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灯火照耀下的股神:财富要看政策的脸(3) 点击:58 | 回复:0



cqs0088

    
  • 精华:13帖
  • 求助:0帖
  • 帖子:1879帖 | 3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0
  • 注册:1900年1月01日
发表于:2008-05-08 10:37:00
楼主
“把握政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后,《人民日报》股评也成了股民们必关注的政策风向标。汤逢雨也第一次发现,“把握政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天,他专门跑了株洲仅有的一家证券营业厅,简陋的散户大厅里,股民们全都散坐在地上,扬着脸,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墙上。墙上的电子屏幕一片惨绿,当天个股全线跌停,沪指下跌224点,跌幅达20%。

  这是《人民日报》评论首次代言政策,直接影响股市。此后,《人民日报》股评成为重要的政策风向标。汤逢雨第一次发现,“把握政策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汤逢雨也走在了政策风向标的前面——此时,他已成为某公司的副总经理,回湖南株洲收购上市公司。1993年,并购公司在中国刚刚兴起,1997年达到高潮。在海南南洋船务公司亲历被并购过程的汤逢雨,生逢其时地得到一位曾经的采访对象赏识,进入了并购队伍。

  汤回忆,当年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一半是去收购上市公司,大家慢慢熟悉后,打招呼用语都是,“并了么?”

  并购题材的诱惑力不言而喻。中国股市曾经最大的庄家德隆帝国曾以7000多万收购湘火炬,借壳上市后,湘火炬每股的价格从7元多炒到复权后的100多元。

  汤逢雨代表公司收购的第一个目标是株洲首家上市公司——株洲庆云,当时他与五六个竞争对手住在同一家宾馆,等着挨个与株洲庆云的代表谈判,“就像皇帝选妃一样”。

  收购价格很快从每股两块多抬到三块、三块二、三块五。最终,一家姗姗来迟的公司爽快开出四块钱一口价,双方当即拍板。事后,株洲庆云谈判代表一脸歉意地向其他竞争者解释,”不好意思,他们不但出价最高,付的还是现金。“

  毕业三年,资本已经在他与同学之间拉开明显落差。同学们大多过着稳定安康的小日子。而汤逢雨已经拥有一辆皇冠3.0专车,配有专职司机;在长沙最繁华地段的写字楼办公,最高档的小区居住。那年他26岁。

  周末,这位年轻的老总偶尔也会去打打高尔夫球,但发现自己难以完成一整套优雅而缓慢的动作。“那时第一次感到,自己一直活得太快、太浮、太焦虑了。”汤说。

  彼时,邢明开始考虑脱离股市人生轮回的宿命。1999年,他长期关注的几只海南本地股票让他获利丰厚,账户从最初的几十万突破两千万。邢明用来创办了天涯社区,如今,他的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立分公司,员工也从最初的10名发展到现在的350多名。

  2001年,邢明邀请汤逢雨加盟天涯。当时汤逢雨也到达了个人的高峰,拥有自己的大户室,有望“站上资本市场的巅峰”。

  1996-1999年的牛市,尤涛在大户室里继续保持着“股神”传奇。三个人的人生一齐甩入迅速上升期。现在回想起来,汤逢雨觉得当年所谓的“高峰”,不过是被喷泉托上了高空罢了。很快水流一撤,人被摔回原地。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