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国产PLC的机会在哪里?请各位大侠进来聊聊看法? 点击:619 | 回复:21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2-19 14:33:36
楼主

未来几年内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必然会促进工控行业的飞速发展,廉价劳动力逐渐被我们的成果所取代,Made in China 将不在是价廉质差倾销产品的代名词。目前我的产品虽然是政府重点扶持的目标,但目前的所有国产PLC及相关延伸产品的市场总的占有率处境一直很尴尬,不足10%。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特别是高端的产品及重点项目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工控这个行业在中国来说,是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不像其它行业有国家和大型公司的垄断。机会还是较大的存在的,这至少是我目前的看法。

 

我是98年毕业于一所985重点大学,机械专业,对市场和经营方面有点经验和积累,发展自己的技术,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目前我们有些方面的技术未必比鬼子落后多少,甚至很多是同步开始研究。这方面有经验的可以找我谈QQ:170472995. 或许我们有可能为这方面能共同努力!!对了,有兴趣的也可以搜索我母校的公司(搜索词:大工计控)。目前我在杭州从事子公司的运作及筹备,望各位指点一二。或发Email:hzjrcairong@163.com.

 



楼主最近还看过



EBN战略军团总司令-宝马760LI

  • 精华:2帖
  • 求助:11帖
  • 帖子:186帖 | 442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5033
  • 注册:2005年11月18日
发表于:2012-02-19 20:32:29
1楼

看看工控大会的直播现场,也提到了国产品牌的飞速发展和方向。在plc国内还需要一个很大的很长的过程,这是核心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在驱动市场,国产的一些新生力量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水中鱼

  • 精华:43帖
  • 求助:4帖
  • 帖子:324帖 | 3802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038
  • 注册:2011年11月10日
发表于:2012-02-19 21:43:45
2楼

    我国在十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计划,大量传统产业的自动化改造将为PLC的应用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使国产PLC早日成为中国PLC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国内PLC厂商要正视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虚心向国际大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并学以致用,努力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chenshiji2006

  • [版主]
  • 精华:25帖
  • 求助:20帖
  • 帖子:532帖 | 7001回
  • 年度积分:16
  • 历史总积分:66978
  • 注册:2010年6月26日
发表于:2012-02-19 21:49:51
3楼
支持民族工业···希望民族工业崛起

隨風

  • 精华:5帖
  • 求助:13帖
  • 帖子:176帖 | 5537回
  • 年度积分:29
  • 历史总积分:31342
  • 注册:2008年4月27日
发表于:2012-02-20 08:22:50
4楼
大连理工大学研发的大工计控PLC,听说非常不错,希望能撼动PLC市场,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LJPWXY2008

  • 精华:1帖
  • 求助:1帖
  • 帖子:3帖 | 58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603
  • 注册:2008年6月15日
发表于:2012-02-20 08:24:18
5楼
在我看来,对于国产PLC,这不能说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也绝不是处在一个最坏发展环境之中。更准确的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机会而又隐含挑战的市场。从长远来看,国产PLC的前途是光明的。
首先,国内的制造业蓬勃发展,为国产PLC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国内的开发工程师已经能掌握PLC的核心技术,在开发上不存在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碍。虽然国产PLC起步晚,但是中国人有勇于开拓和创新,善于钻研的精神,我们的工程师经常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不眠不休,可以说,没有不可克服的PLC技术难关。
再其次,国内生产技术没有任何问题,质量控制体系也逐步完善,我们完全能够生产出质量和国外PLC媲美的产品。
       此外,由于开发、制造成本的原因,我们国产的PLC比国外的PLC具有的成本优势,这是国外品牌短时间内无法达到的。
       再加上,民族PLC企业更了解国内的市场环境,更了解本土企业的需求,可以更贴近客户,并通过定制产品提供更有特色的方案,这也是国外的品牌是无法做到的。
从以上的几点看,我们国产PLC产品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于国内PLC生产企业来说,需要做的是在品牌和软件的成熟度上缩小与国际PLC产品的差距,另外,还需要培育并获得使用PLC产品的工程师的对国产PLC产品的认可,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白友龙

