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金三角腹地
这个位于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三角形地带,曾因盛产鸦片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东南亚原始森林保护得最好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的后花园”。它的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总面积为19.4万平方公里。
阿卡人妇女都以裸露上身为美
我们这次算是在国外无证驾驶,不过在金三角我们走了五六天没有见过一个警察,一天碰不到10辆车,一路上都是少数民族的村庄。我们去的地方主要是爱尼族的村子,他们称自己是阿卡人,这个民族的妇女都以裸露上身为美,裙子也穿得非常低。
大多数民族学家认同阿卡人起源于中国的说法。阿卡人最早生活于我国西藏高原,后逐渐迁徙于云南地区,再从云南进入缅甸和老挝,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泰国并发展定居至今。而阿卡人的语言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阿卡人种植罂粟就是他们被认为是神秘民族并受到其他民族关注的原因。温暖而不潮湿正好符合罂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所以,在世界众多种植罂粟的国家中,唯有金三角地区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24.瑞士少女峰
未到瑞士之前,脑海中对阿尔卑斯山的零星印象只是由奶牛、雪山和绿草地编织而成。此行驱车一路从苏黎世越过城际公路深入少女峰之腹地,更为这一印象添加了生动的注脚。最珍贵的体验是乘坐百年历史的齿轨火车,路经野花遍地的山坡和岩壁间穿凿的隧道,直至少女峰冰封雪埋的冻顶,千万年时光随着小火车的穿梭跃然眼前。
少女峰脚下的宁静村落。
我们的少女峰之行始于因特拉肯,这座风光明媚的山峰处在图恩湖和布里恩茨湖这两个剔透如镜的湖泊之间。峰顶冰川积雪融化,滋养着山脚下的城池和村落,两座湖泊因少女峰而生,犹如少女晶莹的泪珠,柔婉美妙。因特拉肯也因为是前往少女峰的必经之地,成为全瑞士甚至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
30.印尼爪哇
在爪哇,火山就好像一套复杂的神秘主义信仰,这信仰有数以百万计的爪哇信众,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着爪哇的历史与风土。火山顶引来圣人和朝圣者,喷发预示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可以说,印尼的火山是个文化大熔炉,神秘主义、现代生活、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共存其中,或相互交融,或泾渭分明。我们选择火山作为爪哇社会的一个横切面,来观览爪哇社会生息吐纳的历史脉络。
情系爪哇
从梭罗到日惹的路上,莫拉比火山的浓烟甚为引人注目,它的周边是风景宜人的一片绿色,能看见一些残碎的屋舍与农庄,新的家园正在重建,兴替之间,一片恬静,很难想象几个月前爆发时的末日之相。在印尼,过去500年间已有14万人丧生于火山灾害。而拥有上百座火山的爪哇正处于“地理雷区”的正中。印尼人敬火山为神,尽管山神频频发作,但许多民众却无视警报,心安理得地继续在火山下居住。这种神秘主义在爪哇岛民中很有市场。日惹城距火山尚有100多公里,火山制品和工艺品铺满了路边摊,路面、建筑、公共设施等都可清晰地辨出与火山的关联。
33.丽江是一种毒药
在云南丽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太阳不赶也会下山,光阴不耽搁也会过去,过日子,就好像牵着蜗牛在散步,慌什么呢?”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也很大。来丽江旅游,最好的季节是春夏秋冬季。居住在丽江的,大多是纳西族人,他们勤劳勇敢的文化铸就出的丽江古城特色也别有一番滋味。
新浪旅游配图:丽江美丽的街道 摄影:麦兜
偷得浮生半日闲,古城里有很多东西都值得玩味,就像一家小饭馆外墙上写的那样:“走马观花只能证明你曾经来过,只有坐下来细细咀嚼才能更好地消化,无论是食物,还是风景……”所以,如果你只知道丽江的大水车、四方街、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那你真是彻底辜负了丽江。这些都只不过是皮相而已,丽江的精髓藏在那些地图上找不到的偏僻的无人小巷里,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就像躲在树底下、草丛中的蘑菇一样,静静地等着你去发现
34.圣彼得堡最著名的两大宫:冬宫VS夏宫
