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最近还看过
每到中秋节就是回家“收秋”,玉米成熟了,帮家人把玉米收回家,别人都说出去玩,我都是在田间地头真正的挥洒汗水和力气。
节日气氛最大的就是超市商场里的各种中秋字符的宣传海报,和各式各样包装的月饼。当然记忆中最好吃的月饼反而是包装最朴素,一层牛皮纸颜色的纸张包裹着5个月饼,上面盖着一张红色纸,写着五仁月饼。记忆中最好吃的食物之一,这个记忆保留到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加,月饼变成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分食一个月饼,尝几口足矣!

双节至,愿咱们自动化人:工作上少些 “卡壳”,多些 “一次过”;生活里少些奔波的累,多些团圆的甜。祝大家双节安康,万事顺意,每一份专业付出,都能换来想要的结果!
回复本条
记忆中的中秋节都是在农忙中度过的,一般中秋节和国庆节临近,也是北方秋收的季节。假期回家就是干活,顺带可以吃到各种水果(相对来说北方农村地区也只有这个时节可以吃到各种物美价廉的水果:苹果、梨、橘子等)。当然也可以吃到月饼之王的五仁月饼(我老家所在的区域就五仁月饼卖的最好),现在一到过节临近,商超都在卖各种应节礼盒。记忆中的中秋月饼永远是那种最朴素包装,牛皮纸颜色的纸张包裹着5块左右的月饼,一沓用绳子扎起来,一张红色纸张上写着五仁月饼和各种配料,经济不富裕的年代这个就是那时最好的食品。


因为平常见不到,也没有经济实力经常买,所以,一次吃完1个之后还想吃第二个,家里长辈会说,不能贪吃,吃多了不消化。那会也不理解。想着等自己长大了,狠狠的买个够,吃个够。现如今,有实力买的起月饼了,却是一家人在节日中分食一个月饼,现在条件好了,月饼不再是最好的所谓“好东西”了,吃的也就没有以前那种味道和劲头了。
如今工作基本上不出差,每天下班都能和家人在一起,老爹老娘在乡下农村,过节回老家就是干活,也顺带看望一下爹娘。
双节临近,祝愿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康健、中秋快乐!
回复本条
忆双节,更忆中秋。
记忆中小时候过中秋节,月饼都是简装的,一张简单的包装纸封装几只透着香气的月饼,月饼是花生仁和豆沙馅居多。
中秋节正是农村秋收秋忙的时候,白天家人都在地里忙乎秋收,晚上才坐在一起过节。
说是过节,也就是一家人把一个月饼分几块,放在一个盘子里,另外几个盘子放点干花生,瓜子一类的坚果。
宁静的夜空下月光似水倾泻大地,伴随着周围蛐蛐低吟声,一家人一边赏月,一边吃东西。
中秋节不仅可以吃到月饼,还可以吃到久违的肉。
虽然是农忙,中秋节走亲戚串门也成了传统。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儿,这天大部分都会回一趟娘家,伴手礼多为活鸡和月饼。中午吃饭鸡肉似乎成为桌上那道最硬的菜。
记忆中鸡肉都是炖一锅菜,白天几乎吃不完,晚餐继续吃。那是的感觉剩菜味道远好于如初。
这种充满浓浓乡村味的中秋节一直持续到去外地读大学。
外地求学的日子也会过中秋节,尤其中秋节当晚同宿舍的室友都会吃点月饼喝点当地小酒,再也闻不到家乡那浓郁的美味炖鸡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的晚上,望着窗外的月亮,也难免想家。那是时候想家了,只有通过家书相传思念和问好。
城市的月光,伴我成长;城里的思念,随风飘荡。
说实话那时候对于国庆节的印象远没有中秋节那么浓烈。只有在国旗飞舞的广场和街道,也许你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这一天是祖国的生日。
国庆节几天假,因为离家太远,只有约几个同样没有回家的同学一起去郊游爬山。曾经一起趟过的河,跨过的溪,挽过胳膊的女同学,至今还记忆难忘。
时光冉冉,后来参加了工作,组建了家庭。和家人在一起过中秋节的日子微乎其微了。好在现在的通讯发达,可以和父母在电话里一起过节。
时代发展了,国家强盛了,人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中秋节月饼也越来越繁杂了,味道花样居多,价格更是更上一层楼。可是小时家乡月饼的味道再也吃不到了。
如今的国庆节也比过去热闹非凡许多,满大街的装饰,节日气氛愈加凸显。
小时候故乡宁静乡村娃,如今繁华都市一过客。
又是中秋国庆相遇时,忆往昔那份纯真,叹今天国家强大,望未来必将辉煌。
回复本条
小时候的日子虽说是苦了点,但我们兄妹几个在爸妈的佑护下成长的快乐一点不比别人家的孩子少 。少年不知愁滋味,每逢这个时节,我和两个妹妹常常扳着指头老早就盼着中秋节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意味着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因为八月节正赶上一年中最为繁忙的秋收季节,所以妈妈总在节前一天才去赶集,而我的生日正是八月节的前一天,八月十四这一天,细心的妈妈 总是特意多买出一份,生日这天妈妈会为我们下面,或做各种我们爱吃的,顺便煮上几个鸡蛋,还会炒上一两个菜为我庆生。
妈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都收到家才算收完秋。过节也不能耽误收秋,反而会收得更多,妈妈在家精心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午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着,喝着,其乐融融,吃完饭还会趁着妈妈 高兴缠着妈妈给我们讲故事,在我和妹妹们的眼里妈妈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中秋节的晚饭上妈妈 会为我们每人准备一块月饼 ,我家五口人,一斤月饼整好就是五块,月饼到手后我和妹妹们却舍不得吃,好像比着赛似的看谁放的时间长一样,真的是有时候是放了好久才吃完 。
都说中秋月圆人更圆 ,小时候日子苦,一家人尚能围 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可是我们都大了,我们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爸妈一天天老了 ,遗憾的是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在这个充满丰收和祥和的日子里却不能象小时候一样戚戚在爸妈身边。
回复本条
小时候的日子虽说是苦了点,但我和妹妹几个在爸妈的佑护下成长的快乐一点不比别人家的孩子少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每逢这个时节,我和两个妹妹常常扳着指头老早就盼着中秋节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意味着可以吃到更多好吃的。因为八月节正赶上一年中最为繁忙的秋收季,所以老妈总在节前一天才去赶集,而我的生日正是中秋节的前一天,八月十四这一天,细心的妈妈 总是特意多买出一份,生日这天妈妈会为我们下面,或做各种我们爱吃的,顺便煮上几个鸡蛋,还会炒上一两个菜算做庆生。
妈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都收到家才算收完秋。过节也不能耽误收秋,反而会收得更多,妈妈在家精心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午饭,一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着,喝着,其乐融融,吃完饭还会趁着妈妈 高兴缠着她给我们讲故事,在我和妹妹们的眼里妈妈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中秋节的晚饭上妈妈 会为我们每人准备一块月饼 ,我家五口人,一斤月饼整好就是五块,月饼到手后我和妹妹们却舍不得吃,好像比着赛似的看谁放的时间长一样,真的是有时候是一块月饼放了好久才吃完 。
都说中秋月圆人更圆 ,小时候日子苦,一家人尚能围 在一起,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可是我们都大了,我们的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了,爸妈一天天老了 ,遗憾的是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在这个充满丰收和祥和的日子里却不能象小时候一样戚戚在爸妈身边。
回复本条
云龙一日游小记
双节期间5号,从下关出发到云龙县游玩,高速路上车不多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先到云龙太极观景台。云龙太极是天然地貌景观,由沘江在庄坪坝子与连井坪坝子间绕出“S”型河道,从沘江西面山上或高空俯瞰形似道家太极图案,故而得名。沘江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由于上游拥有大量的铅锌矿产区,以及红土地貌,所以沘江江水常年是红褐色的。