  • 精华:1帖
  • 求助:1帖
  • 帖子:4帖 | 23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87
  • 注册:2011年12月28日
发表于:2012-02-20 09:40:07
6楼

国产的把质量提起来后,市场占有率一定会提高的。

CSUNXY62

  • [版主]
  • 精华:2帖
  • 求助:10帖
  • 帖子:164帖 | 256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9259
  • 注册:2006年11月08日
发表于:2012-02-20 09:57:02
7楼
很想支持民族产业,但还是不敢用国产的PLC,主要是怕质量不过关,运行不稳定。

ZZQWY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2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05
  • 注册:2002年10月24日
发表于:2012-02-20 10:02:47
8楼

国产的东西肯定更符合国人的使用和思维习惯,技术支持也更及时,市场动向更易把握,个人觉得国产PLC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上门服务,和机械加工厂家、印刷设备厂家...及一些智能设备集成在一起,扩大影响。国内的项目甲方要是能支持就更好了!

狼牙精神

  • 精华:6帖
  • 求助:5帖
  • 帖子:469帖 | 5379回
  • 年度积分:3
  • 历史总积分:62964
  • 注册:2020年3月27日
发表于:2012-02-20 10:38:50
9楼
引用 白友龙 的回复内容:国产的把质量提起来后,市场占有率一定会提高的。



abysmal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2帖 | 218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212
  • 注册:2001年10月26日
发表于:2012-02-21 14:27:57
10楼

还是坚持我一贯的观点:坚持做行业,不做通用型,更不能做廉价型。

做行业不是指做了个通用PLC去针对某个行业,而是要从设计开始,就是针对某个行业的需要。做通用型你无法和大公司竞争,销量有限也无法长期拼价格。只有用全部力量做出针对特定行业的定制产品,才可能找到国产PLC的生存之路。

和大公司相比,你的优势不在价格,而在于你对行业的了解;你的研发部可以随时针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定制。客户要什么板子,你就开发什么板子,要什么通讯,你就把通讯做入firmware。同时拥有行业专用的认证。那样才能在乱世中立足。

另外,不要自我贬低,认为国货只能卖给国人。要把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中国PLC的价钱做滥了,挣钱不易。挣不到钱,就请不到一流的开发工程师;没有一流工程师,就没有后劲。海外市场非常看重行业认证,花点钱做认证是必须的,当然认证价钱很贵,要选择性地做,花钱花在刀刃上。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2-22 12:08:03
11楼

坚持做行业,不做通用型,更不能做廉价型。

楼上的说的真好!

我们也是要往这个方向努力的,最好能开发出针对行业自动化改造相关的机电装置或设备,价格不必太高,但有一定的行业的市场需求,能在浙江地区生产(厂房及工人等设施都已具有),目前对行业需求还没有很好的深入挖掘,希望有这方面有需求的企业或有个人可以联系我,我们将组织大工计控力量进行产品开发,进行试生产及推广工作。

或有相关经验的人也可以联系我,共同探讨,共同发展,国产的产品也做能做出一个大市场!

hzzj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6帖 | 461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2816
  • 注册:2009年8月20日
发表于:2012-02-22 19:13:26
12楼
引用 chenshiji2006 的回复内容: 支持民族工业···希望民族工业崛起



钓鱼鸟

  • 精华:1帖
  • 求助:17帖
  • 帖子:58帖 | 212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884
  • 注册:2012年2月16日
发表于:2012-02-22 19:46:56
13楼
支持民族工业···希望民族工业崛起

猫腻1987

  • 精华:0帖
  • 求助:4帖
  • 帖子:29帖 | 55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789
  • 注册:2009年3月18日
发表于:2012-02-22 20:02:49
14楼
高举国产PLC大旗,打造自主名族品牌,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3-12 14:55:58
15楼