到俄罗斯圣彼得堡旅游,有两个“宫”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冬宫与夏宫。一个看建筑,一个看花园,这两个旷世经典让圣彼得堡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这个初夏,我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领略了冬宫与夏宫的不同韵味。去过的欧洲城市十数个,其中不乏巴黎、柏林、斯德哥尔摩、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布鲁塞尔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圣彼得堡始终以它独特的魅力在我心目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在冬宫与夏宫面前,太多宫殿与花园变得苍白无力,昔日沙皇俄国仿佛再现,此番归来,每每翻开圣彼得堡的美图,都不禁在内心呼唤一句:St.Peterberg,miss you so much。
冬宫内纪念沙俄重要将领的大厅。
冬宫音译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的一部分。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
35.毛里求斯
数亿年前,印度洋的一连串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今天位于非洲大陆东南角的由毛里求斯、留尼汪岛及罗德里格斯岛共同组成马斯克林群岛。毛里求斯在几个世纪前,曾是个荒蛮海岛,而几百年后,这里却美景天成,并融汇了欧亚非三种文化,提供丰富而独一无二的海岛体验。
毛里求斯是值得再来的地方
7月的毛里求斯正值南半球的冬季,印度洋季风从东海岸线登陆,令海岸天际线边的云朵瞬息万变。汽车载我们从路易港一路穿行在海岛高速和甘蔗园小道间,直到太阳落山前,晚霞在一望无边的甘蔗田边勾勒出绚烂的背景,此时正值甘蔗丰收的季节,不难看到当地人在田间协作收割。
37.法国圣米歇尔山
法国西部圣米歇尔山mont-saint michel(古时称坟墓山)及其修道院地处诺曼底地区以南的布列塔尼境内,靠近法国边境城市圣马洛st malo海湾,距巴黎359公里。小岛呈圆锥形,周长950米,海拔80米,由耸立的麻粒岩组成。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所处的圣马洛湾以涨潮迅猛闻名遐迩,最高潮与最低潮时海平面的落差高达15米。由于海湾深水区不多且底部平坦,退潮时大海距离岸边有15至20公里。通常涨潮的速度相当于一个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时4公里,顺风时速度则增加到每小时30公里。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有如万马奔腾般扑过来,将圣米歇尔山边的流沙淹没,圣山顿时变成汪洋,蔚为奇观。由于十九世纪建筑了长堤连接圣米歇尔山,水流受阻,潮水的起落在沙地留下大量淤泥和沉积物,久而久之地势变高,岛的形状改变,海潮奇观亦随之消失。
38.澳大利亚红土中心
在澳大利亚的中部,有一片看不到边际的红土沙漠。一望无际的天空笼罩着无穷变幻的色彩与几亿年岁月形成的缤纷地貌,古老的壁画承载着原住民的远古记忆从数万年前走进现实,展现在游客的眼前,蜥蜴爬动的窸窣之声不时在耳边响起,在这片生命力旺盛的土地上,您将发现一个全新的沙漠世界。
艾尔斯岩
撒哈拉沙漠有三毛的故事,澳洲的红土沙漠有拓荒者和他们的拓荒故事。
吉姆(Jim Cotterill)是内陆人和酒吧老板,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孩提时代开始就不停地探索中部澳洲的自然奇迹。在家族出游时,他常常从河床上、从沙漠灌木中开辟出道路,还偶尔发现过巨大的峡谷。他的家族将帝王谷开辟为旅游区,让今天的游客可以在这里徒步寻宝,或者在星光下露营。
41.千年古城大马士革
阿拉伯之春的洪流滚滚碾过了中东一带,曾经走过的那些地方,成为了时政新闻的热点名词,包括叙利亚,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如今,电视里却看到坦克开过了大马士革的街头,就在我们离开不久。翻开那时照片,我们回忆着连时间都没能改变的数千年古城大马士革。
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
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城(Damask)是一个有着4500年历史的古老名城,千余年来,有个美丽的传说一直在城中流传,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在阿拉伯的古书中,有这样的记述:“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它齐高”。据说,在公元7世纪初的某一天,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来到大马士革郊外一座山上向城中眺望,伫立良久,却没进城就走了。随从们觉得很奇怪,穆罕默德解释说:“人生只能一次进入天堂,大马士革是人间的天堂,如果我现在进入了这个天堂,身后怎能进入天上的天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