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也要“抗震救灾” 该治理股市的“堰塞湖”了 点击:110 | 回复:0



lyf317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08帖 | 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27
  • 注册:2007年8月14日
发表于:2008-06-14 16:34:09
楼主
随着唐家山堰塞湖的顺利泄洪,举世瞩目的抗震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从抗震救灾中得出的经验有两点??一是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二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地震灾害。在周边国家、地区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胀压力的影响下,我们的股市也经受了烈度甚高的“地震”,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要借鉴抗震救灾的经验,相信政府政策,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同度过这个非常时期。

  该治理股市的“堰塞湖”了

  作者:应健中

  本周一条消息解除了全国人民的担忧,唐家山堰塞湖经过20多天的治理,终于泄洪了,平稳地泄洪是所有预案中最好的,既没造成人员伤亡,也没发生次生灾害,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正在逐渐地减弱,并成为历史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头。

  地震灾害正在离我们远去,但接下来的“地震”是发生在股市中的,地震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股市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同样超出人们的想象,从货币量而言,甚至于比自然界的地震的损失还大。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之后,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已经缩水到20万亿,那天造成暴跌的向下跳空缺口,一天抹掉的市值就是1.2万亿,1000多只股票以跌停收市,在这样的暴跌中,老百姓受损是毫无疑问的,但国家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啊,如果对国有股进行市值考核的话,在股市的暴跌中,国家财产的流失无疑是十分惊人的。

  我们众志成城,抗击地震灾害。我们同样要众志成城,直面股市暴跌、直面全球经济的8级“地震”。现在已经到了要像治理唐家山堰塞湖那样治理股市的“堰塞湖”时候了,面对股市的现状,我们其实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比如说改革新股发行制度,降低机构的中签率。提高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已经说了好长时间,但“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可以预料,当新股发行政策向中小投资者倾斜之时,投资者的信心就会恢复,市场的财富效应就会吸引更多的新投资者介入股市。再比如说在后股改时代,大小非解禁流通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痛的问题,极低廉的持股成本与市价的落差犹如一个“堰塞湖”横在市场的头上,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采取一切措施设“导流明渠”来泄洪,现有的大宗交易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该用更严厉的惩罚对那些违规者进行惩治。又比如说继续拧紧再融资的龙头,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对那些确实有融资需要的上市公司提出相应的对股东回报的考核要求,以配股的方式取代增发的方式,将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捆在一起,所有这些作为都可能改善眼下的股市环境。

  中国股市历来有涨时涨过头、跌时跌过头的习惯,市场的“羊群效应”既导致盲目追涨,又导致盲目杀跌。在填补了“下调印花税率”跳空缺口之后,在市场的盲目杀跌中又形成了一个新的跳空缺口,那就是本周形成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缺口,如果人们信奉任何一个跳空缺口都会在日后的走势中予以填补的话,那么,这个长达97点的跳空缺口在日后的走势中也会得到填补,前一个缺口在跌势中填补,而后一个缺口势必在涨势中填补,填补前者花了30个交易日,相信填补后者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冷静对待“砸盘挖坑”式下跌

  李志林(忠言)

  自“4?24”政策救市以来被市场公认的3000点“政策底”,由于地震、美股暴跌、石油价格暴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越南金融危机等多重利空的冲击,本周终于以3年来首次八连阴方式被无情地击穿,并创出15个月的新低,面对8个月暴跌53%的严峻市道,投资者应该保持沉着和冷静。

  砸破3000点底部是靠打压指标股而得手的。本周,中石油、中石化、工行、联通四大指标股成了主力砸盘的主要对象,导致指数一路狂泻,节节溃退,几无抵抗之力。一是因为石化双雄与H股有50%的差价;二是大盘股均有巨量大小非潜在的兑现压力(如20亿流通盘的交行一次解禁就多达132亿股);三是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吃尽了大盘股难炒作、无回报的苦头,纷纷斩仓换股。于是,一旦有消息面利空,主力就首当其冲逃出大盘股,为了打压出指数的下跌空间,也只能砸大盘股。有鉴于此,今年以来我一再强调,在空头市场,投资者的首要任务是回避大盘股,即使大盘反弹,其上行空间也十分有限。今后要有适应低指数上作战的心理准备。

