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3-01-21 19:34:00
548楼
看了您的文章,深为您的勇气佩服。搞自动化多年的我,对PLC有较深刻的了解。我可以提供点消息:OMRON 的CV系列,用的CPU是80186,早期的C系列用的则是MC6802等,只有到后来的CS1系列才改用32位的CPU来做,我也见过IDEC的PLC也有用8031来做的。我之所以说这些,而是因为我深有体会,实际应用中,CPU的地位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其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其体系结构,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特别是近一年来,我有对单片机进行研究,尝试进行嵌入系统的学习后,更感觉的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制定的重要与难度。硬件部分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做特定的应用系统容易,做PLC这样的通用产品较难。
另外,我个人对软PLC的发展不看好(至少在工控领域),现在,许多的也都是一部分厂商做一些智能的I/O设备,与PC通讯,由PC作运算及控制操作。更大部分的应用是PC拿来作组态监控等应用。可以设想一下,几百上千个点的I/O的应用,用软PLC来实现控制,把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交给依靠通讯来传递信息的系统,你敢妈?就如目前许多厂家如:OMRON的SYSMAC BUS ,CompoBus/S,CompoBus/D,SLK,CLK,MITSUBISHI的CC-LINK等,也只是用在一些方便布线或信息共享等应用上,主要的控制大部分还是靠底板式的集中控制。原因只有一个,可靠!!当然,如楼上所言,在低端市场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可我不知道,到底要怎样才算是低端
,FX-40,C40P等也不过几百,近千圆左右,你还能低多少?老PC的价格,加上I/O扩展等,想来也不可能低那里去,更别去想用研华的大几千块的嵌入PC加各种适配卡来做了。
目前,我也仍在玩嵌入系统,并且在尝试把做类似PLC的产品,关键是模仿其体系结构。所以对你所说的梯形图编译器挺感兴趣,能否Mail一份给我,希望能与您作进一步的沟通,毕竟,你的勇气使我感动和佩服,想来亦是我辈中人,深夜不眠,泡面当饭,衣带渐宽终不悔!
lianglx@cptf.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