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2-02-19 15:28:00
2楼
谢谢vcplus的答复.
你所说的3), 97年时我在广州曾做过,但补偿算法比较复杂. 这种方式效果很好,但是国内很少有用. 你们在江苏测的曲线, 是否包括了各种负载(0, 25%,50%,75%,100%,110%)和各自运行方向的所有组合? 如果都能令人满意,则确实很不容易!
对于2), 我认为好的过转矩能力(如零速200%)并不是保证舒适度的决定性因素. 怎样做到动态特性好才是关键.不知道华为(其他公司)在这方面有何特别措施? 速度响应频率是多少rad/s?希望能一齐讨论一下.
另外指明一下. 虽然高速电梯要求高些, 但这并非仅因为"f=ma". 因为速度高并不一定加速度高, 而是加速时间(距离)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