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新基建,大数据中心的存储之痛 点击:2146 | 回复:0



司马大大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帖 | 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60
  • 注册:2020年2月20日
发表于:2020-03-31 22:36:57
楼主

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提到,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

实际上,“新基建”并不是新名词,早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以来,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层面明确定调“新基建”作为逆趋势增长的新方向与新途径。


image.png

与传统“铁公基”(铁路、公路、港口、码头、机场、隧道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不仅具备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将为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基建”最大的价值在于赋能百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基建让智慧城市“更聪明”

基于5G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进入plus时代,这意味着基于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将变得“更聪明”。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万物互联,城市各政务系统将由现在的“单打独斗”进入多元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决策的新阶段。依托庞大的大数据中心与智能分析,城市仿佛拥有了“智慧大脑”。

image.png

依托新基建,城市治理方式将实现彻底进化。公安部门能够利用监控采集的相关图像快速关联人口数据库,明确失踪人口信息,进行失踪路径研判;环保部门能够对城市节能减排实行24小时监测;交通部门可以借助车流量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普通人更是可以借助城市大数据中心个人数据的拉通服务享受“少跑腿”的福利……可以说,新基建让人们的生活腾“云”驾“物”不再只是梦想。

新基建让城市大脑“不堪重负”

然而,“新基建”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大约有7.4万个,大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227万,在用IDC数据中心数量2213个。基于“新基建”的政策导向,未来3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保持12.4%的增长速度。

数据中心的市场扩张意味着海量数据的产生,以5G传输、大数据中心及人工智能为鲜明特点的城市发展路径势必会带来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的难题。面对指数级暴增的数据,“如何存”,“怎样管”将成为“新基建”面临的巨大挑战。

image.png

而在数据存储行业,由于数据总量的80%-90%为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因此,如何实现这部分数据的“瘦身”对于未来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新基建”的发展至关重要。

AI视觉处理技术的应用有望解决“新基建”存储之痛

视频数据之所以持续增长,一方面在于前端采集设备的普及以及图像画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在于冗余数据的伴随性增长。依据清华大学马兆远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大部分城市监控类视频数据中冗余数据高达90%以上。因此,去除这部分冗余数据,能够大幅精简视频体量,释放更多的存储空间,从而提升存储效能。

image.png

司马大大(北京)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依托马兆远教授课题组AI视觉处理的核心技术,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验证性测试及具体的项目应用,目前,在不改变清晰度、不改变帧率、不损失特征点的前提下,已经能够达到原始视频10-20倍的压缩效果,而画质也获得了公安部直属的权威检测机构认证。未来,在“新基建”的浪潮下,这项技术势必会有效缓解“新基建”时代,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存储之痛。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