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7-05-03 11:05:00
13楼
晴川: 引用 加为好友 发送留言 2007-5-1 12:50:00
如果;功率=1.732*380*输出电流
相当于;功率=1.732*当前频率*V/F曲线*输出电流
由于转距与电压的大小成正比,如果当前频率小的话那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矩就很小了对于要求恒转矩的设备来说怎样解决呢?是不是就不能用变频器了呢?
-------------------------------------------------------------------------------
对于普通控制方式,电机的转矩和电压有关.变频器不一样,频率低,电压低不代表输出的转矩低.因为变频器输出的电流和负载有关的.V/F常数,就是磁通基本不变.我门高中的电磁学中知道影响烙伦磁力的大小和磁通及导体中的电流有关,当V/F不变时,磁通基本不变,那么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大小和负载所需的转动力矩有关,对于恒转矩负载,那么这个电流基本就在一个平均值内.这个道理如果用在实际中,用嵌型电流表去测变频的输入和输出电流(不同的频率下,V/F型曲线,同时的电压,或者变频器自身的电流显示),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对于泵类负载(其他V/F曲线方式如平方或立方关系),不能用本人的上述方法估算.但是道理一样.对于恒转矩负载来说,他 的运行工艺曲线适合V/F方式,压频比是线形关系;而泵类适合平方或立方的V/F方式,是非线性关系,是2次或3次曲线.节能的算法是不一样的.
你上面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当变频的频率可以容许降低的情况下来控制恒转矩负载,是否可选更小的电机而不用变频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为什么有的恒转矩设备的机械传动设备要选大一号呢?这是工厂为了以后提高生产率而预留的余量.因此对于一台新交流电气传动设备,变频器上的越早越受益.变频器的优点就是能更好的让电机的工作曲线与实际生产需要的工艺曲线接近或基本吻合.这样避免了因为电机的实际工作曲线严重偏离生产运行所需要的曲线而带来的无功浪费(因为电气控制上偏离了,只有通过许多环节来调整,环节越多,传动效率就低,间接的能量损耗就越多,这都是有功的损耗,而无功的损耗是因为电机能自省调整带来的功率因素下降从而总电流增加,导致线损增加).
恒转矩设备假定负载是满载运行,按理用变频是不节能的,但实际上80%都不是满载,不是满载.那么电机的实际工作状态就是偏离了工艺运行的曲线.此类场合就能运用变频来控制(不一定是为了节能,工艺需求.)
对于风机泵类负载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对于水泵就是扬程(压力)和流量的关系;对于风机是风压和风量的关系.然后V/F曲线的设定方式.对于传动比较负载的变载设备,其不同的工作时间段内,V/F曲线的工作方式可能有多种组合.但这样的设备少,如果在有闭环控制.那么计算就很复杂了.本人上面的留言只能做参考.水平有限,欢迎各位指教.这两年书看的少了,可能有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