,而数字化时代的本质是信息的“自动流动”。所谓“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定制化生产”,都要依靠数据的有效流动来完成,未来所有能够促进数据流动自动化的技术都会成为工业的发展方向。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