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的管理制度与灵活的数字化方法 点击:411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01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22-05-13 16:38:32
楼主

我一直强调:技术创新是用简单的方法做有价值的事情。开发工业APP更是这样。工业APP开发的过程简单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否则,主要工作量都在开发APP上,对平台的关注度就低了。

 

有人会质问:哪有这么多的好事?这样的好事很多,但关键是有双慧眼、会找机会。否则,要么方法难、要么价值低。但发现这样的机会不容易。许多IT公司帮工业企业从事数字化转型时,发现用户提不出好的需求。

 

用户为什么提不出来呢?

 

我过去讲过一个段子:一个迅速奔跑的古人,想生出一双翅膀。其实,他只是想跑得快一点。如果发生在40年前,他的需求很可能是找到一辆出租车。进一步:他想跑快的原因,其实只是想尽快传递一个信息。如果发生在今天,他只要掏出手机,打个电话就可以了。

 

我用这个段子告诉大家:客户的需求,往往取决于他的见识。数字化转型时,用户为什么会缺少“见识”呢?

 

一个原因是被有些砖家忽悠晕了,总想着一下子干票大的、做个黑灯工厂什么的,不会把支持持续改进作为工业企业突进数字化的重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受制于老的习惯。

 

我们知道:现代化工业的基础是细致的分工。所谓的分工,就是一件事分成若干个工序、若干个层次、若干步骤来完成一件事。工业人已经逐渐习惯于这种分工了。而数字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融合”:空间的融合、时间的融合、管理和控制的融合、人与机器的融合等。让习惯于分工的人去考虑融合时,就像问吃了一辈子中餐的人:您要点什么西餐?

 

从工厂内部看,工业互联网的机会往往在管控融合。从IT角度看,往往体现在“不同时间周期”的融合:控制系统的周期是快的,而管理的周期是慢的。这种融合能够提高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的快速响应速度。

 

打个比方:企业里面的很多管理制度是“僵化的”、相关参数一般是不变化的。例如,设备按照一定的周期去维护。“死的制度”往往会遭遇矛盾:维护周期短,会增加成本、影响作业率;维护周期长,又会影响质量和安全。所以,“死的制度”往往有优化的机会。

 

现在,很多人研究“预测性维护”。我觉得,很多人的做法复杂化了。其实,只要有信息集成,这类问题大多数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完成。比如,对于那些时开时关、负荷会随着生产变化的设备。这时,影响设备维护周期的主要有两类指标:实际作业时间和损耗的速度。如果把管理信息和实时数据集成起来,就很容易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维护了。

 

比如,钢厂里的钢包,耐材损耗与盛放钢水的时间、钢水温度和成分有关。如果能从管理系统得知钢包盛放什么钢种;能从实时数据中得知盛放钢水的时间和实时温度。这时,只要根据一个简单的经验模型,大概就能知道钢包的实际侵蚀情况了。否则,只能根据钢包的使用次数定寿命。类似地,可以根据煤的使用情况,判断除尘设备要不要维护等。这样,管理制度中的一些静态指标就可以动态化了。这种做法最大的优势可能是提高安全性。我知道,有些导致死亡的事故,就是指标的固化引发的。


众所周知,大企业的管理往往容易僵化;僵化的目的是为了严格执行标准。僵化会带来各种副作用。通过数字化技术,把固定的管理制度灵活化,就是不同时间周期的融合。这里的机会应该很多。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Allen010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0帖 | 544回
  • 年度积分:73
  • 历史总积分:17753
  • 注册:2010年8月04日
发表于:2022-06-28 10:05:32
1楼

文章真的很好,感谢小编的转载;

“客户的需求,往往取决于他的见识……”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