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两市小幅低开,随即在石化双熊上扬的带动下,大盘一度摸高至2000点,但由于成交量未有效配合以及金融H股跳水牵引中资
银行A股继续走软,股指受此拖累于午后逐波走低。截止收盘,沪指报收1929.05点,跌幅2.90%,下跌57.59点;深成指报收6680.06点,跌幅2.82%,下跌193.55点,交投同比未明显变化。
短期或将探明底部
反弹一触即发
技术上,沪指报收一根上影长于下影的小阴线,重心下移,后市不排除再创新低。不过,从成交量来看,近两天虽股价下跌,但量能开始放大,这说明多方买盘也在加力;同时到今天为止,九月最大跌幅已接近20%,再杀空间有限。另外,由于银行股连续两天暴跌,抛盘压力得到了较大释放,短线大盘将在银行板块有所企稳的情况下出现喘息机会,而其中工行连跌两个停板,短线接近到位,因此反弹随时可能产生。
从历史数据来看,目前平均股价已经跌到04年底的1300点前后的平台上了,当时用4年下跌的幅度,这次用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并且这个过程中没有一次月线级别的反弹。经过急跌,所形成的月线和周线上的乖离,已经把这样的周期的超跌演绎到极限。所以这样的情况下,短线空方的释放告一段落以后,报复性的,月线级别的反弹一触即发。
展望本周后两个交易日走势,在排除消息面重大变化,大盘将惯性击穿1900后有望触底回升。上档阻力1985,强阻力2015,下档支撑1895,强支撑1865。
银行板块大跌暗含玄机
基金、QFII搏杀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股整体股价迅速下跌的同时,其成交量却呈现放大的态势。从今日盘口观察,招商银行成交金额已达20亿元,、中信证券达到11.2亿元、浦发银行达到10.52亿元、中国平安达10.12亿元,成交量放大意味着交易活跃,在银行股遭空头“狂轰滥炸”后,空头的筹码都交给了谁?
数据尽显端倪
9月16日,深发展A当天卖出前5席全部为机构专用席位,累计卖出金额为2.09亿元;买方前5席由3家机构专用席位和2家营业部组成,合计买入1.87亿元,而其中,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国泰君安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分别买进1.19亿元和997.21万元。
根据证券之星Topview数据显示:从9月以来,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曾分别多次买入兴业银行、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股;国泰君安上海陆家嘴东路营业部则在这段时间内大量吃进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股。而这两家则是QFII云集之地。
事实上,尽管A股银行股近期领跌大盘,但在买入前10的席位中,总能出现类似上述两家营业部这类的QFII身影;与之相反,国内基金则是银行股近期杀跌的不二主力,难道是QFII接过了基金手中的筹码?
过度悲观不可取
就短线而言,虽然现在
央行的货币
政策有所调整,但尚不至于马上改变股市的走势。可是只要人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就不难发现,就境内市场的状况而言,实际上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短期内股指的低位震荡,甚至继续探底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人们感觉到了随后股市运行也将会出现拐点。尽管这需要一段时间来予以显现,但面对这种概率不断增加的趋势性变化,投资者无疑不应该陷于极度的悲观之中而不能自拔。风物长宜放眼量,现在是真的可以用长期投资的思路审视市场的时候了。
证星观察:
从股指运行看,大盘频创新低的弱势局面也没有改变,但以下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沪市最近8天不断刷新调整以来的新低,由缺口推测,1880点上下止跌可能相当大;二是成交额虽再次缩减,但近5日却并未改写地量纪录,即量价背离时间已不短,表明近日企稳回升可能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