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化转型,涉及到很多角色。
最重要的角色或许是企业家。从数字化转型是组织流程、商业模式的重构。企业家进行重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促进价值的创造。
对企业家来说,他的困惑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重构,才能创造价值呢?
数字化转型个性化强、风险大。极少数人能做到开创性创新,这种人可遇不可求。多数人的办法是跟着别人学、模仿样板企业。
但模仿也不那么容易。否则,为什么多数企业的ERP都失败了呢?
为什么模仿不容易呢?
因为企业的个性化太强。除了非常类似,直接模仿往往有问题。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问题,从一个个的具体改善开始的。
但是,企业家往往又了解业务运作的细节、尤其是那些潜伏着私利的问题。发现这些问题,要靠(中、低层)管理者。但解决问题时,他们会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包括得罪人),中层管理者往往没有办法去做。企业家的转型、重构的目的,是把利益理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如分粥的故事)。
互联网背景下的改善和重构,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的界面(因为机会在这里)。需要有专业人士负责协调。这个人大体相当于项目经理的角色。
中层管理者知道问题在哪里,大体上也知道改的业务逻辑(如果自己不知道,可以请优秀的咨询团队帮助改。但搞数字化的人一般不知道)。换句话说,他们知道价值(往往是损失)在哪里,也知道怎么做才能获得这些价值。
但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转化成数字化的问题和方法。
把业务逻辑转化成数字逻辑其实很不容易。在我看来,所谓“懂数字化的人”,就是善于转化的人。转化难在什么地方呢?业务人员想到的逻辑往往不可行、或者存在各种漏洞。转化成数字逻辑时,需要对问题重新定义。重新定义的过程,要把需求和可行性统一起来。对于这个过程,我最常用的例子就是:业务方要求你养花不出烂叶子;而你知道这不可行,你的转化做法是:在用户看到花之前,你去看看看。如果有烂叶子,就把它剪掉。
现在看来,这里需要一种有智慧的专业人士来做。这里的方法论
与精益、6西格玛类似,但不一样。因为要善于变通才行。
根据我的感觉,国内真正理解数字化的人非常少的,多数人是似懂非懂、又以为明白。比如,这里涉及到一个建模过程。但这个建模过程不是论文上写的Y=F(x),而是把对象或过程用数字化手段描述出来。描述过程,往往又必须伴随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标准化的过程也不容易。比如,你能定义一下什么叫“美女”吗?
对一个具体项目来说,管理人员相当于“业主”、告诉你他想做的事情,对价值负责。转化人员,这种人相当于“设计师”,找到实现路径。
接下来,是数据分析人员。在工业界,数据分析人员主要负责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对他们的要求是“不出错、少出错”,越是简单可靠越好。因为这是工程化的需要。
这一点是不同于科技界的:科技界要把模型建得漂亮,才显水平。我经常说的、类似人类经验的大数据办法,就是这样一种实用性的办法。对一个具体项目来说,这种人相当于“烧砖、制造水泥的”,给后面的数字化、软件化提供知识模块。
模型建起来以后,需要变成程序代码,沉淀成数字化的知识。这些人相当于“施工队”。沉淀下来之后,需要经常性、日常化的维护。这些人相当于“装修队”。
现在我们再回到企业家的层面。企业家推进的数字化转型是一种持续性的改进(我论证过很多次)。每一次改进都是有成本的(建模、软件化花的时间,改进时可能带来的风险等等)。如果改进的成本大于收益,这种持续改进就进行不下去。
我们需要一种工具,把持续改进的成本降下来、工作效率提上去。才能把持续改进真正地坚持下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这样的工具。
有一个问题,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谁的工具?可以说,是企业家进行资源配置的工具。但是,每一项具体实施的却是数字和软件工程师。这就好比,武器是给士兵用的,不是元帅用的。这种认识非常重要,但很多人搞混了。
这些工具应该如何进行配置?这是CIO要考虑的问题,CIO相当于军队的参谋长:上接统帅部的要求,下接可操作性的办法。
数字化转型设计到这么多的角色。几乎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方法论或者工具。理解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应该把这些角色的任务搞清楚才行。
为什么要分角色呢?因为这些角色的权力、需要的知识是不一样的,甚至说相差非常大。
最近听到一个故事:有位刚入职不久的小伙子,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企业战略;结果,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做好,年底被老板开除了。有位企业家,整天醉心于具体的技术问题;结果,企业搞黄了。两个人的职位不同,但却犯了同一个毛病:角色出现了错误。
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连角色都没有搞清楚呢?问题岂不是更大?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