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完美的休止符,也是年味最后的狂欢。
元宵,取名很粗暴。正月是农历的第一个月,也叫元月;宵就是晚上。按天朝传统,这一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三五成群出门赏月、猜灯谜、吃元宵;
单身狗是怎么嗨皮怎么来,那些有对象的,则是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大概就是早了两千年的狂欢节。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天元节。顺便扯(科普)一下,中元节和下元节。中元节,又叫地元节,七月十五,还有个渗人的名字叫鬼节,节目主题就不再详述。下元节,十月十五,主要怀念那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水官”大禹。
最早的元宵节,正儿八经出自汉文帝。汉高祖刘邦驾崩后,传位长子刘盈,这孩子生性懦弱,做皇帝做的很窝囊,他妈妈吕后操碎了心,于是垂帘听政,独揽大权,顺便给自己娘家人都介绍了不错的工作。
吕后死后,娘家人开始膨胀不受控制,带头造反,结果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被姓刘的一家人杀回未央宫。“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被拥立称帝。
为了纪念这么高兴且有意义的一天,与民同乐,他规定大家可以一起嗨皮。
元宵节的巅峰,在唐宋。那会有钱人多,平日里晚上黑灯瞎火的没啥娱乐项目,好不容易盼到元宵节,放假五六天,走马观灯,赏月游玩。有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
明朝的公务员最开心,放假十天;到清朝,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再后来,2015年,有人大代表建议元宵节放假,未通过。
元宵节是中国地道的情人节。辛弃疾在这一天写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封建社会,女孩子待字闺中,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元宵灯会,好不容易逮着可以撩小哥哥的机会,当然要精心打扮一番,出去(找)赏(男)灯(人)。
当然,古代妇女出门观灯还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有解释,“偷灯者,生男子之兆”,意思就是观灯回家就可以生儿子。
元宵节吃元宵。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想要问汤圆和元宵的不同,可以自行百度;对于吃货而言,我为什么一定要区分呢。
元宵节看灯。其中的热闹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也有“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光是赏灯多无趣,后来有好事者把带谜语的纸条贴在彩灯上供行人猜答,玩法新颖的“猜灯谜”很快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而其中玩“猜灯谜”玩的最成功的莫过于北宋王安石。
王安石20岁赴京赶考,元宵节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答不出来,灰溜溜跑路。
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高中进士,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发现那招亲联还挂着,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然后走向了人生巅峰。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元宵节就这么多事儿,值此佳节,速派小罗祝大家事圆人圆,福圆财圆,阖家团圆!元宵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