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破除不确定性的唯一确定路径。恰恰是在这样的价值抉择里,蕴含了下一波崛起的先决条件。工程机械行业刚刚经历了同样的艰难曲折,位于湖南的三一重工却在这段蛰伏期里打定主意锐意革新,越是要挑难的事来做。这其中尤为艰难的是,如何令这家体量庞大的重工业「大佬」在工业物联网转型的浪潮中再立潮头。
“在一个被称为“18号厂房”的无尘工厂里,藏有中国工业未来的蓝图。在这里,身穿深蓝色制服的工人们与机器人一起工作,打造能给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灌注水泥的泵车……这里就是三一重工的智能化无人车间。”
这家智能化程度极高的工厂似乎正是中国工业未来的蓝图。在这个车间里,通过工业物联网,三一重工在世界各地运行的机器实时反馈到附近数据中心的信息,工程师们找到了如何打造更加出色产品的办法。据报道,三一重工追踪了超过38万台联网的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和起重机,并收集了1000多亿项工程数据。
近年来,三一重工的诸多转型尝试也是围绕信息化和数字化展开的。打通供应链建立信息化平台是如此,「体外孵化」树根互联公司亦是如此,目的都是消灭企业的信息孤岛,解决 CRM 和 ERP 数据、流程互通互联的技术难题。从获取销售线索、商机的把控到核心业务的合同谈判,订单签订,再到交付、收款等繁琐的业务流程管理,在工业物联网、信息化等手段的帮助下变得更为高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