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个很热的理论,许多企业和研发人员都很关心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具体做起来却常常发现:能和工业4.0挂钩的具体工作,几乎都是过去想到的;过去的难题依然是难题,还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于是,现实中的很多人,是把自己的工作贴上‘工业4.0’的标签,便于申请项目。很多人私下琢磨:工业4.0到底有没有用呢?
有这种质疑的人可能非常多。‘阳光下面无新事’,现在所有的问题,都不过是历史的翻版。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理论学得再好,如果不会带兵打仗,毛泽东就不会成功。同样,工业4.0理解得再深,如果不会解决自己具体的技术问题,照样会面临失败。 对共产党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用来凝聚团队、凝聚思想,名正则言顺。但对具体的工作,还要有具体的办法。
工业4.0也一样,它最大的作用可能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工业4.0给大家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景愿。这个景愿需要各个企业、各个组织一起来完成。形成共识之后,大家就会认为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比较容易获得资助。
工业4.0影响具体工作的一个典型场景是:你根据领域知识和需求提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如果这个方案可以打70分,就可以直接通过了。如果老板有些犹豫,原本只能给你55分。如果这是工业4.0的方向,项目就会获得10分的加分。于是,项目就可以通过。但是,如果老板觉得你的项目只有40分,加上10分也不会通过。由此可见:带上工业4.0的帽子可以给你加分,但基础分还是更重要。
这个‘老板’也可以是你自己:当你犹豫不觉得时候,学懂工业4.0可以帮助你做出决策、下决心。过去不敢做、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想、甚至敢做了。于是,过去紧闭的思维闸门被一道道打开。突然,新思路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理论的指导作用’。
对于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企业研发人员来说,没有工业4.0,也可以提出好的项目。但是,你明白的事情别人不一定明白。如果别人不明白,你的工作过程中依然可能受到打压、遭遇阻力。这时,想明白工业4.0也是有用的:你朝着正确方向迈进的时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内耗。
来源 蝈蝈1968的博客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