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代替工人解决春节赶工难题 点击:102 | 回复:0



sdzhibohui

    
  • 精华:5帖
  • 求助:46帖
  • 帖子:1766帖 | 771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752
  • 注册:2011年12月19日
发表于:2013-01-22 21:41:01
楼主
 鸿海精密(富士康)不是苹果的子公司,但却在苹果供应链上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这家代工大厂的高效交货,全世界的iPhone、iPad到达消费者手中时间恐怕都会延后。前些日子,元旦过后连上八天班已让普通上班族倍感压力,但若是再来看看代工厂商这边:因为苹果等产品的热销,预期购买需求持续加大,工厂让其员工们加班的政策不太可能改变,甚至将很可能“霸占”掉整个春节假期。

加班加点赶工期

  因为苹果产品的需求量过大,鸿海精密(富士康)和台郡科技等代工厂商在2013年春节期间,至少会保留一部分生产线继续运营,这意味着仍然会有许多工人在春节假期加班生产苹果产品。特别是像富士康这样一个拥有120多万人的超级工厂,当然不会通盘都不放假,毕竟其有着深圳、郑州、太原、南宁等工厂事业群负责像苹果、惠普、摩托罗拉等多家公司的产品制造。只不过生产部门因为有订单任务在身,必须保证例如iPhone和iPad这些热销产品的组装能持续运行,才不会影响到交货时限。



        早在2011年,苹果代工厂之一的和硕科技就在春节让工人加班,并支付3倍的工资。现在关于2013年苹果代工厂工人是否会获得更多工资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的信息。除了富士康生产线可能不放假以外,还有台郡科技在昆山的工厂也将会保持开工运营。这些代工厂之所以加班生产,甚至不惜在春节支付工人数倍的工资,原因就是因现在所代工产品供不应求。比如我们只要打开网页看看苹果在线商店,选购iPad mini等仍然需要等待一周的时间。
 至于工人们的组装费用在整个iPhone生产成本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即便需支付工人三倍的工资,对苹果产品的利润率影响也不算大。而在工厂务工的大批工人都会选择春节前买票返乡,这是每一年的壮观景象,应该说给多少加班工资还是小事,关键是工人们能不能够回家过年?
 

春节后常现“用工荒”
                 再来翻翻看历年来的新闻,以上这些大型代工企业在春节放假之后,都时常会面临严重“用工荒”缺口。身处生产线的工人们在返乡回家过年之后,往往都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再返厂。即便企业提高工资在当地到处招聘,还在前一年薪水的基础上增加待遇,还是会面临招聘难的问题。
这当然不仅仅发生在电子科技代工业,其实历来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珠三角、江浙地区的传统服装出口行业,多年前开始就发生过春节前后的供货瓶颈问题。无论是数千人的大厂或是个体小厂,有的企业甚至返厂率还不到60%。




        购置机器人缓解用工压力
                 当下如何去面对诸如涨薪压力、百万员工管理等难题等才是当务之急。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吗?郭台铭在去年曾经公开表态,富士康将会在2013年开始在工厂内增添大批机器人以便缓解用工压力,并且雄心勃勃地公布了三年研发制造百万机器人大军的扩充计划,这样的部署计划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应该说是个更长远的考量。



             但对于基层员工而言,机器人大举入侵,是否会夺走自己的饭碗?消息传出后,外界猜测可能引发富士康大幅裁员。不过,据行业人士分析说机器人承担的是大多是一些重复、简单的工作,长期来看,机器人的投入使用不仅有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压力大、却技术含量低的生产劳动,也能在新的岗位上释放出员工的创造力。



          更何况这些机器人将主要用在喷涂、焊接、装配这样的工作上,工人们也能有效降低接触到的有毒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精准的机器人不但可以提高效率,也能提升良品率使得代工产品质量更稳定。面对这样的结构调整各方又何乐而不为呢?
 曾几何时,富士康还主要生产非苹果产品,例如为诺基亚、华为等公司代工等。现在数年过去当然大有不同,富士康曾经表示,该公司发现很难满足市场对苹果iPhone的需求。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生产iPhone相当困难,我们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言下之意不明而喻,iPhone 5的加工程序复杂,生产速度时常跟不上订单,用工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加班加点?谈何容易。



  而一方面企业却有着劳工组织和舆论的步步紧逼,要求他们缩短加班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工人们的主动要求,希望多加班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是提升底薪也不是长远之计,长此以往会对企业构成巨大的成本压力。并且工资压力将会持续,例如深圳就有官员预测未来三年内该市的工资还将上涨60%左右。再加上前面说的还要面对一线员工的流动性,无论是上下游企业也都不能拿出一个非常好的办法留住员工,如果将之前的用工荒现象归结于企业本身也是有失公允。

  结语

  机器人能解代工困局吗?显然短期内看不到多少效果。而全球代工巨头们在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长、缓解雇员上班压力的同时,如何能保障其工资利益?这恐怕不仅制造工厂本身需要采取行动,像苹果、三星、惠普等这些上游企业也要做出更多响应。既然代工厂需要减少加班需求,他们也必须为工厂方面提供更长的交货时间以便来完成订单。不过,在竞争异常激励的当下,不知我们的想法是否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毕竟攻占市场可是时不待人。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