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企业从事创新工作接近20年,不喜欢、甚至讨厌在技术上跟风。但去年开始,却对工业4.0情有独钟,认为这个技术发展趋势对中国来说确实重要。
笔者关注工业4.0的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到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下图是中国历年的人口出生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出生人口的最高峰在1963年,达到2800万左右。此后的十年间,每年出生2500万人左右。直到1990年,每年的新出生人口基本维持在2000万以上。此后人口出生数量剧烈降低,1999年只出生了1200万。
中国人口出生曲线
理解这张图,对理解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趋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或许还记得10多年以前的民工潮。经常看到民工找不到工作,在大街上闲逛、被假的招工广告欺骗。从那时上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民工的实际收入长期以来并未增加。他们从农村转到城市,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这些人,基本上就是62年之后出生的那批。
最近情况正好相反:出现了民工荒。各个企业的用工成本急剧上升。而巧合的是:这种情况大概发生在2008年前后。这个时间很有趣:如果18岁开始工作,2008年开始工作的人,恰恰是1990年出生的。而这一年,恰恰是出生人口急剧下降的开始。
其实,真正的用工荒还没有到来。真正到来的时候,是1963年出生的人退休的时候。假如平均60岁退休,这个年份应该是2023年。2023年退休2800万人,新补充的劳动力应该出生在2008年左右。这个年份出生的人口大约是1600万。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中国每年将会减少1000多万的劳动力,约占劳动力总人口的1%~2%。
改革开放之初,十亿人口中有九亿农民。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本质上是将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而非农的生产效率并没有太大的提高。30年9%以上的发展速度,大体与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相匹配。现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口转移结束了。?
新常态并不可怕,比新常态还要糟糕的是人口老龄化。那时,如果生产效率没有提高,中国的经济将会是负增长!
迎接这个挑战,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变数。这就是我要关注工业4.0的本质原因。在工业4.0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可能会依靠技术解决劳动力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力危机来了,并表现在四个方面:
1、刘易斯拐点。农村转移人口基本结束。
2、计划生育。新出生人口减少。
3、发达国家挤压。智能化使得国外制造业不需要太多的人。
4、发展中国家挤压。印度越南的人工成本比中国低很多。
今年是2015年,离2023年还有8年时间。现在不关注工业4.0,行吗??
来源 蝈蝈1968的博客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