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追溯到智能化 点击:341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9-09-27 10:37:13
楼主

很多年前,中国企业开始关注“可追溯”的工作。这种工作源于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贯标要求:如果做不到可追溯,就不能给高端客户供货。

 

 对于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单纯依靠最终的检验,产品的质量往往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而且,有了“可追溯”的能力,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的手段就大大加强了:出现问题之后,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尽快改正。

 

很显然,离开数字化、自动化记录,可追溯是非常难以落实的。

 

   最近又有一个概念很火,叫做“透明化”。尤其是工业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这个词就变得更加火热了。透明化就是能够看得清现在发生了什么,当场就可以处理问题,而不必等到事后来检查。

 

   在某个位置加一个摄像头,就是最简单和直观的“透明化”。而利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能够把工作流程、设备产出显现出来,是当代“透明化”的主流。

 

“透明化”的价值极大:因为它解决了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我的朋友老胡称之为“授权和受控”的矛盾。我们知道:企业中的很多问题,本质上都是因为管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往往由于管理者能看到的有限、被各种假象蒙蔽。而透明化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使得企业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进而对质量、效率、成本都有利。


“透明化”有利于协同:你做了什么,别人都知道、便于配合。如果你将要做什么,别人也知道,那就更好了。在我看来,研发协同要统一数据源,似乎也可以归结到“透明化”的范畴。

 

不久前,我向一个朋友讲起:某企业安了一个摄像头,管理水平上升了。他笑道:我们企业也装了摄像头。第一个礼拜信号还没有开通,但工人不知道。然而,缺陷率已经开始下降了…….同样,管理社会和企业都一样,如果把权力和行为暴露在阳光下,很多事情就好办了。涂子沛兄写过一本《数文明》,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的感觉是:很多人把“透明化”庸俗化了:有的强调三维动画的逼真、有人强调数据的完整性。但是,对企业来说,人们关心的不是这种肤浅的“看到”,而是看到问题的实质:不是看到温度300度,而是看到烟道堵了、能耗高了;不是看到炼钢花了37分钟,而是看到多花了7分钟、生产效率低了。换句话说:看到的不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价值。

 

   而且,面对一大堆的重复、混杂的数据,人们往往会“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这样的“透明化”,也就变成了“毛玻璃”。

 

   怎样才能看到数字背后的价值?需要一些数据处理手段才行。对于这些工作,我称之为“从(信号)感知到(信息)认知”。最近我发现:清华和中控两位朋友做的,就是这些事情。

 

   从“透明化”往后走,就是“智能化”了。

 

   如果说“透明化”的关键是从“感知到认知”,智能化则是把感知、决策和执行结合在一起了。其中,决策就包含了认知的内容。   与“透明化”相比,“智能化”不仅是马上看得见,还可以马上行动、马上创造价值。

   智能化的课有点难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智能化涉及到很多的层次、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从社会学家的角度看、从行政官员的角度看、从企业家的角度看、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看、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看、从IT技术人员的角度看、从IT技术工具的角度看。很多人不能把这些角度串起来。

 

如果不能把这些角度联系起来,就出现了很多笑话:有些5G、AI、大数据技术明明是没有用的、不能创造价值,却被极力地吹捧。

 

按照我一贯的观点,可以从经济和价值的角度看智能化:智能化需要感知信息,其实是发现与价值有关的信息;智能化的执行则是配置资源;所谓的决策就是计算价值、决定配置资源的办法。

 

   智能化的许多技术和知识非常普通。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教给计算机,就可以“马上做”,而不是做时候诸葛亮:事后你可以评价某个操作工的水平高、某一个低。但是,水平低的已经导致价值损失了。如果当场就能让大家做到高水平,不就有价值了吗?这就是“智能化”的意义。

 

   由于计算机在运算等方面的能力很强,智能化管理的水平可以比人强很多。特别是针对大尺度优化、快速实时优化、复杂问题优化时,优势就更加明显。

 

   我常说,我们管理中的很多问题,是因为管不细——领导也是人、他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管不细、管不及时就会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能化就是让机器做领导的助手,把问题管好。就好比孙悟空拔了一堆毫毛,让它们变成小孙悟空去替他打架。

 

   把这些事情做好了,企业自然也就做好了。如我在前一篇文章讲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该成为这样的工具。把可追溯、透明化、智能化的功能统统承载到这上面——这是因为工业互联网可以看得广、也可以看得细,还能管得细、动作快。

 

   我前面说的这个逻辑很简单。但做好却不容易。凡事要用心、把心用在正地方。我在前面讲到,可追溯是高质量要求的结果。有些低端的企业,是意识不到其重要性的。同样,透明化、智能化往往也是企业发展到达一定的水平,才能体会到价值的。许多低水平的企业来说,可能存在认知鸿沟。这时候,需要企业家看得远一点。


   有人搞智能制造,就拉出5G、AI。似乎这样才能显示高技术。其实,你用了计算速度这么快的计算机和网络,用了成本这个低廉的存储器,其实就是体现高技术驱动啊?这些都是过去做不到的事情、没有的条件啊。


    搞智能化,不要像小孩一样总是要表现自己用了什么高技术:我用了AI深度学习、我用了5G技术!搞智能化不是整天想着这些用于表现自己的花头,而是要更多想想自己企业的具体问题。从发现问题开始推动智能制造,这叫做需求驱动。对于这些所谓的高技术,有用则用,没有用则不用。特别不要为了显示锄头忘记种地。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星孚赵誉程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0帖 | 44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
  • 注册:2016年3月02日
发表于:2019-10-05 12:01:38
1楼

感谢楼主分享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