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3-07-27 22:27:00
楼主
信用体系如何建立 民营信用企业担心危险逼近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7日 10:57 《财经时报》
在央行新近上报中编委的方案中,很可能有该项设计。业内人士担心新的管理框架带来信用资源的垄断;目前可以管理信用体系的部门多达三个,即发改委、央行和全国整改办
【编辑提示】小到企业债市场、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大到金融体系、宏观经济环境,形成今天这样一种落后局面,关键因素之一是中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中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如果没有社会信用体系支持,这项改革不可能顺利
推进;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因没有发达的企业债市场,永远是个“瘸腿”。
更重要的问题是,信用体系应该如何建立。重归政府主导的老路,还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大而言之,这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能否真正转变,也决定了信用体系前途和命运;从微观着眼,信用体系直接关系到中国的企业债市场是否将重蹈股市的覆辙。人们不希望看到,中国即将启动的企业债市场是一个“垃圾债市场”。
国内一些民间信用公司高层管人士正在担心,他们甚至感到一种危险正在渐渐逼近。因为他们获知:在央行新近上报给中央编制委员会的一份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方案中,很可能有关于“信用管理局”的设计。
信用公司的忧虑是:新的管理框架可能带来信用资源的垄断,并形成信用市场“诸侯割据”的局面。
早在2002年,曾由央行牵头制订了一份《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报送有关部门。当时一些信用公司便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这个“条例”的立足点并非解决征信企业急需解决的原材料问题,而演变成了一个“征信企业管理条例”。
同时,目前各类信息资源仍被分割垄断在不同行业部门的手中。而央行“信用管理局”的设计,更让这种失望进一步变成了焦虑。10年“无米下锅”中国的信用行业大约有500家企业,其中一半以上是民营企业,有的历史已长达10年。还有一部分是随着外商投资进入中国的外资信用公司。2002年以来,人大、政协、政府及一些专家学者加大声音呼吁建立中国市场信用体系。很多信用公司也加大了投资,但他们很快发现,权力部门具有垄断信用数据的强大冲动。这些信用数据包括:政府信息、金融机构信息、公共媒介信息和其他第三方调查的信息。目前分散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各种企业和社会公共媒介机构中。到目前为止,民间信用企业几乎没有渠道获得这些数据。这使征信、信用评级等难以开展工作。因为没有翔实的数据,信用评估公司根本无法建立数据模型。例如,要完成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评级,就需要设计数据模型,用2万人或5万人的资料做成一个“专家模型”,再以此为依据对更多的人群(如10万、20万、100万人)进行实验、判断、完善,最终建立成熟的数据模型。建立一个成熟的数据模型要用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比如香港就用了近10年的时间。在一个数据模型中,可能有数十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权重和分值到底是多少,要用大量的数据验证。但是,中国的信用公司10年来却一直无法从相关部门取得这些原始数据。因此,一方面住房按揭、汽车贷款、信用卡等业务嗷嗷待哺,另一方面信用公司在外围心急如焚却无法开展核心业务。而且在一些专家看来,信用体系建设不过是各类研讨会的谈资而已。目前,一些信用评估公司采取的还是“蚂蚁啃骨头”的笨办法,有的通过帮助企业追收欠账来积攒一些企业的基本情况,有的公司从事担保等信用边缘的业务,间接积累自己的所需要的数据。有的公司干脆出让股份给拥有数据信息的部门,以换取合作。央行有垄断意图?
信用公司无法获得信息资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有关政府部门掌握的个人征信数据约占征信数据的35%~40%,到底如何开放,目前还没有法律规定。分布在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资料,由于没有信息交换平台,无法形成市场化的信息市场,商业机构经常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当作私人资源,实际形成了信息的分割和垄断。
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强调,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最迫切的问题是制订与信用有关的法律体系,如《社会信用信息法》;其次是建立覆盖全国的数据库。
2002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政府成立了全国企业与个人信用专题小组,由央行牵头,国家经贸委、工商局、税务局、公安部等10多个部委参加,启动了企业和个人征信立法与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酝酿出炉的第一个成果是《征信管理条例》,但让信用公司大失所望。
业内人士透露,在信用资源方面,央行有局部利益。央行统计司有一个全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银行消费信贷系统的数据库,其中,全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2002年6月全国联网后,已经覆盖全国301个城市,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信用数据库。
央行一直筹划成立一个由商业银行出资建立的信用公司,并把这些资源转给这家公司。据说,央行一直没有停止这项工作的操作,已经多次请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商讨有关事宜,并从商业银行抽调人力研究相关运作。
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表面市场化而实质垄断”的公司,因为它可以从上游垄断信息资源,下游垄断信用信息最大的使用者——商业银行。
更大的问题是,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混在一起,很容易由于企业经营上的失误影响政府信用,如“广国投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的信用评级就被多家国际评级公司降低。担心危险逼近
为此,去年一些民营信用企业就酝酿联名上书。目前,央行信用管理局的方案设计让他们觉得危险逼近。尽管央行有关人士表示,信用管理局只是制订银行内部的信用管理政策,但业内人士坚持认为,这会让那个正在策划中的、具有央行背景的信用公司成立变得更顺理成章。
有垄断割据意图的还不只是央行,各个拥有信息数据资源的权力部门,都不会轻易放出手中的资源。例如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短期行为往往会让他们倾向于选择见效最快的模式,即建立官方或半官方的信用公司“一统天下”。
一些信用企业也存在垄断冲动。目前,信用行业中的公司分为官方背景、半官方背景、纯粹民营等几类。他们都希望通过官方的力量建立垄断地位。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加剧了这种垄断的冲动。目前可以管理信用体系的有三个部门,即国家发改委、央行和全国市场整顿和改革领导小组(简称整改办)。目前他们都在做信用体系规划,加紧策划自己的试点方案,不久,全国可能出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的20多个“试点”同时推出的局面。
对此,市场人士呼吁,政府要加大力度推动信用体系的建立,但不能“下场踢球”;需要一个既无局部利益,又具综合协调能力的部门担当主管角色;要尽快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数据交换平台,让所有的信用公司都能以公平的条件获得信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