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是直觉驱动的。但直觉背后往往有有针对性得原因、个人未必意识到。把这些原因挖掘出来,观点将会更有意思。于是,我也挖掘一下我的一些观点,及其背后的道理。
1、 智能制造的定义。如果给智能制造下个定义,我选择:“ICT技术在工业的深度应用”。这个简单又模糊的定义。我欣赏的原因是:希望概念开放一些,不要约束人们的思想和探索、特别不要限定要用特殊方法和先进理论。这个定义也不是无边无际:ICT技术的应用要有深度、不是上一套OA;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要参与进来,而不是传统的自动化。
2、 智能制造创造价值的方式是“协同、共享、重用”。原因是:从技术特点上说,ICT技术适合做这些事情、有做事的机会。而且,这些做法背后有往往有很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看到这一点,就会意识到企业需要改革。看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把智能化搞成自动化。
3、 智能化是把人的想法变成机器的算法、是“吴淑珍式的智能”。这个提法的好处是有操作性、成功的概率高。这种想法,其实是在反对算法的复杂化、滥用自学习;反对盲目应用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4、 智能化的重点是管理和控制的融合、是重构人机界面。强调这个提法有两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这些地方容易发现经济价值。而且定位非常清楚,容易和计算机系统相对应。这里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知识数字化、为什么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强调这一点,背后是反对把“机器代人”看成智能化。
5、智能制造需要转型升级、需要精益化、追求高质量。这些提法的原因是:如果企业没有一个高一点的追求,智能制造的技术就很难有用武之地。这个观点针对的是:企业没有转型升级的决心,却想在智能化领域起到引领作用。我觉得,这就像没有火箭却想登月一样不现实。
6、智能制造是生产关系的改变。道理和前面的类似。只有改变组织、流程,智能化的价值才能释放出来。潜台词是:不能把智能制造单纯地看成技术人员的事情。这样搞不大,也搞不深。
7、管理定义技术的边界。这是在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更是强调智能制造的方向。只要提高了管理水平,价值就容易体现出来、技术难度也就低了。而用ICT技术的手段,有能力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技术水平。事实上,当管理要求严格到一定的程度,ICT技术将会是必不可少的。
8、工业大数据分析,要“利用人的特长、针对人的盲点”。提出这个观点的原因,为的是可操作性、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否则,如果受砖家影响,搞了1、2年数据分析,却一事无成,就很难持续下去。
9、强调以经济成功衡量创新。背后的原因是:创新失败的概率太大,而最常见的就是没有经济性。强调这一点,就是强调是事先必须加强对项目经济性的研究——因为多数人重视得不够、有了新想法就急于去做。重视经济性,要考虑的问题会多,但失败的概率就会小了。经济性考虑得少了,砖家和骗子就容易得手。
10、反对把机器代人、机器人的使用等技术看成智能化。我其实对概念的定义没有太多兴趣。我的理由其实是反对搞智能制造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情上。这样会忽视了真正的时代机会,“捡了芝麻漏了西瓜”。
总之,强调这些观点,是因为这些观点能够便于取得成功、少走弯路。我们要了解一些观点,更要知道背后的内涵,才能不被观点的文字所左右。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