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流量计(德国KEM公司) 点击:535 | 回复:1



上海凯姆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7帖 | 17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98
  • 注册:2006年12月14日
发表于:2006-12-14 14:07:00
楼主
用于测量油漆、醇和化学试剂、涂蜡、胶、PVC、混合剂等…
测量范围:0.005...1,000 l/min
粘  度:5...25,000mm2 /s 
线  性:测量值的±0.5%
压  力:最大630bar
温  度:最大+180℃(高于此温度需要特殊订货

可以给发图片



liyunqia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
  • 注册:2006年12月14日
发表于:2006-12-14 14:21:00
1楼
袖藏窃听器“客户”竟是007 
2006-12-12 08:13:1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客户”约公司老总谈项目,左右袖筒暗藏窃听设备,手里还拿着可以偷偷录像的高档手机……昨日,成都市东胜街四川塞尔瑟斯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发现,公司里竟然来了个打探情报的“007”------前来商谈业务的“重要客户”竟然是竞争对手派来的商业密探,他们立即报警,将一身特工行头的此人送进了派出所。

  袖藏窃听设备 暴露“客户”身份

  昨日上午8时许,东胜街四川塞尔瑟斯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室,一名男子拿着文件夹,匆匆走向总经理办公室。“您好,我是河北来的,有一个水电站改造项目,想和你们公司总经理王磊谈谈。”考虑到该男子是客户,公司值班人员热情地把该男子引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该公司总经理王磊接到公司电话得知公司来了重要客户,他立即开车返回公司。刚走进大厅,透过办公室玻璃门,他看见客户在他办公桌上翻找东西。“这个客户怎么这么没礼貌!”王磊心里这样想着,匆匆走进办公室,对方立即停止行动,坐了下来。细心的王磊发现,办公桌上的客户资料明显被翻动过。简单寒暄后,对方从文件夹里掏出了某水电站改造的项目资料。王磊认真看了资料,稍稍打消了心里的怀疑念头,并开始和对方讨论项目运作事宜。不料项目还没有完全谈妥,对方竟提出要先看看生产厂房。

  起身时,王磊意外发现,对方右手袖筒里,有一个黑色装置正在不停的闪烁。“该不是窃听装置吧!”考虑到在谈话中,对方总是不经意地摆弄着手里的手机。王磊又起了疑心,他再仔细一看,发现对方左手袖筒里还藏着一个“黑乎乎”的家伙。“你袖筒里藏着什么东西哟?”王磊当场一问,这名男子慌乱起来,他左右袖筒里藏的东西随后曝光:都是数码录音设备。该男子手里的手机,也很快被发现正在偷偷录像……

  “探子”自揭老底 我是同行派来的

  袖筒暗藏两个“窃听”设备,刚买的高档手机正在偷偷录像……面对询问,该男子自称叫张强,是别人请他来的。张强称,他在金沙车站附近闲逛时,有一个老板花了200元钱,特地请他来东胜街四川塞尔瑟斯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弄点资料。而他自称并不认识对方。王磊于是拨打了110报警。

  昨日中午,张强被110民警带至黄瓦街派出所调查。面对民警询问,张强很快吐露了真相:他是四川鲍尔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的员工,是公司方领导派他前来的。张强称,他只有19岁,两个月前他应聘到四川鲍尔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上班,现在还在学习阶段。几天前,公司总工程师李某找到他,吩咐他悄悄到同行------四川塞尔瑟斯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调查技术人员情况、生产规模及仪器资料等。为此,公司特地借支了500元钱,并给他配备了两部录音设备、一部可以录像的高档手机及事先准备好的某水电站改造项目资料。为顺利完成任务,9日下午,他拿着钱,全副“特工”装备,混进东胜街一大厦。初步摸底发现,目标办公室位于大厦7楼,楼下有一家宾馆。他先悄悄在该大厦3楼客房开了房间。两天来,他一直伺机混进目标公司,完成任务。不料昨日,他混进目标公司,拍摄了很少一部分资料,就被对方当场戳穿。他表示:下次再也不干了,随后认错并请求原谅。

  警官随后打电话通知李某前往派出所接受调查,听说是警察,李某匆匆挂断电话,但迟迟没有去派出所配合调查。昨日下午,黄瓦街派出所警官调查后,考虑到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对张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警告。

  承认派了人 同行负责人说“只是拿资料”

  得知张强是同行派来的“商业探子”,王磊非常生气。昨日下午,他驱车来到望平街1号,找对方公司理论。但公司负责人蒋某则称,他只负责销售,张强并非销售部门的员工。王磊随后拨通了李某的手机,不料没等王磊把话说完,李某便匆匆挂断了电话。据王磊称,他们在很多招标项目中都是竞争对手,对方公司肯定是想派人来打探商业机密,而且在不久前的一次水电站改造工程中,两家公司都参与了投标竞争。此外,两家公司平常还有业务往来,他完全没有料到,对方会偷偷派来“密探”,试图窃取商业秘密。

  昨日傍晚,记者电话采访了李某。李某承认,张强确实是他派的人,但他只是让张强去弄点样本和材料,对方不给就算了,没必要闹这么大!以后他们不会再这样做了。

  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另一家水电自动化公司,前不久同样遭遇了“商业密探“。业内人士称,进入冬季因为是枯水期,同时也为了提高效益,云贵川等许多地方的小水电站都计划改造机器设备。面对这一市场,许多公司都希望能在竞标中取胜,相互间派“探子”窃取商业机密,并非个别现象。

  经济学家:同行间刺探秘密并非个别现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知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市场竞争中,相互间通过安插“内线”、挖人才等方式,获取同行公司的商业机密,这并非个别现象,但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同行间打探商业机密,大部分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公司高层的商业道德。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公司,为确保公司商业机密不外泄,最好能制定一套详细的保密制度。比如核心技术、创新的销售渠道、销售方式、重要客户资料等,都应该列入保密之列。此外,公司还应该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留住核心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不妨和专业技术人员签订限制性条款。如对于掌握了公司核心技术的人员,在签订相关协议时,不妨加上一条:离开公司后,××年内不能在同行业工作等。另外,在必要的时候,公司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律师:侵犯商业秘密最高可罚20万

  尽管张强被现场识破,但昨日下午,黄瓦街派出所警官调查后,发现张强并没有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虑到张强此举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警官只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警告处分,并督促张强立即删除了手机里偷录的录像资料等。

  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王春燕律师称,根据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对权利人造成直接重大经济损失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侵犯了商业秘密,但未构成犯罪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侵权单位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权利人可要求追回或销毁侵权物品,如涉及商业秘密的录像资料、软件等。

  本报记者  孙鹏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