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Net转Ethernet/IP实现视觉检测与机器人焊接联动 点击:7 | 回复:0



塔讯技术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1帖 | 1回
  • 年度积分:63
  • 历史总积分:113
  • 注册:2024年10月16日
发表于:2025-09-02 17:20:29
楼主

一、项目背景与行业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智能产线升级项目中,某头部企业需实现西门子S7-1215C PLC(型号:6ES7215-1AG40-0XB0)与发那科机器人(型号:M-20iA/20M)的跨协议通信。原产线中,西门子PLC负责焊接工艺参数控制与视觉检测数据采集,发那科机器人执行极耳焊接任务,但两者分别采用ProfiNet与Ethernet/IP协议,导致设备无法直接协同。通过部署塔讯TX 161-RE-EIS/PNS总线协议转换网关,实现双向协议互转,成功构建高效、柔性的智能制造单元。

image1.jpeg

 

二、技术方案与设备选型

1.核心设备

西门子S7-1215C PLC:作为ProfiNet主站,管理焊接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时间)与视觉检测数据交互。

发那科M-20iA/20M机器人:作为Ethernet/IP从站,接收PLC指令并反馈焊接状态(如焊缝质量、机器人位姿)。

塔讯TX 161-RE-EIS/PNS网关:支持ProfiNet从站转Ethernet/IP从站双向转换,具备100Mbps以太网接口,数据吞吐量达1440字节/周期,满足实时性要求。

image2.jpeg

 

2.协议转换逻辑

ProfiNet侧:网关作为从站接入西门子PLC,映射PLC的输出区(128字节)至网关输入缓冲区,输入区(64字节)映射至PLC缓冲区。

Ethernet/IP侧:网关作为从站连接发那科机器人,通过CIP协议同步数据,机器人状态字(16字节)映射至网关输出缓冲区,指令字(16字节)映射至输入缓冲区。

数据映射规则:采用“字节偏移+数据类型”定义,如将PLC的DB1.DBW0(焊接电流)映射至网关Input_Buffer[0-1](INT16类型),机器人状态字第2字节映射至PLC的DB2.DBX10.0(BOOL类型)。

image3.png

 

三、实施过程与关键步骤

1.硬件部署

网络拓扑:西门子PLC通过SCALANCE X208交换机连接网关ProfiNet端口(IP:192.168.1.100),发那科机器人通过Stratix 5700交换机构建冗余环网,连接网关Ethernet/IP端口(IP:192.168.2.100)。

电源配置:网关采用24VDC供电,输入范围20.4-28.8V,具备过压、反接保护功能。

2.软件配置

西门子TIA Portal配置

导入塔讯网关GSDML文件(版本V2.35),设置设备名称“PN-EIP-GW”,IP地址192.168.1.100。

配置数据映射:将PLC的QB0-QB127(输出)映射至网关Input_Assembly_100,IB0-IB63(输入)映射至Output_Assembly_150。

设置通信周期为5ms,启用IRT(等时同步实时)优先级,确保机器人控制指令微秒级响应。

发那科R-30iB控制器配置

导入网关生成的EDS文件(版本1.2),分配设备名称“FANUC-ROBOT”,设置CIP同步周期为5ms,超时时间500ms。

配置Input_Assembly(路径100)接收PLC指令,Output_Assembly(路径150)发送机器人状态。

网关本地配置

通过Web界面启用“双向协议互转”模式,设置Input/Output缓冲区长度均为128字节。

启用边缘计算功能,部署AI算法实时分析焊接电流波动,异常时直接触发机器人暂停指令(响应时间<10ms)。

image4.png

 1.联合调试

通信测试:使用Wireshark抓包验证ProfiNet与Ethernet/IP数据帧的时序同步性,确保周期性数据传输无丢包。

功能验证:模拟焊接电流突变场景,测试网关边缘计算决策的准确性,验证机器人暂停指令的触发延迟≤8ms。

压力测试:连续运行72小时,监测网关CPU负载(<35%)、内存占用(<50%),确认长期稳定性。

四、应用效果与价值体现

1.实施前后对比

指标

实施前

实施后

提升幅度

焊接节拍

12秒/件

8秒/件

+33%

设备综合效率(OEE)

75%

92%

+22.7%

焊接不良率

0.8%

0.2%

-75%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2小时

15分钟

-87.5%

 

2.核心价值

技术层面:通过协议转换网关实现“黑盒”式集成,无需修改PLC与机器人原有程序,保护设备投资。

经济层面:避免大规模设备改造,节省硬件成本约200万元,缩短项目周期40%。

战略层面:构建柔性产线,支持快速换型(产线切换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提升企业市场响应能力。

image5.jpeg

 

五、总结与展望

本案例验证了塔讯TX 161-RE-EIS/PNS网关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适用性,其“双向协议互转+边缘计算”技术架构为跨厂商设备互联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随着工业4.0向“数据驱动制造”演进,协议转换网关将向以下方向升级:

1. 支持TSN(时间敏感网络):实现微秒级同步,满足高精度运动控制需求。

2. 集成OPC UA over TSN:打通IT/OT层数据流,支撑数字孪生应用。

3. AI算法本地化部署:在网关端实现质量控制、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决策,减少云端依赖。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协议转换网关将成为构建工业互联网“语言通”的关键基础设施,助力制造业迈向智能化、柔性化新时代。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