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本质是什么?
品牌竞争首先是无形的竞争,其次才是传统的有形层面上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竞争。
只关注4p不关注品牌,低毛利,低效率,价格战不可避免,只关注品牌,不关注4p,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品牌要和4p匹配,4p做好了不一定能把品牌做好,4p做不好那是肯定做不好品牌。情况往往是几家企业在4p层面上旗鼓相当,大体在同一个层面上,那么品牌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品牌的本质又是什么哪?
讲品牌的书汗牛充栋,看完了还是晕头转向,品牌是什么,100个人会有100个说法,但是不管是哪种说法,品牌的最终的目的就是影响和改变你的心智模式。 心智是思维层面的事情,不是一个客观存在,既然不客观存在,就有被改变,被影响的可能,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那些营销故事,那些挖空心思的创意和机巧,干的都是同一件事,影响你的心智,改变你的判断。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的:
我们每一次看到广告,都会在我们大脑中留下一段信息,如果不断的看到广告,这一段信息就会不断的被强化,最终这段信息会演化成你判断事物基本逻辑,一直深入的思维深层,你还不会觉察,“送礼就送。。。”这样的广告词,就是按这个原理设计的,我们经常会为我们的决策和行动做出解释,我们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一举一动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毫无理由的心智模式的结果(如需更多论证请参看《快与慢》和《乌合之众》),品牌经理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完成这个心智模式的建立。这个就像电影《盗梦空间》里那个旋转的陀螺,把一个念头植入你的心里,只要陀螺还在旋转,你就不会醒。好比说:买包包花了20万元,你到底亏了还是没有亏?,要我说,材料成本2000元,把陀螺装在你心里成本198000元,你一点也没有亏。
品牌的无形竞争,就是和对手争夺客户心智资源,看谁的更强壮,看谁能永久的封印在客户心灵深处。这是品牌竞争的本质。
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可以形成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可以消灭个别不被影响的独立的人,他表现出的不同会被同质化吞没,真到这一步,你就天下无敌了。
希望朋友们能帮助我转发该文,谢谢
老周,微信号:zhouchangguo40
欢迎扫描此二位码加微信
PS
不好意思,各位看官,写了这个干巴巴的文章,我还要加一个贴片广告:
工控猫(www.gongkongmall.com)本周开始搞“品牌特惠周”,第一周上场是老东家的品牌,Eview触摸屏,逢十送一,再加每台返现20元,只此一周,这款触摸屏号称性价比之王,估计这次没有人反对这个称号了。
品牌的本质是对产品品质的识别。
如我们提到西门子,我们就会对其电器有个基本的确认:品质可靠。所以我们在选择西门子产品时,我们会注重性价比,而不是单单的价格。可能它是贵的,使用起来是便宜的。
我曾经买过LG的冰箱,十分漂亮,价格也诱人,用了不到五年,修了三次,维修费用用了1000多。后来我换了西门子,那效果,你不会担心由于粗心,菜多放了几天会坏。(毕竟有时忙起来在外面吃饭,家里菜放过期是常有的)可LG害得我几次把新鲜肉放坏了。
生产线上,你用西门子的产品只要你不是完全不管,尽管用,40C以上的温度对它不算什么,电柜也不需要空调(注意除尘和通风)。
博士力士乐也是液压设备、汽车电脑、火花塞产品的保证,你用得放心。
奔驰肯定比丰田更安全。
我们是通过品牌进行不专业的基本识别。
品牌是品质的识别,是长期商业信誉积累的结果。所以影响商誉的事件,常常要不计成本消除影响。如丰田汽车召回。但是丰田蔑视中国市场,东西再烂中国人也会用。这应该被认为失信于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还要用。
工业自动化领域多有百年老店,也有象LENZE这样的新秀,但是德国人经营产品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哪怕最简单的产品也将其做到极致。西门子从1860年代就做电机,现在不还是生产电机吗?不像我们只赶时髦!工业4.0的西门子没有说不生产电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