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技术新闻,被大家传得沸沸扬扬,好不热闹——那就是来自复旦大学的消息,消息称,复旦大学已经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新型水溶液可充锂电池”,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呢?据说,电动汽车充电10S,就可以续航400公里以上……
这听起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10S续航400公里,这需要多大的充电电压?
大家的评论中,一部分是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顺便对于电动汽车的未来进行一番畅想;而另一部分,显然是对此表现出怀疑,甚至是不屑。
工程师大牛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个技术呢?请求技术分析!
在小编搜索了多篇相关报道以后,事件真相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了~~一些媒体的报道中确实写明了“充电10秒 能跑400公里”,但是,复旦大学的官网虽然提到了400公里,但是却没有写明充电需要的时间,可是又为什么没有写呢?充电时间也是电动汽车面临的一个大的技术问题啊……
首先是搜狐的报道:
楼主最近还看过
按楼上的设定仔细算下,电机功率10KW,电池容量100KVAH。
用220的市电充电。管损神马的不考虑,要在10秒充进去100度电。
简单说,就是有一个用电设备,10秒钟耗电量达到100度
1KW的设备,一个小时耗电1度。
这个功率为1KW的设备10秒钟的耗电量=1度÷360=0.0028度电
然后这个电池,10秒耗电100度。由此可知该设备功率=100÷(1/360)×1KW=100×360=36000KW
按照惯例,220V的电压,1KW大概等于5A,由此可知,充电过程中的电流大概
=36000×5=18万安培。。。。18W安培的负载,那位高人帮我算下,怎么配线?
因此,充电设备应该不是按市电设计的。如果充电电压提高到10KV档次(这个电压虽说不是满大街都是,但基本上还是比较好找的),那么充电电流会下降。
10000V÷220=45.5倍 180000A÷45.5=3956A
这个电流水平尽管下降了,但还是太大。继续升高电压!
查了一下资料,从葛洲坝---上海的,500KV直流传输线路。就按这个吧。。。
这比刚才那个10KV的提高了50倍。因此电流下降50倍。4000÷50=80A
呃。。。这个貌似还是不小啊,尽管已经进入到我们正常的视野范围了,但。。。这么高的电压。。。这可行么?稍有马虎,充电的时候万一就坐在车里,那不是立马就被天打雷劈了。。。
估计不会是这样的充电方式,否则真的会死人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估计这个10秒的概念指的是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也就是说在这种反应方式下,只要外部充电电源够给力的话,可以在10秒钟完成100KWH的充电化学反应过程。至于外部的充电电源,那是外部的事情,不是这个电池开发小组的工作了。。。我基本上相信这个团队的务实精神,连这点务实精神都没有的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科研团队没吹牛,那就是媒体在吹牛了,话说媒体吹牛扯蛋,这不算啥新闻吧。。。
但充电这么快也不是啥好事,必须要有功率控制模块。不然充电连接的时候,基本就等于直接把正负极或者零火线短接了一样,保证火花PIAPIA~的!
这个成果用于汽车神马的民用设备应该是比较扯的。当前比较靠谱的应用,应该还是军事领域
在一些需要强大爆发力的场合,比如电磁轨道炮啥的,这个东西应该比较有意义。话说那个东西也是要靠超级巨大的电容来实现的。即便如此,那个充电过程也是很漫长的,主要就是卡在电源这个瓶颈上。。。
电池电池,主要的性能还是能量密度。至于反应速度,个人认为并不是一个特别关键的指标,尤其是在电源瓶颈没突破的情况下。当然,先突破了反应速度,后来者就可以专心致志的朝着电源这个方向来努力了。。。
话说科幻小说里,外星人一般都是用的能量水晶。。。那个能量密度就比较可观了。但那种东西的充放能过程应该也不会是很快的。毕竟早就发明了电容这种玩意。
所以,复旦团队这次成绩的意义应该是在于:它比电容的能量密度大,比普通电池的充放电反应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