从观景台继续前行就到了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池保护区是云南松生长和滇金丝猴活动的最主要区域,四周拥有10万亩原始森林,生活着滇金丝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余种。
云龙天池,属高原断层湖,古称高海子,距县城22公里。天池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最深处16.8米,平均水深8.5米,站在天池边上,如同身处仙境,静享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继续前行就到大浪坝了。大浪坝是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边上的一个高山草甸,其静静镶嵌在海拔2600米的高原上。这里没有喧嚣的商业痕迹,只有最原始、最纯粹的自然美,辽阔的高山草甸如波浪般起伏,绿意从脚下一直蔓延到天际,与远方的苍翠森林相连;自由自在的牛群,遛娃、拍花、放风筝的游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到农家乐去就餐, 在核桃树下,木瓜树旁吃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从大浪坝返回县城就直奔诺邓古村。这里是千年火腿古村落,也是制作诺邓古盐非遗农耕的地方。也是云龙最具标志的地方,也是名声远扬的地方。

诺邓古村坐落在一个向阳山坡上,上下村庄均需要徒步或靠马帮托运物资。古老的巷道,稀疏的游客,偶尔听闻马铃声,那是驮运物资的马帮。

往古村东北方向继续徒步游览,溪流对面的村子忽隐忽现,古老的房屋和青瓦屋顶是不容错过的美景。层次分明的古老建筑,要不是偶尔看见几处太阳能设施,还以为穿越到千年以前呢!




这是《舌尖上的中国》之诺邓火腿拍摄地----盐泉农家。

回复本条


客服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