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大伙能认真看看---《地震搜救手册》 点击:190 | 回复:1



digi

    
  • 精华:19帖
  • 求助:0帖
  • 帖子:52帖 | 79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171
  • 注册:2001年9月19日
发表于:2008-05-16 11:10:53
楼主

转帖自译言      译者: 铁蜗牛 May16,2008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yeeyan.com:80/articles/view/zww/7740,持续更新中,建议定期查看

简介

本手册是译言团队在wiki平台上协作翻译的成果,请大家登录http://pro.yeeyan.com,积极参与其他关于赈灾的文章!!!


《地震安全手册》PDF格式文件:
http://innobook.googlecode.com/files/Earthquake_Safety_Check_List_Yeeyan.pdf

《地震搜救手册》PDF格式文件:
http://innobook.googlecode.com/files/Earthquake_Search_Strategy_and_Tactics_Yeeyan.pdf



四川汶川5.12震后,目前最迫在眉睫的是幸存者搜救。据英国消防和搜救大队的资料显示:震灾中长时间被困后获救的幸存者,并非奇迹。很多坍塌的建筑中会保留蜂窝结构的空穴,使人得以幸存。有很多实例: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的很多幸存者,包括坍塌的医院中的婴儿,在被困一周后获救;1998年亚美尼亚地震的很多幸存者在被困九天后获救;1992年菲律宾地震一位脚踝骨折、严重脱水的幸存者在被困 13天后获救。等等。因此,地震之后,救灾指挥者在没有检查过所有空穴之前,在尚未完成“选择性残骸清除”之前,在所有希望还没有都消失之前,绝不能轻易放弃或延迟搜救。

多坚持一天,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我们早一小时完成翻译,也许就能让幸存者早一小时重见天日。翻译完成后,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把文档传递给有关部门。是否真能帮上忙,我们也不知道。但如果您相信,有一分希望我们能帮上忙,就请尽力。




地震搜救要点
1.幸存者可能在坍塌建筑物中的蜂窝状空穴存活2-3周以上。在完全排查所有空穴之前,或搜救时间已超过三周之前,绝不轻易放弃。

2.为达到最高效率,搜索和营救应由独立团队完成。

3.当使用不能直接确认幸存者存在(如目视、对话)的搜索方式(搜救犬、声学仪器)时,须由两个独立搜索分队确认。以保证之后的营救工作有的放矢。

4.搜救区域必须严格戒严,并最大可能保持安静。

5.使用固定、醒目的符号对已经完成搜索的区域进行标识,以节约宝贵的时间和人力。

6.在搜救人力、资源、时间有限时,须对搜救地点的优先级进行选择。

7.每个营救地点都必须指定一人专门负责协调,统一指挥,全权进行人员调度。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7.8级地震,迄今为止已经造成了万余人罹难。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2008年5月14日凌晨)尚有数万受灾民众被困于废墟之中等待救援。

据英国消防和搜救大队的资料显示:震灾中长时间被困后获救的幸存者,并非奇迹。很多坍塌的建筑中会保留蜂窝结构的空穴,使人得以幸存。对此有很多例证:墨西哥城大地震中的很多幸存者,包括坍塌的医院中的婴儿,在被困一周后获救;1998年亚美尼亚地震的很多幸存者在被困九天后获救;1992年菲律宾地震一位脚踝骨折、严重脱水的幸存者在被困 13天后获救。等等。因此,地震之后,救灾指挥者在没有检查过所有空穴之前,在尚未完成“选择性建筑物残骸清除”之前,在所有希望还没有都消失之前,绝不能轻易放弃或延迟搜救。

多坚持一天,也许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本手册译自美国紧急事务管理局《搜救手册》的相关章节。由译言社区的志愿译者协力完成中文翻译。希望这本《地震搜救手册》能对抗震搜救人员和受灾人民有所帮助。


搜索幸存者
搜索战术手段
搜救犬搜索

l一支搜救犬分队通常由两只搜救犬及其训练师和一名队长组成。在搜救任务开展初期一般部署两支搜救犬分队参与搜救。

l搜救犬分队队长负责对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标示出所有重点信息,并将结果报送搜救行动的指挥部。

l任何一支搜救犬分队发现有幸存者的可疑区域后,队长应该将该分队调离该区域。对某支搜救犬分队发现的可疑目标不应该马上标记,而是应当由该分队的训练师默记确切地点。同时派遣另一支分队对该区域再次搜索。如果第二支搜救犬分队同样认为该区域可疑,则标记该区域。一旦某个可疑区域被标记,队长应马上将标记结果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营救小组将采取后续行动。搜救犬小队则继续搜索其他区域。



仪器搜索

l技术搜索人员主要使用声波/震动监听设备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必要的话,也会使用光导纤维设备、红外热成像设备(如果条件许可),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搜索。

l技术搜索人员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并概括情况,标示出值得注意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

l使用声波/震动监听设备,需要在建筑物或空穴周边部署至少两个探测器。

n应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在建筑物中神智尚清醒的幸存者喊话。

n要求幸存者发出重复信号(例如,“连续敲墙5下”)。

n搜索区域应尽最大可能保持安静。

l和搜救犬分队确认幸存者类似,应该派另一位仪器搜索人员对可疑地区独立进行确认。如果第二名搜索人员也确认该区域可疑,则标示该区域。标示结果应尽快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以利于营救小队尽快开展后续行动。

l光导成像设备可以精确、有效地定位坍塌建筑物空穴中的幸存者,配合混凝土锤/钻使用时尤为有效。

l搜救人员可在坍塌建筑物表面(例如楼板上)钻一系列观察孔,搜索人员随后使用光导成像设备进行快速侦测。

l因为光导成像设备可以清楚地看到幸存者,所以通常不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如果光导成像设备的操作人员还需要继续对其他区域进行搜索,应使用红色警戒线标示该区域有幸存者。标示信息应尽快报送搜救行动指挥部,营救分队马上展开营救行动。

l光导成像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对被搜索区域的地形、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并标示出任何可用信息,以利于后续的搜索行动参考。



人工搜索

l在受灾区域内部署人工搜索人员,直接对空穴和狭小区域进行搜索,寻找幸存者。人工搜索人员可使用视觉对受灾区域进行搜索。另外,可以排成队列倾听幸存者发出的声音。

l使用大功率扬声器或其他喊话设备向被困的幸存者喊话并给予指示。然后保持受灾区域安静,人工搜索人员仔细倾听并标示出有声音的区域。

l人工搜索比其他搜索方式更为准确,但搜救人员在受灾区域进行人工搜索有一定风险。





搜索策略:
大规模搜索的优先级确定
l以下两种策略可以用来判断如何合理安排搜索的资源:

Ø第一种策略是将待搜索区域分区。根据受灾区域面积的不同和可支配资源的数量,搜索区域可按城市街区或其它易于辨识的标准来划分。按照面积比例将资源配置到每个待搜




和有

  • 精华:5帖
  • 求助:4帖
  • 帖子:181帖 | 182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836
  • 注册:2004年8月19日
发表于:2008-05-16 13:49:30
1楼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长存。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