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 IEFB 转 EtherCAT工业自动化三菱FX与汇川伺服电芯缓存案例 点击:4 | 回复:0



塔讯技术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47帖 | 1回
  • 年度积分:142
  • 历史总积分:192
  • 注册:2024年10月16日
发表于:2025-11-03 16:24:55
楼主

一、项目背景与拓扑结构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新能源锂电池电芯移栽工序中,电芯从缓存工位到封装工位的移送精度(要求 ±0.05mm)直接影响后续封装质量。某锂电企业采用三菱 FX 系列 PLC(支持 CC-Link IEFB 协议)作为控制核心,需驱动 台汇川 EtherCAT 伺服电机(控制移栽机械臂的水平移送轴与垂直升降轴)完成电芯抓取、定位与放置动作。由于 CC-Link IEFB(三菱主导的实时以太网协议)与 EtherCAT(开源高速总线协议)的通信机制、数据帧结构差异显著,无法直接互联,需通过协议转换网关构建控制链路。

系统拓扑结构:

image1.jpeg 

二、项目痛点

协议兼容壁垒:CC-Link IEFB 采用循环通信 瞬时通信模式,而 EtherCAT 基于 主站轮询 从站响应” 机制,两者寻址方式、同步时钟不兼容,导致 PLC 无法直接下发位置指令或读取伺服状态。传统继电器控制方案响应延迟超 200ms,无法满足电芯移栽的动态精度要求。

控制精度不足:水平轴与垂直轴需 ±0.1ms 级同步,因协议不兼容导致动作错位,电芯掉落率达 3.5%,移送位置偏差超 0.1mm,影响封装工序良率。

数据孤岛突出:伺服运行参数(如转速、电流、温度)分散在 EtherCAT 总线上,缺乏数据采集器整合至 MES 系统,无法追溯不良品成因,不符合新能源行业质量追溯规范。

改造成本高昂:若更换同协议伺服,需淘汰现有汇川设备(单轴成本约 1.5 万元),条产线改造成本超 20 万元,且停产调试周期需 48 小时,影响订单交付。

image2.jpg 

三、协议转换网关功能简介

塔讯 TX181-RE-RE-CCIE/ECM 作为专为异构工业网络设计的智能网关,核心功能如下:

双协议栈转换:内置 CC-Link IEFB 从站与 EtherCAT 主站协议栈,支持 500μs-20ms 可调通信周期,可将 PLC 的 16 位控制指令、32 位目标位置实时映射至伺服控制寄存器,同时将伺服的 32 位实际位置、16 位故障代码转换为 CC-Link IEFB 报文回传,实现双向数据交互。

边缘计算能力:作为边缘计算网关,可本地分析两轴同步误差(精度 ±100ns),当偏差超 0.08mm 时直接输出报警信号至 PLC,响应时间<10ms,避免电芯碰撞损坏。

数据采集与上传:作为物联网网关,支持将伺服转速、电流、累计运行时长等参数通过 OPC UA 协议上传至工厂物联网平台,采样频率最高 500Hz,满足新能源行业全流程数据追溯需求。

工业级可靠性:采用金属外壳(IP30 防护)、宽温设计(-40℃~85℃),支持过压 过流保护,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0 万小时,适配锂电池车间多粉尘、高电磁干扰的工业自动化环境。

image3.jpeg 

四、解决方案与实施过程

解决方案核心

通过 TX181-RE-RE-CCIE/ECM 网关构建 “CC-Link IEFB-EtherCAT” 双向通信桥梁:三菱 FX 系列 PLC 通过 CC-Link IEFB 向网关发送协同指令(如水平轴移动 100mm、垂直轴同步下降 20mm),网关将指令转换为 EtherCAT 帧格式下发至汇川伺服;同时,伺服实时反馈的实际位置、速度数据经网关转换后回传至 PLC,形成闭环控制。网关作为工业网关,同步将两轴同步误差、伺服健康状态等数据上传至物联网平台,支撑生产过程优化。

image4.jpeg 

实施过程

 

协议映射配置:

 

使用网关配置工具 “TX-Config” 定义数据映射表:将 PLC 的 寄存器(D200-D205)对应水平轴 垂直轴的目标位置(32 位),将伺服的状态字(0x6041)映射至 PLC 的 输入点(X0-X7)。

 GX Developer 中组态网关为 CC-Link IEFB 从站,设置通信周期为 2ms,启用 远程控制” 模式确保实时性。

 

硬件部署:

 

网关安装于机械臂控制柜内,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 PLC 的 CC-Link IEFB 端口(FX5-CCL-ECT)与伺服的 EtherCAT 接口(EtherCAT IN/OUT),总线终端电阻设置为 120Ω,接地电阻控制在 5Ω 以内,减少高频焊接设备的电磁干扰。

 

调试与优化:

 

利用网关的 实时监控” 功能抓取两轴位置曲线,通过调整 EtherCAT 分布式时钟(DC)补偿值(±200ns),将轴间同步误差从 0.3ms 降至 0.08ms

配置边缘计算规则:当垂直轴电流(反映抓取力度)持续 500ms 低于额定值 30% 时,网关触发 PLC 停机,避免电芯抓取不稳掉落。

image6.jpg 

五、应用效果与前后对比

实施后效果

控制精度跃升:两轴同步误差从 0.1mm 降至 0.03mm,电芯掉落率从 3.5% 降至 0.5%,移送位置偏差控制在 ±0.04mm 内,满足封装工序要求。

生产效率提升:因动作协同稳定,单周期移栽时间从 2.5 秒缩短至 1.8 秒,单条产线日产能提升 28%(增加 3000 电芯)。

数据追溯实现:网关作为数据采集器,日均上传 28.8 万条伺服运行数据,支持通过物联网平台回溯某批次电芯的移送速度、抓取力度等参数,不良品追溯时间从 1.5 小时缩短至 分钟。

成本显著节约:相比更换同协议设备,网关方案节省改造成本 15 万元,且仅需 小时停机调试,避免订单交付延误。

 

前后对比表

7.png


六、行业前景与总结

当前新能源(锂电池、光伏组件)、医药(无菌灌装线)、3C 电子(手机外壳打磨)等行业对工业自动化精度与异构设备互联需求迫切,其中新能源锂电池行业因扩产速度快(2025 年全球规划产能超 4TWh),成为协议转换方案的核心应用场景。类似方案可广泛应用于:

光伏硅片分选设备(CC-Link IEFB 控制器与 EtherCAT 分拣机械臂协同)

医药西林瓶灌装线(CC-Link IEFB PLC 与 EtherCAT 伺服阀门精准控制)

3C 电子贴膜设备(多轴 EtherCAT 伺服与 CC-Link IEFB 主站同步)

总结: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智能网关作为连接异构总线协议的核心节点,不仅打破了 设备孤岛,更通过边缘计算网关的本地决策能力与物联网网关的数据贯通能力,构建了从实时控制到智能分析的完整链路。塔讯TX181-RE-RE-CCIE/ECM 等工业网关凭借高兼容性与可靠性,正在新能源、医药等高速增长行业加速落地,推动工业自动化向 柔性化、智能化” 升级,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支撑。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