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2-04-29 17:34:00
楼主
分析:中国宽带十大困惑看到Gartner的分析师把中国列为宽带发展落后国家,想必各个宽带厂商的老总们都会心里不是滋味,投了大把的钱搞宽带,可是没有内容支持,搞成一个高速窄带,钱收不回来,老百姓还嫌贵,这是为什么?
被称为“中国宽带年”的2001年已走进最后一个季度,在经过了一轮狂热的投资和舆论界的爆炒之后,宽带产业的前进道路依然没有明晰。而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相关事件更是为
其发展伏下种种变数:电信重组;广电对宽带的积极介入;高举中国电子商务大旗的8848 的变迁……
一切似乎向我们昭示着什么?而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
有人说将来不会再有“宽带”,他指的是宽带将跳出一个特定的圈子的概念,也将告别象征稀缺资源的专业术语层次,宽带将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基础资源,像水、电、煤气一样,你几乎不会特别感到它的存在;同时,也有人在兴致勃勃地向我们推销未来令人憧憬的宽带生活。
困惑一:宽带仅仅意味着带宽吗?
宽带原本是个纯粹的物理概念,它的提出是针对传统互联网的窄带而言,由于基础的网络构建和接入方式的改变使得网络通路有了质的飞跃,这当然使得深受传统互联网传输限制瓶颈之苦的网络产业和网民为之兴奋和呐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宽带意味着带宽和由此带来的互联网业的新的生机。
但宽带仅仅是一次技术革命吗?
先看看宽带里面都有谁的声音:电信、广电、新电信、新内容整合商、甚至是市政服务商和房地产商……这与传统互联网产业已经有了根本区别,是网络需求和产业驱动共同在推动中国的宽带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宽带涵盖的是一条崭新而且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以宽带为基础构成的网络产业与传统的互联网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应用前景和运营模式:宽带面对的是家庭应用,对应娱乐、消费和家庭服务。例如宽带诸多运营模式中颇具特色的小区模式就很好地填平了虚拟与现实的鸿沟,为宽带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脱离传统互联网观念的束缚来看宽带,我们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吗?
困惑二:宽带到底是沙发应用还是凳子应用?
宽带怎么用?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描述传统互联网的应用模式:办公,信息查询,网络邮件,文件交换;个人游戏,娱乐下载;有局限的网络购物;几乎是惟一的载体——PC可以利用;与此相联系的是个人应用,书桌应用,或者更形象一点,是凳子应用。
宽带的应用前景是什么呢?据Excite@home对美国市场的最新调研,从拨号换宽带后,93%的用户下载更多MP3,90%更多音乐和视频下载,89%更多在线收看流式视频,86%更多在线收听流式音乐和广播,78%更多在线共享家庭照片。宽带应用的主流是娱乐,信息家电将取代PC成为用户的主要网络终端,与此相联系的将是家庭应用,客厅应用,或者是沙发应用。
其实沙发应用和凳子应用各自都还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拓展空间,隐藏在这两个词汇后面的消费者应用模式是决定宽带产业未来的基础,哪种方式将成为明天应用的主导呢? 困惑三:宽带市场供需失衡?
这是宽带市场争论的焦点之一。
宽带的基建者在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财力进行“跑马圈地”之后,期望能有一定的回报。比如在最容易见到效益的驻地网运营上,网络铺到家门口了,似乎就等着收银子了,但现实是潜在用户却似乎并不积极配合,实际宽带开通率远远低于运营商的预期,于是他们大声呼吁:需求不足!
果真如此吗?用户的回答是,我们的网络欲求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目前的现实是:接入费用相对大众消费能力偏高,一方面是指宽带接通的前期设备投入和接入费用的绝对值偏高,一方面是指接入费用的收费结构不合理,理由是商场不能收门票钱;另外,目前宽带上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与运营商描绘的蓝图相比,令尝鲜的消费者大失所望,他们的失望同时使观望者却步。用户真实的声音是:供给不力!我们要真正的宽带! 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已被历史充分证明,宽带市场的巨大“钱”景已被众多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家肯定。但需求启动终究是产业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所以根本问题在于:什么才是真正启动用户消费的钥匙?
困惑四:“最后一公里”就仅仅是指网络入户吗?
