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设备房架构部署方案介绍 点击:133 | 回复:0



腾达电器设备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12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39
  • 注册:2019年11月21日
发表于:2021-05-07 16:29:41
楼主

(1)在设备性能方面,CU实现了RRC/PDCP层基带资源集中,可获得网络协同及资源共享增益,同时可降低切换开销,提高网络性能。但另一方面,CU/DU分离将增加控制面以及业务建立时延,影响实时业务性能。
(2)在可扩展性方面,CU/DU合设的BBU使用硬件,设备扩容需要更换或新增板卡。CU支持软硬件解耦,可以在底层通用硬件的基础上实现网络功能虚拟化,通过修改软件的方式实现灵活的扩缩容,同时支持网络新特性的快速引人,设备的可扩展性更强。
(3)在设备部署方面,CU/DU合设的BBU设备在网络中的部署位置与3G/4G BBU相同,可利旧现有的机房及配套设备,快速部署。CU设备的体积、功耗与3G/4G BBU差异很大,对机房空间、电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进行机房改造或新建,部署周期较长。从部署成本角度分析,CU/DU合设架构只涉及5GBBU成本,不引入新的设备成本。CU/DU分 离架构额外增加了CU设备设备,相应的还需增加部署CU的机房及电源等配套成本。
(4)在设备维护方面,CU/DU分离架构由于新增一层网元,维护节点由原来的BBU单节点变为CU、DU两个节点,同时增加了新的F1接口,设备维护的工作量随之增加。
(5)在设备成熟度方面,CU/DU分离的标准还在发展中,基站设备的软硬件解耦技术还不成熟,CU/DU分离设备的成熟商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5G基站存在CPRI与eCPRI两种前传接口,若采用CPRI接口,则需要使用100G高速光模块,短期内设备部署成本较高;若采用eCPRI接口,则AAU设备的复杂度及功耗有可能增加,且后向升级较为复杂。在设备部署时,既需要考虑光模块产业发展情况,尽可能降低设备成本,也需要评估基于eCPRI接口的设备性能,满足网络未来演进的需求。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