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迎来37.9℃的高温,根据市人保局2011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今年这一标准不变。记者走访发现,沪上大多数用人单位都已开始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有些从上个月就已开始发放,有些则表示等到9月份,将4个月共计800元/人的高温津贴一起发放。
不过,发现一些劳动者的高温津贴曾被单位以各种理由克扣。刘师傅表示,自己去年在殷高路江杨南路上班的工地就没发放高温津贴,包工头的理由是“工程结束再结算。”可到工程结束,已是冬天,包工头一句“天冷哪有高温费”,就把他们打发了。另一位在浦东洋山深水港担任保安的孙先生则十分困惑,其所在岗位有时可坐到室内休息,因此企业认为他是“半室内、半室外”,每月高温津贴只给了100元。
业内人士指出,各地各企业各岗位的劳动条件千差万别,企业应视实际状况作出合理判断。记者从市总工会保障部获悉,上述涉及高温津贴的问题,其实可以通过个性化的集体协商解决,由工会发挥集体谈判优势,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制订合理的劳动保护包括高温费的发放办法,或进一步将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写入集体合同,或签订专项集体合同,依法向职代会报告,并由职代会审议通过。
高温炙烤申城,全市约5万名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和公厕保洁工人仍坚守一线,用汗水换来市容环境的整洁有序。市绿化市容局昨天强调,即日起一线环卫工人实行避高温错时工作,尤其在11时至14时期间,停止人工清道作业。
市绿化部门还表示,各区县须落实环卫工人高温季节津贴,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和夏令防晒用品,并煮好绿豆汤、茶水等分发给一线职工。此外,全市各道路保洁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必须时时了解职工身体状况,做到“上岗不带病,带病不上岗”。
我们工控兄弟姐妹们高温费都发了不?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