“最后一公里”是直接指向推动用户宽带应用的“临门一脚”。 传统上的“最后一公里”建立在网络入户后用户自然会开通宽带应用的假设上,是针对中国骨干网建设的相对成熟而提出的宽带铺设入户或用户具备宽带接入的物理条件的概念。并且有人断言,谁拥有“最后一公里”谁将赢得宽带市场。于是,“最后一公里”凝聚了宽带热火朝天的基建热潮,投资主体已从运营商扩展到系统集成商、房地产商、IT厂商以及风险投资商,他们期望的是“最后一公里”后的收获。
但在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试点小区,运营商的热情却凉了一截,小区住户的宽带开通率少得可怜,为什么?在前面关于用户需求的讨论中可以看到,老百姓并不关心通过谁或通过什么方式接入宽带,他关心的是宽带网到底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而这只有内容、服务的整合才能够做到,这个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才真正具有启动消费的价值。 从物理链路的“最后一公里”上升到应用整合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对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准确认识并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
困惑五:驻地网能真正实现宽带价值吗?
中国宽带热,主要热在驻地网上。驻地网由于承载了“最后一公里”的重任,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在2001年,中国宽带市场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诸侯争霸战。但是,中国的宽带经济真的能从驻地网起飞吗?
无疑驻地网运营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从产业投入的角度,驻地网投入相比其他基建环节较少,易于切入;从价值链的角度,驻地网解决的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环节,是品牌和服务的接触点,从而具备了天然的商业价值;另外,驻地网社区的高聚集度,可控制、可识别等特征也为商业增值提供了助力,例如社区居民有一定的文化和消费相似性,使得定制化的商业和服务有深入发展的可能,同时住户的可管理性很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的收费和信用问题;此外,住户的高聚集度也有效地降低了商务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同时看到驻地网运营中的风险:宽带网运营涉及的范围可能横跨了多种传统产业,政策对经营的限制将成为发展的考验;另外,小区经营和服务与住户隐私之间还有许多敏感的关系需要小心界定……
机遇永远和风险并存,驻地网是否能实现宽带的价值还有待市场考验。
困惑六:宽带还会在电子商务上栽跟头吗?
曾有人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宽带能挽救电子商务吗?这显然是没有脱离传统互联网 .com公司的思路来看宽带。
很显然传统电子商务的很多难点,如客户信用问题(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交易成本问题(支付手段的不完善和顾客的高离散度对配送成本的挑战),以及带宽限制对商品展示和促销带来的不便利,在宽带的小区运营模式中将迎刃而解。
但商务在宽带上似乎能走得更远,于是有人提出了T-COMMERCE(电视商务)的概念,他的核心观点是:针对家庭,以娱乐消费为核心,商务的内容和层次能充分扩张;以小区运营为基础,本地服务的优势和深度能得到充分挖掘;网络的优势能充分与实地运营结合,创造无限想像的商务空间,从而真正进入崭新的电子商务时代。我们的商业想像力能跟上宽带的步伐吗?
困惑七:宽带到底是谁的舞台?
宽带机会属于谁?相信所有的参与者都坚信自己在宽带市场的前景。
电信凭借其延伸各地的数据、语音、IP网,当仁不让地成为宽带骨干网、城域网的主流。而广电也凭借庞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占据了宽带割据中的制高点。同时,他们都对贴近用户的驻地网运营领域虎视眈眈。
真正在驻地网耕耘的是一批新生力量,他们号称自己是新电信,凭借各自不同的底牌苦心“圈地”。他们看中的是驻地网的全新商务模式,希望凭借用户的运营管理和内容服务的整合在未来的宽带经济中占据有利位置。
握有资源的内容提供商更是蠢蠢欲动,他们认为应用才是宽带存在的真正价值;同时传统互联网的内容提供商也在暗自琢磨他们在宽带时代的机会,但他们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才是宽带需要的内容?
每个人都欣欣然自己的未来,他们各自关心的是自己的投资回报的周期有多长,收益程度又有多高,如何才能保证有效的盈利模式?但宽带是一条休戚相关的产业链条,如果没有很好的合作意识和生态链,宽带产业很有可能坠入.com的深渊,一损俱损。对此,我们能预先规避风险吗?
困惑八:宽带市场需要建立新的游戏规则吗?
新兴市场如同新生婴儿,是呵护?是管教?还是任其自由发展?这成为困扰所有关心它健康成长的人的焦点。宽带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机会和风险,努力经营者有之,投机取巧者也有之,如何有效规避整体产业风险是政府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宽带市场就这样在自由论与秩序论的争论中摸索前行。
自由论者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市场经济要求自由竞争,过多的限制将阻碍产业的发展。
秩序论者则认为,作为新兴市场,作为已经有巨大投入的市场,并且是属于基础资源的市场,需要政府的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才能最有效地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率。而且更有专家指出,中国宽带产业的投入和发展处于世界前列,更需要从政府的角度事先规划,使得宽带产业形成良性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有机会参与到世界宽带的一些规则、标准的制定中去。
困惑九:欧美建设与运营模式能照搬吗?
欧美运营模式的特点是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