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0 13:30补记:看看刘志斌先生在本贴的回复,就知道刘先生实在不是我先前所描述的样子。面对此贴,刘先生一没有要求恢复名誉,二没有要求讨个说法;相反,却在心平气和地与大家……)
以下为本贴原有内容:
某人出名了,如果去攻击某人,就可以跟着出点名;今天我也来小试一番,想对刘志斌刘先生现象,说三道四——看能否沾点光。我现在没有太多的时间泡论坛,所以没有系统地浏览刘先生的发言。但粗略看来,反对刘先生的帖子不少,而支持和认同刘先生的,也不在少数——这,却是我没有想到的。
刘先生在论坛上给我的印象,是热心而又自以为是,好像是半路出家、基础不扎实,但又看过几本书的人;并且,以为书本知识就是理论,以为自己相信的书和人、才是正确的,以为自己的想像和理解就是绝对正确的。而他与其类似的人不同的一点是,他在辩论或学习中,不断地在吸收“新”的东西;可惜的是,在吸收的过程中,又经过了他自己一贯方法的加工。由于是半路出家,所以也不知学术的深浅,没有一般技术工作者的谦虚;由于认为自己发现了许多的知识,所以有责任介绍点出来;由于是正确的,所以也不怕误人子弟。但是,不要以为刘先生是在忽悠人,他可是认真的,他绝对是在善意地帮助他人,绝对是在进行正当的学术讨论。
因为我上面所说的缘由,所以就有网友与刘先生辩论。开始时,是谈技术上的事,但刘先生不按常理出牌,有时甚至违反逻辑,近乎诡辩;或者,如政界人士一般,辩论中撤换概念;或者,不顾其他,而反复强调最正确、最冠冕堂皇的话语——你说,昨天遇见了个朋友,他说太阳是圆的;你说太阳是圆的,他说肯定不是绝对的圆…… 由于刘先生的某些观点,一看就是不成熟的,所以有真学识的人士中,有的是不屑于与之辩论的;一些专业经验丰富的,也没有时间与之辩论;由于有时不顾逻辑,所以让辩论失去了学术意义。加上,油盐不进,又能高举大旗前进,所以辩论的对立方,屡屡败下阵来。
按说呢,论坛上有不正确的或自己不习惯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而偏偏,刘先生的影响力惊人,因为他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指导学习的。搞技术的人,许多都有一种责任感。看到论坛上有人宣传错误的概念、不当的知识,就想到要纠正。但遇到刘先生,就会左右为难:与之不辩论,怕会误导初学者;辩论,则进入怪圈。你说他的不正确,也不全是;你说正确,却不时有些不尴不尬的东西杂糅其中。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过激言论甚至不当言论;而刘先生后来,有时遇此情形,倒显出了高姿态、稳坐钓鱼台——不知是否受了我以前一个帖子http://bbs.gongkong.com/detail.asp?id=383068的影响?故据此以为,一味地指责刘先生,也是偏颇的。
其实,象这种“刘先生现象”,在论坛上不仅此一例;所以初涉专业学习的朋友,有必要多注意一些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个别的“大虾”,在指导他人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必须说明一下前提;特别是在他人很信任时,更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附带说一下,由于我没有什么专业知识,所以我没有参与过刘先生的技术讨论,只能就讨论的方式,谈点感觉。今天意外休息,多了点时间,故忘乎所以,来了这点小曲。
呵呵。误会了,我还以为真的是个可塑之材呢。逻辑混乱的文字,我是不看的;刘先生阵营人才济济,老刘要稍微高兴一下才好;标题之所以称为刘先生现象,也是因为如此。
如果本贴首页的文字,真的有朋友想看、又没有完全看懂的话,则我提示一下:
"20071120 13:30补记"所表达的意思:是说文中主角脸皮厚;
后来刘回帖说:"我看到他有关国产PLC的帖子,知道他是工控行家"--则证明他不懂技术--因为我仅空喊了几句口号,那是不需要、也看不出技术功底的,只需热情就可。
后面我提议:"不知老刘有否谈自己学习心得、实践体会的文章,沉下心来思考、究根问底观察的那种"--是说他现在的做法,我不赞成。
以后的一些话,只要联系前后文,就会知道含义。
不过有一点,我确实是与刘为善,并不想攻击他,只是谈点自己的观感而已。
 ;
你以为好言相劝就是同流合污、污言秽语就是战斗、恶语相向就是界限分明、声色俱厉就是无比勇敢么?
(后面几句文字游戏的话,还是省略了,若有好奇者,也可告知)
——
JSS135:学得倒是很快,把我的讽刺口吻、用来对付我了;不过,我的文字里,一般是不带个人怨气的。
另外,如果你就此醒悟了或打算醒悟,要谢谢我啊;如果你也象刘某人一样执迷不悟,那就请你同他一起去唱和。
但看你那认真的态度,应当不会跟他一样油盐不进。
——
响鼓不重敲,我历来:看鼓首先认为是响鼓,看人首先认为是善人。
好吧,我晚上还会来看帖子。
既然提到了,我再解释一下71楼所说的问题:俗话说,理越辩越明;但是,当辩不明,或者本来是明的、不需要辩时,就不要辩了;故及时制止。
而那一段话,也是符合本主题内容的。
--
看我的帖子,若心情平和、置身事外,则有时可见一种淡淡的、善意的幽默;因为写帖子时,本来就没有任何心计,所以常常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
我不希望,看了我的文字后,会感到不快。
--
92楼的那句:响鼓不重敲,我历来:看鼓首先认为是响鼓,看人首先认为是善人。
是解释本主题的;如果硬要实指,则是指文中的"刘先生"。所以主题文章中、及后来与刘先生的对话中,都基于了这一点。
--
92楼"要谢谢我啊"一段,本来是想轻松一下。
--
有的人对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种误解和错觉。
知道文化大革命为什么那么臭,又没有解释其本质,没有吸取根本的教训吗?
因为,自以为受了迫害的一部分人,掌权了。
--
文化大革命时期,若说错误,是政治上的错误,是执政党的错误。
但那个时期人们的工作热情、工厂的产品质量、以及群众积极性的发挥,是不容质疑的。
--
前面提到了永动机,顺便说一下。
科学研究无禁区,不道德和违反法律者除外;研究永动机的积极意义,是得到了一些 提高机器运行效率 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