  主力“砸盘挖坑”不是为了出逃(四五百亿成交量根本逃不了),而是为了做下一台阶的箱体行情。“4?24”后行情为何到3600点?3700点一线就做不上去?主要是因为基金4月中旬在3400点?3000点杀跌割肉、痛失底部筹码,所以此次基金再度砸破3000点是为了挖坑捡割肉筹码。这个“坑”不会一次挖得很深,可能会分几次挖,比如先挖到2800点,做2800点?3200点的箱体行情。到时若做不上去,就再“挖坑”至2500点,便是极限,因为届时跌幅已达60%,平均市盈率仅25倍,主力至少也会做2500点?3000点的箱体行情。因此,目前多头不要过于悲观,空头也不要过于贪婪。据上证报统计,6月11日3024点时,上证指数的动态平均市盈率仅20.44倍,已完全具备投资价值。另外,中石油、中煤能源、中海集运、建行、交行、中信银行等大盘蓝筹股“破发”,连刚上市的两只中小板股票也“破发”;2007年以来增发的214家公司中92家“破增发”;A+H股价大面积倒挂;8个月指数暴跌53%。这种危机比2005年998点时更为严重,但危中也蕴含着“机”(机会)。

  主力“砸盘挖坑”后打翻身仗的主攻目标更值得关注。我认为是主题投资,第一类是本周四天拒绝大跌甚至逆势上扬的股票,这通常是熊市中的首选;第二类是主力前期主打、卷入较深而近期无量空跌的龙头板块,如煤炭、新能源、券商、创投概念、灾区重建、3G、医药、军工、农业、奥运、通信等;第三类是抗通胀、有自主定价权的通胀受益板块;第四类是有资产整合、产业升级等外延式成长性、超预期板块。以上均以中小盘中价股为首选。

  指数破三千,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指数“泄洪”,跌出机会,何尝不是好事!即便许多人认为市场已进入熊市,但熊市也有取胜之道,如波段操作、把握箱体、且战且退、精选黑马、高抛低吸、当天做T+O等。眼下的关键是不要把底部筹码轻易割肉、拱手送人。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CPI下降为何没能驱动股市上涨

  桂浩明

  我国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同比上涨了7.7%,涨幅比4月份的8.5%下降了0.8个百分点。应该说,这个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于担心高通胀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消息,对股市应该也是一个不小的利多。但遗憾的是,这个消息并没有成为股市止跌反弹的驱动因素,相反大盘加快了下跌的速度,上证指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向下跌破了3000点,再创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

  今年前几个月,随着CPI指数的不断上涨,人们对通胀的担忧也随之上升,股市因此受到重创,“通胀无牛市”是市场规律,对此大家也能够理解。但是,现在CPI指数的涨幅开始回落,这明明能改变人们对通胀的不良预期,无论怎么说对股市总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行情却是向下呢?

  分析起来,原因可能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CPI指数的涨幅开始回落,但毕竟还有7.7%,绝对数并不低。去年年初时,我国的CPI涨幅还只有2%左右,现在是7.7%,仍然属于高通胀。而且,一个月的下降能否说明通胀出现了拐点,现在还难说。因此,这个利多的作用显然不像相关数字显示的那么大。

  其次,虽然CPI指数涨幅下降了,但不久前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即PPI)还在向上走,从理论上说,PPI指数的上涨会向CPI指数传导,尽管这种传导有个过程,有时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力度也会不断衰减。但不管怎么说,一路往上的PPI指数毕竟不能让人放心,甚至会因此而淡化CPI指数涨幅回落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问题还在于,现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通胀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