再来顶一下!好像杭州的朋友不多啊!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4-05 21:00:16
16楼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3442683.html

里面有对产品的评价,我觉得挺实际客观的:

 
温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运动控制也很先进,比较好用的地方是系统集成功能很强大,CPU、IO和网桥功能集成,多种控制网络集成,人机界面组态监控和企业管理集成,视频监控与设备监控集成等等。大工计控是性价比很高的国产品牌,他们自己有一百多人的研发和服务团队。 
挺稳定。
 
挺推荐的,我们在海上的几个项目就用的大工计控的,恶劣环境下相当耐用,,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4-08 17:12:17
17楼

    目前,国际上现场总线系统及配套控制软件的主要制造厂商有美国的RockwellHoneywellEmersonABB,法国的施奈德,德国的西门子等,它们均推出了支持各自协议的工业以太网通讯控制设备、现场I/O设备、人机界面设备等及相应的系统软件。这些产品充分考虑了电磁兼容、环境、速度等问题,支持数据采集和系统组态等功能,已经在过程控制、监控及其他各种场合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些公司的产品技术先进,公司实力强大,在一般情况下,国内同行企业很难与之竞争。

但是,由于目前国际上关于应用于现场设备级的工业以太网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工业以太网标准和成熟产品,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差距很小。因而,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解决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级通信的关键技术,开发并不断完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将彻底改变我国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开发所处的跟踪研究和在技术上受制于人的现状,对于增强国内自动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4-08 17:16:22
18楼

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在国家863项目和省市科技项目等支持下,通过以太网(Ethernet)在工业自动化控制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的攻关,提出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解决了以太网的工业现场控制网络的实时性、互可操作性、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参与起草了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与通信标准(简称EPA标准GB/T 20171-2006)国家标准。参与起草了国际标准Real Time Ethernet 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该标准已经纳入到国际标准IEC61158中与西门子的Profinet、Rockwell的Ethernet/IP、Schneider的Modbus-IDA、以及日本三菱电机的VNET等知名现场总线系统共同成为IEC61158标准内容,该标准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这些研究使我国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和系统处于国际同期水平。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4-08 17:22:58
19楼

我们的方向和机会:

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ARC报告指出,今后以太网不仅继续垄断商业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工业控制系统的上层网络通信市场,也必将领导未来现场总线的发展,并能取代目前各种现场总线成为唯一的工业控制网络标准。目前工业以太网现场设备的市场正以平均84.1%的速率增长,从2002年的28.68万个节点将上升到2010年600多万个节点。同时,美国VDC(Venture Development Corp.)调查报告也指出,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市场占有率的增长也越来越快,市场占有率从2004年11%将增加到2010年23%。

本项目类似产品国内主要研制单位为浙大中控、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及大连理工计算机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均处于研制阶段,预计在2012年形成大批量成套使用。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与近五年来国外同类产品相当,EPA标准已于2005年被IEC以PAS版进行发布,并于2007年作为第十四种现场总线被列入IEC61784,在工业以太网方面的关键技术及IEC61131-3标准研究攻关上处于国际上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中、低端市场完全可以替代国外进口工业控制系统。由于本项目技术水平在国内属于领先,且成本为国外同类产品的40%左右,具有很大成本优势,因此预计本项目在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将达到10%~15%左右,项目开发完善后,每年市场占有增长率争取达到50%。

我公司对模拟量测量、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等技术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发的产品经过十多年的推广,运行于全国各地多种工业现场,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家863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依据EPA标准和IEC61131-3标准,开发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与产品,完善分布式控制系统,以合理的性价比,必将在国内企业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青睐,可替代进口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也会有一定的竞争力。

ever3724

  • 精华:0帖
  • 求助:1帖
  • 帖子:1帖 | 45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11年8月28日
发表于:2012-05-15 10:43:34
20楼

欢迎浙江地区的同行进行合作、联系、交流。共同为工业自动化的国产化做一份事业!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