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灯发展切记本末倒置,按需布置,因地制宜是关键 点击:526 | 回复:0



智慧路灯物联网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85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15
  • 注册:2020年12月09日
发表于:2021-06-16 22:06:26
楼主

城市照明的巨大能耗一直让人头痛,资料显示伦敦的路灯照明每年耗电量就高达5600多万度!为适应节能环保需要,国家先后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城市方案》、等政策,而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将是“十二五”期间的两倍以上。国内各大城市也相继提出了“十三五”路灯LED 改造规划,因此,未来几年,在政府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节能环保型城市照明替代传统照明将成为城市照明行业新的增长点。

【你可以是大型工程总承包商、可以是智慧路灯相关贸易的经销商、也可以是独立的设计工作者、即便是个人、只要你有资源、只要你有渠道、我们都会最大限度内保证您的的利益。】

  兼具视频监控、发送WiFi、停车管理、路面井盖管理、环境监测等功能,综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智慧路灯杆不是次出现。

  近年来, 在“智慧城市”热潮中,智慧路灯似乎成为智慧城市的一大突破口,无线Wi-Fi、充电桩、数据监控、环保监测、灯杆屏等都可以依托LED路灯和智能控制平台来实现。因此,一大批智慧灯杆应运而生。

  2015年10月份,国内 道路智慧灯杆综合利用项目在上海落地,开始提供服务;2016年12月份,在北京市左安门西街,20基新型智慧路灯杆也正式投入了使用;2017年1月份,一根新研发的智能路灯杆在广西来宾市区的盘古大道正式亮相;2017年1月份,嘉兴市中山西路的信达路至秀洲大桥路段伫立了多根智慧灯杆。

  2017年3月份,成功建成浙江省基于标准化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照明项目,智能化路灯杆还将成为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节点和应用实现载体。

  ……

  而在国外的智慧灯杆的传感器应用中,早在2014年,美国芝加哥启动的名为ArrayofThings的城市建设项目中,该市政府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的路灯杆安装了传感器,可收集阳光、声音、热量和风力等信息。通过检测蓝牙和WiFi信号,这些传感器还可以感知附近用户的手机,从而计算某一特定区域实时的人数。包括洛杉矶市长在内的多位城市官员及其于2015年底安装的首支飞利浦智能灯杆

  智慧路灯的发展趋势不可挡。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及相关管理部门认为,利用路灯杆作为载体,把各种功能安装在路灯杆上,目前照明行业流行的这种所谓的“智慧灯杆”与“ 智慧路灯”无关,叫它“多功能灯杆”较为合适。多功能路灯杆的主业是功能性照明——路灯,路灯杆上安装的附加功能有交通监控、公安监控、污染物监控、大气质量监控、气象、医疗救助、WIFI、广播、信息屏、充电桩、大数据采集等载体,这些载体必须在确保道路照明安全运行的前堤条件下安装。

  实际上,无论是“ 智慧灯杆”、“智慧路灯共杆”也好,“多功能灯杆”也罢,路灯杆无疑是实践智慧城市的一大方向,并被不断赋予更多的功能和使命,也让智慧城市的愿景更加可实现。作为一种模式的创新,未来此类产品在构建智慧城市中必定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市场空间巨大。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为LED照明产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照明企业的定位要清晰

  但是,作为照明行业,要立足道路照明的功能和智能照明,即通过智能控制如何收集运行管理各种数据,实现光的改变及节能,以保证交通的安全,确保道路功能照明正常运行,其次才考虑路灯以外的各种功能载体,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因此,有几点仍要注意:

  1、功能设置要因地制宜。

  城市中拥堵的道路上不宜带充电桩,也不是每根路灯灯杆上都必须装交通监控、污染物监控、大气质量监控、气象、医疗救助等功能。需要根据每种功能的自身特点、应用环境、范围等结合实际情况再做量身定制,厂商并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一味地向建设方推销大而全,事实上华而不实、应用价值不高的功能。

  2、应用推广要循序渐进。

  目前城市照明管理由建设系统或供电部门的管理机构进行专项管理,管理职责明确。但多功能灯杆中的许多功能归属于公安、交通、电讯、医疗等许多行业,这会涉及到各个部业利益及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职责,运营商与涉及的不同部门之间关于业务的沟通协调,是否能达成一致也是个问题。除非智慧路灯得到强大的背景支撑,才能做成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建立智慧城市的整体方案,将智慧路灯作为新区的一个创新亮点,在一条路上进行部署,如此是可行的,但是老城区改造,或者不发达地区有些地方的应用仍会是问题。

  有部分城市 路灯充电桩试点案例,因路边的停车位时常被非电动新能源汽车占用、以及停车位收费过高等,也时常导致其路灯杆上带有的充电桩的使用效率的不高等问题,收益也尚未达到盈亏平衡点;

  由于路灯工种的单一性,养护队伍只能满足常规道路路灯的养护,对新型的智能路灯缺少必要的养护管理经验。此外,路灯作为道路配套设施,日常报修避免不了,由于智能路灯涵盖多项功能,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养护队伍面对突发故障也难以作出紧急处理,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无形中为路灯的日常管理养护增加了难度。后期需要有一支专门的智能路灯养护队伍,由涉及灯杆内的各设备厂家进行培训,使养护队伍能够掌握各模块的基本检修养护技巧,便于日常的管理,这势必增加了管养成本。

  简而言之,谁来用,谁来建,谁来运营是个巨大的问题。

  因此多功能杆推广过程中势必要厘清这些关系主体后,才能更好地推进,以免为后期维护运营时产生麻烦。建议多创新,开放共享,多方合作,先期试点,在示范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汲取经验及可复制之处,同时与城市的规划相配合,适时而动,逐步推进。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